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句网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成语词句网 > 佳句赏析 > 赵襄子愤而灭智后三家分晋,却是魏文侯坐大

赵襄子愤而灭智后三家分晋,却是魏文侯坐大

作者:成语词句网日期:

返回目录:佳句赏析


赵襄子愤而灭智后<a href='https://www.som88.net/tags/sanjiafenjin_9984_1.html' target='_blank'>三家分晋</a>,却是魏文侯坐大


一起读国史。即日起,读史将对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进行精选摘译连载。此为本系列第01篇文章。

编者按:《资治通鉴》从公元前403年写起,因为这一年发生了巨变,几乎瓜分了晋国的韩、赵、魏三大家臣,得到周天子的承认赐爵,韩、赵、魏三国诞生。这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战国——传统的贵族统治迅速崩溃,华夏进入正式的弱肉强食时代,并最终一统于后来崛起的强秦。

1、韩赵魏成国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姬午正式加封晋国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以侯爵,成为诸侯国君。

编者注:当时的封国级别大概是按公侯伯子男等级别划分的,比如在春秋后期自封楚王国的楚国实际只是“子”一级别的封国,所以孔子著《春秋》时坚决不承认楚的自封,坚持称楚国王为“楚子”。本次新分封的韩赵魏则为侯国,国君称“某侯”,如赵国开国国君赵籍被称为“赵烈侯”。赵国至赵武灵王时始称王。

虽被三大家臣瓜分大部分领土,但晋国此时还是公国,国王称为“晋某公”,名誉上比侯国要高一个等级,但此时已经主要靠实力说话,韩赵魏是得到周天子晋封的诸侯国,对老上级晋国君便不再友好,并最终吞并之。


赵襄子愤而灭智后三家分晋,却是魏文侯坐大


三家分晋初的晋公室地盘已经小得可怜,你找到在哪里了吗?

司马光评说:我知道天子的职责中最重要的是维护礼教,礼教中最重要的是区分地位,区分地位中最重要的是匡正名分。

什么是礼教?就是法纪。什么是区分地位?就是君臣有别。什么是名分?就是公、侯、卿、大夫等官爵。

四海之广,亿民之众,都受制于天子一人。即便你是才能超群、智慧绝伦的人,也不能不为天子奔走服务,这难道不是以礼作为礼纪朝纲的作用吗!所以,天子统率三公,三公督率诸侯国君,诸侯国君节制卿、大夫官员,卿、大夫官员又统治士人百姓。权贵支配贱民,贱民服从权贵。上层指挥下层就好像人的心腹控制四肢行动,树木的根和干支配枝和叶;下层服侍上层就好像人的四肢卫护心腹,树木的枝和叶遮护根和干,这样才能上下层互相保护,从而使国家得到长治久安。


赵襄子愤而灭智后三家分晋,却是魏文侯坐大


周朝的国家制度,叫做“封邦建国”,更深刻的说,是一种“层级承包制”,一级级分包管理。


所以说,天子的职责没有比维护礼制更重要的了。

周文王演绎排列《易经》,以乾、坤为首位。孔子解释说:“天尊贵,地卑微,阴阳于是确定。由低至高排列有序,贵贱也就各得其位。”这是说君主和臣子之间的上下关系就像天和地一样不能互易。

在《春秋》一书中,尽管周王室的官吏地位不高,但在书中排列顺序仍在诸侯国君之上,由此可见孔圣人对于君臣关系的重视。如果不是夏桀、商纣那样的暴虐昏君,对手又遇上商汤、周武王这样的仁德明主,使民众归心、上天赐命的话,君臣之间的名分只能是作臣子的恪守臣节,矢死不渝。

想当初,如果商朝立贤明的微子为国君来取代纣王,成汤创立的商朝就可以永配上天;而吴国如果以仁德的季札做君主,开国之君太伯也可以永享祭祀。然而微子、季札二人宁肯国家灭亡也不愿做君主,实在是因为他们认为礼教的大节绝不可因他们而破坏。

所以说,礼教中最重要的就是地位高下的区分。

所谓礼教,在于分辨贵贱,排比亲疏,裁决万物,处理日常事物。没有一定的名位,就不好处理事情;没有一定的权力,就不能把事情办好。名位不雷同,权力有大小,上下分明,秩序自然建立,这正是礼教的根本所在。如果名位、权力都没有了,那么礼教又怎么能单独存在呢!

当年,仲叔于奚为卫国建立了大功,他谢绝赏赐的封地,只请求允许他享用贵族才能使用的红缨马饰。对此,孔子认为,宁愿多赏赐他一些封地,也不能允许他使用红缨马饰,因为,惟独名位和权力,不可以随便给人。这是君王的责任,如果不坚持原则,随便就允诺人使用,便容易产生混乱,并最终走上灭亡之路。

马饰,表面上只是一种小器物,而孔子却珍惜它的价值;正名位,是一件小事情,而孔子却要先从它做起,就是因为名位、权力一紊乱,国家上下就无法相安互保。

没有一件事情不是从微小之处产生而逐渐发展显著的,圣贤考虑久远,所以能够谨慎对待微小的变故,并及时予以处理;常人见识短浅,所以必等弊端闹大才来设法挽救。

矫正初起的小错,用力小而收效大;挽救已明显的大害,往往是竭尽了全力也不能成功。《易经》说:“行于霜上而知严寒冰冻将至。”《尚书》说:“先王每天都要兢兢业业地处理成千上万件事情。”就是指这类防微杜渐的例子。

所以说,区分地位高下最重要的是匡正各个等级的名分。

呜呼!周幽王、周厉王丧失君德,周朝的气数每况愈下。礼纪朝纲土崩瓦解;下欺凌、上衰败;诸侯国君恣意征讨他人;士大夫擅自干预朝政;礼教从总体上已经有十之七八沦丧了。然而,周文王、周武王开创的政权还能绵绵不断地延续下来,就是因为周王朝的子孙后裔尚能守定名位。

为什么这样说呢?当年晋文公为周朝建立了大功,于是向周襄王请求允许他死后享用王室的隧葬礼制,周襄王没有准许,说:“周王制度明确隧葬礼制只能天子使用,没有改朝换代而有两个天子,这也是作为叔父辈的晋文公您所反对的。不然的话,叔父您有地,愿意隧葬,又何必请示我呢?”(编者注:晋国首任国君唐叔虞为周武王姬发之子、周成王姬诵之弟,与周王室属于近亲关系,所以周襄王称晋文公为叔父。)

听了周襄王一席明确而又有道理的拒绝话后,晋文公最终放弃享用天子才配用的隧葬礼制。

因此,周王室的地盘并不比曹国、滕国大,管辖的臣民也不比邾国、莒国多,然而经过几百年,仍然是天下的宗主,即使是晋、楚、齐、秦那样的强国也还不敢凌驾于其上,这是为什么呢?主要就是周王还保有天子的名分。

再看看鲁国的大夫季氏、齐国的田常、楚国的白公胜、晋国的智伯,他们的势力都大得足以驱逐国君而自立,然而他们到底不敢这样做,难道是他们力量不足或是于心不忍吗?只不过是害怕奸夺名位僭犯身分而招致天下的讨伐罢了。

现在晋国的三家大夫欺凌蔑视国君,瓜分了晋国,作为天子的周王不但不派兵征讨,反而对他们加封赐爵,让他们列位于诸侯国君之中,这样做就使周王朝仅有的一点名分(权力)也放弃了。

周朝先王的礼教到此丧失干净!

有人认为当时周王室已经衰微,而晋国三家力量强盛,就算周王不想承认他们,又怎么能做得到呢!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晋国三家虽然强悍,但他们如果打算不顾天下的指责而公然侵犯礼义的话,就不会来请求周天子的批准,而是去自立为君了。

不向天子请封而自立为国君,那就是叛逆之臣,天下如果有像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贤德诸侯,一定会尊奉礼义对他们进行征讨。现在晋国三家向天子请封,天子又批准了。他们就是奉天子命令而成为诸侯的,谁又能对他们加以讨伐呢!

所以,晋国三家大夫成为诸侯,并不是晋国三家破坏了礼教,正是周天子自已破坏了周朝的礼教啊!

呜呼!君臣之间的礼纪既然崩坏,于是天下便开始以智慧、武力互相争雄,使当年受周先王分封而成为诸侯国君的圣贤后裔,江山相继沦亡,周朝先民的子孙灭亡殆尽,岂不哀伤!


赵襄子愤而灭智后三家分晋,却是魏文侯坐大


2、三家灭智

三国之所以能够最终分晋,在于家臣力量的逐步坐大。晋文公始,晋国形成六大强势家族,后来通过兼并,剩下智、赵、魏、韩四家,其中又以智氏家族势力最为强大。但因为选错了接班人,智家反遭灭族之祸。

当初,智家族长智宣子想立智瑶为继承人,族人智果反对说:“他不如智宵。智瑶虽然有五项超越他人的长处:美发高大、精于骑射、才艺双全、能写善辩、坚毅果敢,但有一项致命的短处:很不仁厚。如果他以五项长处来制服别人而做不仁不义的恶事,谁能和他和睦相处?如果你坚持立智瑶为继承人,那么智氏宗族一定灭亡!”

智宣子置之不理。智果便向太史请求脱离智族姓氏,另立宗庙,别为辅氏。我们现在知道了,智氏果然毁在智瑶手里。庆幸有智果另立宗庙,秦灭六国后,辅姓不忘先祖,恢复智氏,智氏血脉得以延续。

智氏立储的同时,赵氏家族的老大赵简子也在立储。他有两个儿子,长子叫伯鲁,幼子叫无恤。赵简子想确定继承人,不知立哪位好,于是把他的日常训诫言词写在两块竹简上,分别交给两个儿子,嘱咐说:“好好记住!”

过了三年,赵简子问起两个儿子,大儿子伯鲁说不出竹简上的话;再问他的竹简,已丢失了。又问小儿子无恤,竟然背诵竹简训词很熟习 ;追问竹简,他便从袖子中取出献上。于是,赵简子便立无恤为继承人。

之后不久,赵简子派尹铎去晋阳,临行前尹铎请示说:“您是打算让我去抽丝剥茧般地搜刮财富呢,还是作为保障之地?”

赵简子说:“作为保障。”尹铎便少算居民户数,减轻赋税。

赵简子又对儿子赵无恤说:“一旦发生危难,你不要嫌尹铎地位不高,不要怕晋阳路途遥远,一定要以那里作为归宿。”

赵简子真是一个不简单的人,智宣子真是不能与之相比,他去世后接班的智瑶(智襄子)更是差劲。


赵襄子愤而灭智后三家分晋,却是魏文侯坐大


可怜的中原霸主晋国,给一帮家臣弄得四分五裂。

一次,智瑶与韩康子、魏桓子在蓝台饮宴,席间智瑶戏弄韩康子,又侮辱他的家相段规。智瑶的家臣智国听说此事,就告诫说:“主公您不提防招来灾祸,灾祸就一定会来了!”

智瑶傲慢地说:“人的生死灾祸都取决于我。我不给他们降临灾祸,谁还敢兴风作浪!”

智国苦口婆心地说:“这话可不妥。《夏书》中说:‘一个人屡次三番犯错误,结下的仇怨岂能在明处,应该在它没有表现时就提防。’贤德的人能够谨慎地处理小事,所以不会招致大祸。现在主公一次宴会就开罪了人家的主君和臣相,又不戒备,还说人家不敢兴风作浪。你可知道,即便是蚊子、蚂蚁、蜜蜂、蝎子,都能害人,何况是国君、国相呢!

但傲慢的智瑶不听,还向韩康子要地。韩康子想不给,家相段规说:“智瑶贪财好利,又刚愎自用,如果不给,一定讨伐我们,不如姑且给他。他拿到地会更加狂妄,一定又会向别人索要;别人不给,他必定向人动武用兵,这样我们就可以免于祸患而伺机行动了。”

韩康子说:“好主意。”便派使臣送上有万户居民的领地。智瑶大喜,果然又向魏桓子提出索地要求。魏桓子也想不给,家相任章问:“为什么不给呢?”

魏桓子说:“无缘无故来要地,所以不给。”

任章说:“智瑶无缘无故强索他人领地,一定会引起其他大夫官员的警惧;我们给智瑶地,他一定会骄傲。他骄傲而轻敌,我们警惧而互相亲善;用精诚团结之兵来对付狂妄轻敌的智瑶,智家的命运一定不会长久了。《周书》说:‘要打败敌人,必须暂时听从他;要夺取敌人利益,必须先给他一些好处。’主公不如先答应智瑶的要求,让他骄傲自大,然后我们可以选择盟友共同图谋,又何必单独以我们作智瑶的靶子呢!”

魏桓子说:“对。”也交给智瑶一个有万户的封地。

见两家这么乖,智瑶又向刚接班不久的赵无恤(赵襄子)要地。年轻气盛的赵襄子拒绝不给。从这一点来说,他不如其父赵简子,所以要有大苦头吃。

智瑶正愁找不到理由收拾你姓赵的呢,立马率领韩、魏两家甲兵前去攻打赵家。

赵襄子不敌,只好出逃,问:“我应该到哪里去呢?”

随从说:“长子城最近,而且城墙坚厚又完整。”

赵襄子说:“百姓刚刚精疲力尽地修完那里的城墙,又要他们舍生入死地为我守城,他们能和我同心吗?”

随从又说:“邯郸城里仓库充实。”

赵襄子说:“搜刮民脂民膏才使仓库充实,现在又因战争让他们送命,谁会和我同心。还是投奔晋阳吧,那是先主的地盘,尹铎又待百姓宽厚,民众一定能同我们和衷共济。”于是前往晋阳。

由此可见,赵襄子还真是一个明白事理的人。而他的父亲就更牛了,早为他今日的落难布好了局。


赵襄子愤而灭智后三家分晋,却是魏文侯坐大


尹铎不愧是个好家臣。智瑶、韩康子、魏桓子三家围住晋阳,引水灌城,城墙头只差两米的地方没有被淹没,锅灶都被泡塌,青蛙孳生,但城里的人仍没有背叛之意。

智瑶巡视水势,魏桓子为他驾车,韩康子站在右边护卫。智瑶说:“我今天才知道水也可以让人亡国。”

魏桓子一激灵,用胳膊肘碰了一下韩康子,韩康子会意,也踩了一下魏桓子脚。因为汾水可以灌魏家都城安邑,绛水也可以灌韩家都城平阳。

回到大营,智家的谋士絺疵对智瑶说:“韩、魏两家肯定会反叛。”

智瑶问:“你何以知道?”

絺疵说:“以人之常情而论。我们调集韩、魏两家的军队来围攻赵家,赵家覆亡,下次灾难一定是连及韩、魏两家了。现在我们约定灭掉赵家后三家分割其地,晋阳城仅差两米就被水淹没,城内宰马为食,破城已是指日可待。然而韩康子、魏桓子两人没有高兴的心情,反倒面有忧色,这不是必反又是什么?”

不知道这智瑶是真傻,还是真傲,第二天,竟然把絺疵的话告诉了韩、魏二人,二人忙说:“这一定是赵家游说离间之计,让主公您怀疑我们韩、魏两家而放松对赵家的进攻。不然的话,我们两家岂不是放着早晚就分到手的赵家田土不要,而要去干那危险必不可成的事吗?”

两人走后,絺疵进来质问智瑶:“主公为什么把臣下的话告诉他们两人呢?”

智瑶惊奇地反问:“你怎么知道的?”

絺疵回答说:“我见他们出来后,朝我看了看,而后匆忙离去,因为他们知道我看穿了他们的心思。”

智瑶说谅他们也不敢反,反了正好一并收拾。絺疵知道智瑶是没救了,于是请求让他出使齐国。絺疵得以成功避难。


赵襄子愤而灭智后三家分晋,却是魏文侯坐大


与此同时,困守危城的赵襄子除了去说服韩、魏反水外,已经没更好的办法,遂趁着黑夜,派张孟谈秘密出城去见韩、魏二人,提醒他们说:“我听说唇亡齿寒。现在智瑶率领韩、魏两家来围攻赵家,赵家灭亡就该轮到韩、魏了。”

韩康子、魏桓子说:“我们心里也知道会这样,只怕事情还未办好却先泄露出去,我们死得更快。”

张孟谈说:“计谋出自二位主公之口,进入我一人耳朵,有何伤害呢?”于是两人秘密与张孟谈商议好起事日期,然后悄悄送他回城。

到了约定日期的那夜,赵襄子派出精锐部队突击智家守军,反决堤防,使大水倒灌智瑶军营。

智瑶军队为救水淹而大乱,韩、魏两家军队乘机从两翼夹击,赵襄子则率士兵从正面迎头痛击,大败智家军,杀死智瑶后,又将智家族人尽行诛灭。只有早已改为辅姓的智果一脉得以幸免。


赵襄子愤而灭智后三家分晋,却是魏文侯坐大


司马光评说:智瑶的灭亡,在于才胜过德。才与德是不同的两回事,而世俗之人往往分不清,看见一个人能干,就称赞他贤明,于是,常常就看错了人。

所谓才,是指聪明、明察、坚强、果毅;所谓德,是指正直、公道、平和待人。才,是德的辅助;德,是才的统帅。

湖北云梦的竹子,天下都称为刚劲,然而如果不矫正其曲,不配上羽毛,就不能作为利箭穿透坚物。

河南棠谿出产的铜材,天下都称为精利,然而如果不经熔烧铸造,不锻打出锋,就不能作为兵器击穿硬甲。

所以,德才兼备称之为圣人;无德无才称之为愚人;德胜过才称之为君子;才胜过德称之为小人。

挑选人才的方法,如果找不到圣人、君子而委任,与其得到小人,不如得到愚人。原因何在?因为君子持有才干把它用到善事上;而小人持有才干用来作恶。

持有才干作善事,能处处行善;而凭借才干作恶,就无恶不作了。

愚人尽管想作恶,因为智慧不济,气力不胜任,好像小狗扑人,人还能制服它。而小人既有足够的阴谋诡计来发挥邪恶,又有足够的力量来逞凶施暴,就如恶虎生翼,他的危害难道不大吗!

有德的人令人尊敬,有才的人使人喜爱;对喜爱的人容易宠信专任,对尊敬的人容易疏远,所以察选人才者经常被人的才干所蒙蔽,而忘记了考察他的品德。

自古至今,国家的乱臣奸佞,家族的败家浪子,因为才有余而德不足,导致家国覆亡的多了,又何止智瑶呢!所以治国治家者如果能审察才与德两种不同的标准,知道选择的先后,又何必担心失去人才呢!


赵襄子愤而灭智后三家分晋,却是魏文侯坐大


3、豫让刺赵

智家灭族后,赵、韩、魏三家瓜分了智家的田土。但赵襄子依旧痛恨差点将之灭族的智瑶,遂把智瑶的头骨涂上漆,作成酒壶。

智瑶有一个忠厚的家臣,叫豫让,很想为主公报仇,就化装为杂役,怀揣匕首,混到赵襄子的宫室中打扫厕所。

赵襄子上厕所时,忽然心动不安,令人搜索,抓获了豫让。左右随从要将他杀死,赵襄子说:“智瑶已死无后人,而此人还要为他报仇,真是一个义士,我小心躲避他好了。”于是释放豫让。

豫让仍不甘心,回家后用漆涂抹全身,把自己弄成一个癞疮病人,还恐怕别人从声音上分辨出自己,又吞下火炭,弄哑了嗓音。

然后,豫让就去街市上乞讨,连结发妻子见面也认不出来他了。但还是有一个老朋友认出了他,为他垂泪道:“以你的才干,如果投靠赵家,一定会成为亲信,那时你再行刺赵襄子,不是易如反掌吗?何苦自残形体以至于此?这样来图谋报仇,不是太困难了吗!”

豫让说:“我要是通过委身于赵家为臣,再去刺杀他,就是怀有二心,属于不忠。我不做不忠的事。我现在这种做法,一般人是做不到的,做得到也可能难以完成刺杀。然而,我之所以还要这样做,就是为了让天下那些不忠的人感到羞愧。

赵襄子乘车出行,豫让潜伏在桥下。赵襄子到了桥前,马突然受惊,进行搜索,再次捕获豫让。赵襄子指着他斥责道:“智瑶已死,你为何坚持要为他报仇?”

豫让说:“智瑶视我为人杰,所以我要用人杰的方式去报答他。”赵襄子不禁流下了眼泪,感叹道:“唉,先生已经有了忠义之名,而我已饶恕了你一回,这次我不会放过你了。”

豫让说:“上次你宽恕了我,天下人都称赞你的德行。今天我宁愿受到惩罚而不避生死,但我请求让我用剑刺你的衣袍,以表达我报仇之意,则死而无憾了!”

赵襄子于是脱下自己的衣袍给了他。豫让把衣袍挂在桥栏杆上,怒目而对,挺剑猛刺,然后他握剑向天道:“我的主公啊,臣已为您报仇,马上可以与您相见了!”言罢,挥剑自刎。

赵襄子惊叹不已,令手下将豫让厚葬于大山之中。


赵襄子愤而灭智后三家分晋,却是魏文侯坐大


4、魏文侯尊贤

赵襄子时候,虽然韩赵魏三家基本把晋国的地盘都瓜分了,但还没想着封侯建国。直至赵襄子的曾孙辈赵籍(赵襄子哥哥赵伯鲁曾孙。赵襄子认为自己得到了嫡兄赵伯鲁的嗣位违反宗法,遂把继承权还归赵伯鲁一系)时,才上奏周天子,被封为赵烈侯。

与此同时,魏桓子的孙子魏斯,被封为魏文侯;韩康子的孙子韩虔,被封为韩景侯。

三家开国之君,又以魏文侯最为贤能,内和韩、赵,东拒强齐,西挡大秦,南抗巨楚,将魏国打造成当时最牛的国家。

魏文侯魏斯以卜子夏、田子方为国师,他每次经过名士段干木的住宅,都要在车上俯首行礼。四方贤才德士很多前来归附他。

一次,魏文侯与群臣饮酒,奏乐间,忽然下起了大雨,魏文侯却下令备车前往山野之中。左右侍臣问:“今天饮酒正乐,外面又下着大雨,国君打算到哪里去呢?”

魏文侯说:“我和农林部长(虞人)约好了今天要去打猎的,虽然这里很快乐,也不能不遵守约定!”于是前去,亲自告诉农林部长改期再打猎。

韩国邀请魏国出兵攻打赵国。魏文侯说:“我与赵国,是兄弟之邦,不敢从命。”赵国也来向魏国借兵讨伐韩国,魏文侯仍然用同样的理由拒绝了。两国使者都怒气冲冲地离去。

后来两国得知魏文侯对自己的感情时,都前来朝拜魏国。魏国于是开始成为魏、赵、韩三国之首,各诸侯国都不能和它争雄。

魏文侯派乐羊攻打中山国,攻陷后,将该地封给自己的儿子魏击。一次,魏文侯问群臣:“我是什么样的君主?”大家都说:“您是仁德的君主!”只有任座说:“国君您得了中山国,不用来封您的弟弟,却封给自己的儿子,这算什么仁德君主!”

魏文侯勃然大怒,任座一看苗头不对,溜之大吉。魏文侯又问翟璜,翟璜回答说:“您是仁德君主。”

魏文侯没好气地追问:“你凭什么这样说?”

翟璜回答说:“臣下我听说国君仁德,他的臣子就敢直言。刚才任座的话很耿直,于是我知道您是仁德君主。”

魏文侯大为受用,派翟璜去追任座回来,还亲自下殿堂去迎接,奉为上客。


赵襄子愤而灭智后三家分晋,却是魏文侯坐大


5、魏击问傲

魏文侯的公子魏击出行,途中遇见国师田子方,下车伏拜行礼。田子方却不回礼。魏击立刻火冒三丈,质问田子方说:“普天之下,是富贵的人有傲慢的资格,还是贫贱的人有傲慢的资格?

田子方轻蔑地说:“这还用问,当然是贫贱的人才敢对人傲慢的啦,富贵的人哪里敢对人傲慢呢!国君对人傲慢就将亡国,大夫对人傲慢就将失去采地。失去国家的人,没有听说有以国主对待他的;失去采地的人,也没有听说有以家主对待他的。而像我们这样的贫贱游士呢,我说的话你不听,我的行为不合你的意,那很简单,只要穿上鞋子告辞换一个地方就行了!”

魏击为自己的孟浪道歉。


赵襄子愤而灭智后三家分晋,却是魏文侯坐大


6、魏文侯选相

魏文侯问中山守将李克:“先生曾经说过:‘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现在我选相不是魏成就是翟璜,这两人怎么样?”

李克回答说:“下属不参与尊长的事,外人不过问亲戚的事。臣子我在朝外任职,不敢接受命令。”

魏文侯说:“不要耍滑头,实话实说!”

李克遂说道:“谁当宰相合适,条件很明显,只是国君您一时没有注意到罢了。看人,平时看他所亲近的,富贵时看他所交往的,显赫时看他所推荐的,穷困时看他所不做的,贫贱时看他所不取的。仅此五条,就足以去断定人,又何必要等我指明呢!”

魏文侯说:“先生请回府吧,我的国相已经选定了。”

李克离去,遇到翟璜。翟璜问:“听说今天国君召您去征求宰相人选,到底定了谁呢?”

李克说:“魏成。”

翟璜立刻忿忿不平地变了脸色,说:“西河守令吴起,是我推荐的。国君担心内地的邺县,我推荐西门豹。国君想征伐中山国,我推荐乐羊。中山国攻克之后,没有人去镇守,我推荐了你。国君的公子没有老师,我推荐了屈侯鲋。就凭这几点,魏成能比过我!”

李克镇静地说:“你把我介绍给国君去守中山,难道是为了结党,以谋求高官吗?我想当然不是。国君问我宰相的人选,我没有做出具体的推荐,但我之所以推断国君肯定会选中魏成为相,是因为魏成享有千钟的傣禄,十分之九都用在外面,只有十分之一留作家用,所以才挖掘出了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这三个人,国君都奉他们为老师;而你所举荐的五人,国君都仅仅任用为臣属。所以,你怎么能和魏成比呢?”

翟璜大为惭愧,一再行礼说:“我翟璜真是个粗人,失礼了,愿终身跟您学习,做您的弟子!”


赵襄子愤而灭智后三家分晋,却是魏文侯坐大


7、吴起吸脓

吴起,卫国人,在鲁国任官职。齐国攻打鲁国时,吴起自荐为将,鲁国君想任用他,但却因为他娶的妻子是齐国人,便猜疑战争打起后,吴起能否对鲁国忠心不二。于是,吴起杀死了自己的妻子,求得鲁国大将之职,大破齐国军队。

吴起本以为可以大展拳脚了,但有人看不上吴起,在鲁国君面前攻击他说:“吴起当初跟曾参学习,母亲死了也不回去治丧,曾参认为他不孝,将他赶出师门。现在居然为了一个将位,把妻子杀掉,这说明吴起真是一个残忍缺德的人!我们鲁国长期任用这样缺德的人为大将,恐怕会给各封国攻打我们的理由。”

吴起听到消息后,恐怕被杀,又听说魏文侯贤明,于是就前去投奔。魏文侯征求李克的意见,李克说:“虽然吴起为人贪婪而好色,但说起用兵打仗来,却绝对是一把好手,连齐国的名将司马穰苴也超不过他。”

于是魏文侯任命吴起为大将,攻击秦国,攻占了五座城。

吴起虽身为大将,但能跟最底层的士兵同甘共苦,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饭,睡一样的地铺。

一次,有个士兵患了毒疮,吴起亲自为他吸吮脓汁。但是,这个士兵的母亲听说后却失声痛哭。

有人奇怪地问:“你的儿子是个士兵,而吴起将军亲自为他吸吮毒疮,你应该感到荣耀啊,为什么要哭?”

士兵母亲答道:“不是这样啊!当年吴将军就为孩子的父亲吸过毒疮,结果他父亲作战从不后退,就战死在敌阵中了。吴将军现在又为我儿子吸毒疮,我不知道他该死在哪里了,所以哭他。”

相关阅读

  • 初中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必背古诗文

  • 成语词句网文章阅读
  • 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孙权劝学作者:司马光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译文】梅子黄时,家家都被笼罩在雨中,长满青草的池塘边
  • 「明」黄道周——书法作品赏析

  • 成语词句网美文欣赏
  • 黄道周,黄道周字幼玄,又字螭若,螭平,号石斋,汉族,明代福建漳浦铜山人,明末著名的学者、书画家、民族英雄。天启二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明亡后抗清,被俘殉国,谥忠烈。
  • 黄道周《天津感事》

  • 成语词句网美文欣赏
  • 黄道周,上海道明2014春拍估价65万元。【1】自古别都多隙地,参天乔木乱昏鸦,荒垣坏堵人耕处,半是前朝卿相家。
  • 魏文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 成语词句网佳句赏析
  • 魏文侯,”螃蟹形状可怕,丑陋凶横,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确实需要勇气。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册封晋国三卿魏斯、韩虔、赵籍为诸侯,从此晋国退出历史舞台,韩魏赵三家独立建国。
关键词不能为空

诗词赏析_佳句赏析_文章阅读_美文欣赏_成语词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