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佳句赏析
山崩地裂、山泉涌出、沧海桑田,当山崩留下的巨石与断崖遗迹耸立眼前,这些自然形成的雄奇险境,便是终南太乙峪留给世人的一幅无声画卷。当我们驱车向城南行进,经过长安区太乙宫街道办事处,继续南行500米,便抵达太乙峪口,顺着蜿蜒的山路向上行进,一路的巨石、洞穴、堰塞湖……无声言说着巍巍终南山历经地动山摇的史前巨变。
汉代时峪口得名“太乙”
太乙峪中占据面积最大的是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史载太乙峪也因翠华山之盛名而得名——公元前112年,因秦岭翠华山一带“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汉武帝在翠华山拜谒太乙神,修建太乙宫,故翠华山又名太乙山,人称此峪为太乙峪。
雨季刚过,阳光透射。我们从峪口入山,满眼青葱,整个世界似乎仅余湛蓝与碧绿两种色彩。在太乙河畔,我们经过的第一个自然村落便是太乙村,村民分散经营的农家乐统一名为“翠竹农家”,再以各家姓氏为字号挂招牌,粉墙黛瓦略有几分江南水乡之感。来自太乙宫街办的向导孟婷炜介绍,新中国成立时这里被称为太峪口村,如今全村一组、二组沿太乙河居住,村民以办农家乐为生,三组十户搬迁至黄岱湾居住。
沿途路遇一座烟囱高耸的废弃厂房,进门右转,看见厂房已改头换面,墙外被粉刷一新,有些地方被喷绘上涂鸦图案,尽管现在空无一人,但可以想见这里即将摇身一变成为崭新的艺术创意街区。据介绍,1968年,此处为长安县水泥厂,厂里曾在太乙村招工225人,30多年来一直生产水泥与白石灰。如今,青砖构筑的废弃老厂房成为再生资源,呈现出后工业时代的艺术风格,在青山之间略显突兀,却有一种充满怀旧味儿的沧桑之美。
顺山路继续前行,与我们的向导、正岔村党支部书记何有利在终南山国家地质博物馆会合后,我们一行便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太乙峪之旅。在博物馆内的秦岭七十二峪巨型沙盘上,何书记将太乙峪的分布状态一一道来:太乙峪呈倒人字形状,两条岔路分别为正岔与西岔,在正岔又有两条岔路,一路通向翠华山天池、甘湫池方向,为主峪道;在翠华山水库偏西南又有一条人迹罕至的支沟,人称遇仙沟。无论是从主峪道或是从遇仙沟向上,均可翻越秦岭山脊,抵达商洛市柞水县营盘镇。
我们一行人跟着何书记先从遇仙沟向上攀登,至九天瀑布再下山,折回至主峪道,一路尽览终南奇观。翠华山是终南山的重要景区,王维曾在《终南山》一诗中写道:“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太乙峪别具一格的山中风光,使得这里在秦汉时期便被辟为皇家的“上林苑”、“御花园”,秦王嬴政曾经在此狩猎休闲;汉武帝曾在此设立祭天道场,拜谒太乙神;还有汉唐两代曾建的太乙宫等,均是历代帝王祭祀神仙和游乐避暑之所。
溪水流转山愈静
看山先看水,太乙峪是秦岭七十二峪中水资源最丰厚的峪口之一。刚巧我们入山前几日雨水充沛,一路行进,山涧溪水叮咚作响,耳畔水声如立体声音乐环绕。
溪水时而汩汩而流,时而隐于草丛里,只闻其声,不见其形。移步换景,可以看见水流又从巨石上跌落而下,没入潭中,如同珠玉落盘……水声似音符,让人怦然心动。“淙波声可爱,最与静相宜。激射不平处,潺湲无罢时。拥花含骤咽,碍石溅空危。便作山林趣,宁妨吏隐师。”宋代诗人宋祁以诗词《水声》最能表达此中声音之妙。
从遇仙沟起始,至峪中秦岭北坡最高的九天瀑布,这一区域全部属于正岔村地界。2002年9月,此地村民从山里搬迁到黄大路口,入住正岔新村。通常,前往翠华山的游客都往天池一带的“主干道”去了,较少进到遇仙沟到甘湫池这条登山探险道,这条山道尽管已开发15年,至今仍是人迹罕至。踏上原始而古朴的简易木桥,晃过摇摇欲坠的铁索桥,白浪哗哗在脚下翻起,山涧巨石状似鹰、似犀牛,与水构成一道道特殊风景。此行山路不需多么高超的攀爬技术,只需体力即可。我们不时停住脚步,掬一捧清冽的流水洗脸。虽是9月初,但山中水温沁凉入骨,最多仅有10℃。一路行进,三鹰守关、相思潭、玉女潭、双龟戏水、犀牛吸水、凌空桥、垂缎珠帘等十余个“景点”均与水相关,水流经形态各异的巨石,呈现镜面、珠帘、飞瀑的种种姿态,美不胜收。
72峪唯一堰塞湖似碧玉镜面
上山3小时,下山仅需30分钟。回到遇仙沟,再开车沿“主干道”向天池行进。眼前视线渐开阔,正午阳光直射下,一汪碧玉色的湖水静卧于山峦之间,犹似镜面。峰峦倒影垂悬于清澈碧水中,岩影波光、静影沉璧、仿若仙境,这里就是秦岭72峪唯一一处堰塞湖“天池”。相传此湖是周幽王二年关中发生大地震所致,“三川竭,岐山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当年山崩形成的天然大坝拦截了太乙河上游的山间流水,在坝后1公里处,汇聚成面积为0.14平方公里的堰塞湖,当地村民称此湖为“天池”“翠华湖”或“太乙池”。
如此湖光山色,犹如世外桃源,动人心魄,令人对此心向往之。清嘉庆《咸宁县志》中记载此为水湫池,《三秦记》曾载:“太乙山在长安东南八十里,太乙谷中有太乙元君湫池。”《西安府志》云:“元丰二年祀太乙元君湫池,起澄阁。”何有利书记还告诉记者诸多近代在此发生的故事:1939年,国民党西北邮寄干部训练班曾在此一带操演,如今,山坡的石头上还依稀留有“精诚团结”字样。1949年5月,长安即将解放,国民党长安县自卫团逃至水湫池负隅顽抗,中共地下党员刘崇英和毛云鹏策动自卫团起义,后自卫团由人民解放军第十七师收编。20世纪70年代,在太乙宫人民公社的号召下,农友们探龙穴、堵潜流、筑大坝,将天然湖泊变成水库,从玉案峰根部凿通放水洞,使山外大片土地摆脱了干旱。在太乙河上游源头,还曾有过一个堰塞湖甘湫池。甘湫池位于甘湫峰下,面积0.2平方公里,后来由于水源不足,池水严重渗透,现已干涸。而甘湫池一带山崩堆积物规模更大,山崩堆积体厚达500多米。
跟随何有利书记的脚步,我们行至天池东畔,原先的水湫池初级小学早已迁出旧址,小学北边的四棵唐松三朽一存。如今,唯一现存的这棵唐松亭亭华盖,在群山环抱中屹立千年,俯瞰天池美景一如既往。再向上行进数百米,便进得天池之畔的翠仙宫,其间有一块清代石碑,碑文《重修翠华山九天圣母宫碑记》描绘水湫池曰:“南望秦岭,直插云霄,池水澄砾,群峰倒影,十顷玻璃,水底天者,可不谓然乎?”宫内塑有汉白玉翠华姑娘像一座。相传泾阳县有位姑娘金翠华,美丽善良,勤劳聪明,与邻村潘郎相爱,她的兄嫂却逼翠华嫁给富家子弟。临嫁之夜,“翠华忍泪无一语,月明三更悄离去”,逃入终南山。她的哥哥闻讯赶来,追至太乙山中,见翠华坐在石洞中,急忙上去拉时,突然“霹雳一声山岳崩,地动山摇烟雾腾”,山间出现太乙池,翠华化为神仙而去,从此,人们将这座山称为翠华山。
翠仙宫内有两个极为特殊的石洞,相传日寇轰炸西安时,蒋介石怕遭袭,曾叫人用滑竿把他抬上翠华山,就住在石洞中。他还将两洞打通,洞门前用墙隔开,南洞门与外界隔绝,只通山腰小路到金花落。北洞口站着岗哨,供其进出。稍有风吹草动,即可从南洞口逃往金花落。
天造地设巨石奇观
从翠仙宫拾级而下,往冰洞、风洞而去的途中,一座山崩留下的遗迹——“玄关”犹如巨幕横于眼前,仅余一条窄通道。山谷两侧垂直断裂面如刀斧削过,棱锥锋利、光滑陡峭、气势磅礴。地壳内力的撞击,让山峦解体、石崩四散。石破天惊之后,无数巨石各异其形,各灵其性,均是自然力量的杰作。
玄关右侧巨石体积80490立方米,为地球已知崩石之最,与左侧巨石相对守望,活像大自然以神秘力量在此修建一扇巨门,将冰洞、风洞奇观掩藏于门内。“参破玄关了然悟,翠华葱茏意从容”一句诗文,最切合当下心境。
穿过玄关,便见风冰二洞。风洞由两块巨石斜倚相搭形成,两侧岩壁相互错动遗留的擦痕清晰可见,巨石顺着节理面崩裂开又相互依偎形成的人字形甬道居中,长30米,宽1.5至2米,在狭管效应和对流作用下,习习凉风穿洞而过。从风洞辗转至冰洞一段道路是山路中最迂回曲折的部分,虽有极窄的石砌台阶,但我们也只得抱头躬身通过。
侧身辗转至冰洞,气温骤降,寒气袭来,头顶有淅沥微雨飘过,眼前白雾蒙蒙、水汽淋漓。这是一个在崩塌石海中形成的位于地下30米深处的洞穴,因巨厚岩体的隔热作用,洞内四季恒温,在零下3℃以下,即使夏季地表水流入也可结冰成景,堪称天然冰柜。何有利书记告诉记者,五月左右洞内还有冰柱。待出洞一瞧,一帘 “白纱”环绕洞口,如烟似雾,仙气袅袅,洞口上巨石所书“门联”一副:“千载寒冻三九地,四季冰封六月天。”举目望去,覆盖冰洞的山坡上巨石林立,或高耸或横卧,高低起伏犹如乱石阵,在此处,耳际似乎响起乱石崩裂的呼啸声。巨石上多有题刻,如“翠崖丹谷”、“甘湫水湫湫上亦湫,冰洞风洞洞中有洞”……每一块巨石,俱是史前时期石破天惊的亲历者,都像大自然鬼斧神工雕琢的不朽艺术品,由此可见世界天然地质博物馆的称谓名不虚传。
翠华峰与甘湫峰是山崩破坏最严重的两座山峰。在翠华峰旁有一孤立残峰,四壁如削,傲然耸立,气势不凡。翠华峰侧的断崖峭壁高约200米,十分险峻,是山崩源地之一,大量崩塌积物就堆积在断崖下面。而行至翠华峰顶,那块最大的巨型花岗岩,当地村民认为其神似太乙真人,是太乙真人曾在此修炼成仙,点化众生的见证。
如此罕见并保存如此完好的山崩地貌,使翠华山享有“终南独秀”和“中国地质地貌博物馆”的美誉。在终南山地质博物馆中,还陈列着掩藏于太乙峪深处的矿物晶体及方解石,这些绝妙的奇石景观,均是来自地球的馈赠。此奇景也引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关注,最终成为“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
人迹罕至西岔沟
太乙峪既然是人字形峪口,自然拥有两条岔路。从正岔下山,我们一行开车进入峪道约1公里处的西边分支西岔沟,因为正岔所在的翠华山景区盛名在外,西岔便显得人迹罕至。一进西岔,苍山、古树、还有散落在周边的民居院落,显出未被纷扰的清幽与宁静。沿沟向西南前行4小时,可达终南山国家森林公园主景区南五台。这条路线,也是资深驴友们穿越太乙峪去往南五台的一条必经路线。
这条路线正是西岔村所在地,据《长安县地名志》记载,西岔村建于清初,清嘉庆《咸宁县志》记为西岔村,因其在太乙峪内西支沟口而得名。西岔村东接翠华山,西南紧邻风景秀美的南五台,狭长七八公里,是连接翠华山与南五台的唯一通道。全村96户,共320人,三个村民小组,其中二组三组于2015年全部搬至环山路沿线,在黄岱湾建起西岔新村。村民主要以外出务工为生,一组村民以在西岔沟内经营农家乐为生。
在路边小院短暂停留之后,西岔村党支部书记刘全民作为向导,先将我们一行带至路边掩藏着的一座十三省总城隍庙行宫。此庙位于西岔村二组河西,坐西向东,曾有前殿、过殿、后殿计九间,供奉有城隍诸神。《长安县地名志》记载,城隍庙全称为“十三省总督城隍行宫祠”,乃王曲总城隍庙别院,也就是城隍神日常寻访民间、审查案件的办公室。
太乙城隍行宫自古有之,修建年代不详,上世纪中叶以后,遭到了人为破坏。后来西岔小学曾驻其内,将过殿、后殿作为教室。因庙宇年久失修,危漏严重,2011年经当地信众礼请,村委会与宏闻法师联手重修城隍庙。如今,三座大殿内,雄伟庄严、栩栩如生的泥塑像已雕琢完毕,只待泥胎晾干上色。等整修完毕,明年9月即可对公众开放。寺庙如今定名为龙华寺,既保护了文化遗迹,又为这里增添了人文景观。
告别寺院,沿山路行至坐落在西岔二组与三组之间的玉祖洞,只见河道在此石岩突起,水流湍急而下,形成一个小瀑布。据《封神志》记载,“乾圆山、玉祖洞,太乙真人修道处。”据传太乙真人曾在玉祖洞修道,这里原有许多珍贵石像。1937以前,有一位惠日和尚曾在此居住。当时有坐西向东三间大殿,殿前有石洞三孔,石洞前有厢房。新中国成立前,大殿和厢房被毁,只留下三孔石洞。20世纪70年代修环山公路时石洞被拆,人们将石头拉到太乙河,修成现在的东升桥。
继续往上,走到郭家大院,山势东西分岔,东面是野鸡坪,西面是黄崖沟。野鸡坪因山顶有20余亩平地而得名,站在野鸡坪上,东可望翠华山一湖碧水,西可看南五台重峦起伏,北边秀美樊川尽收眼底,天气好时连天池寺的塔也隐约可见。西边是黄崖沟,黄崖石壁突起,高数百米,逢雨季,便呈现崖挂瀑布之壮观景象。
我们行至老君庙再向西行进,就是翠华山与南五台的分水岭,此处距石砭峪仅一步之遥。我们一行至此折返下山,出西岔村之后告别了太乙峪,踏上返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