返回目录:佳句赏析
孙思邈,京兆华原(今属陕西铜川)人,唐朝著名医药学家、道士。
精通百家学说,尤精于“老、庄”。
年幼时就表现出过人的才华。
北周洛州总管独孤信看见他,十分惊讶地说:“圣童也,顾器大难为用尔!”
孙思邈长大后,居住在太白山,果真“器大难为用”。
隋文帝、唐太宗、唐高宗等多次征召入朝为官,孙思邈均以有病为由婉言拒绝。
后隐居乡野,长寿而终。
《大唐新语》记载:孙思邈“卒于永徽初。”
但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自述:他在“永徽元年(公元650年),为某功臣治箭伤。”
《新唐书》的作者欧阳修、宋祁等认为《大唐新语》存在谬误,不足取为史料,于是重新考证。
认为孙思邈是在“永淳初,卒,年百余岁。”
永淳元年是公元682年,说孙思邈活了一百多岁。
独孤信死于公元557年,按照他临终前那一年见过五六岁的孙思邈来计算,孙思邈至少活了一百三十岁。
关于孙思邈的生年,目前有三种说法。
其一。
生于开皇元年(581年)活了一百零一岁;
其二,生于梁武帝天监十四年(515年),活了一百六十七岁;
其三,生于西魏大统七年(541年),活了一百四十一岁。
如果独孤信见过孙思邈是史实,第一种说法显然站不住脚。
再看第二种说法,孙思邈去世时,儿子孙行四十二岁,往前推算,得出孙思邈一百二十三岁时生下儿子,如此高龄还有生育能力?
剩下最后一种说法,一百四十一岁减去四十二岁,九十九岁生子?也是令人难以置信的。
这么算下去,越来越糊涂,留给史学家继续争议吧。
总而言之,孙思邈的寿命超过了一百岁是毋庸置疑的。
孙思邈为后世留下了很多治病救人的良方,他还通过一种特别的方式,使无数后人受益。
汉朝时期,名医张仲景研制出一种叫“五石散”的方剂,用来治疗伤寒、疟疾等。
三国时期,驸马何晏对“五石散”加以改进,用以养生保健,在魏晋时期的贵族圈里十分流行。
到了唐朝时期,药王孙思邈对魏晋升级版“五石散”加以研究,得出惊人结论,“五石散”含有剧毒,服用会令人产生幻觉,容易上瘾,当时精神焕发只是一种假象,常年服用,无异于慢性自杀。
孙思邈临终时告诫弟子:“遇此方,即须焚之,勿久留也!”
此后,经过几代有良知的医生努力下,魏晋时期留下的“五石散”药方终于失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