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佳句赏析
随着新学期开学,根据蔡英文当局上台后通过的新课纲所编写的2019年版高中历史教科书正式进入课堂。
这个新课纲和据此编写的新课本引发台湾各界尤其是教育界和家长的持续抗议和批评,原因就在于其明目张胆地搞“去中国化”,肆意扭曲、篡改历史事实,否认中华文化是台湾文化的主体,割裂两岸历史联结。
历史课纲如何“去中国化”?
背后的政治意图是什么?
两岸同胞应该如何拨乱反正?
▶▶▶相关议题我们为您请到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历史所副所长黄俊凌教授和沈阳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副秘书长罗鼎钧,一起来分析探讨。
问题一:台湾新版高中历史课纲和历史课本内容有哪些变化?呈现哪些特点?背后窝藏着蔡英文当局什么样的政治意图?
黄俊凌:简而言之就是高中历史不再分世界史、中国史和台湾史,而是变成了台湾史、东亚史、世界史。其中中国史放在东亚史里来讲述,讲述的重点是“东亚人群的移动与交流”。此外,汉朝以前的历史都被忽略掉,如甲骨文、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朝统一等都没有了。而在世界史部分,要求衔接台湾史。
这样做的特点就是在“去中国化”的基础上弱化对“中国史”和“中华文化”的认知。因为课本中有中国历史内容的存在,蔡当局和“台独”势力觉得这仍然会让台湾青年人思考两岸的历史衔接和中华文化在台湾的留存发展等问题。
蔡当局的做法,就是要“斩草除根”,为培养和巩固未来的“天然独”做基础工作。
问题二:“台独”分裂势力一直通过各种手段推行“文化台独”,从李登辉到陈水扁执政时期十二年间,就不断地 修改台湾课纲。鼎钧,作为85后,你当时接受的是怎样的历史观教育,对于“台独”教科书你又是怎么看的?
罗鼎钧:我读初一时正是“同心圆”理论开始发酵时,《认识台湾》教材把台湾历史、地理和中国历史、地理分开讲述。《台湾通史》作者连横说,“我们是台湾人,我们也是中国人。”台湾的历史要知道,中国的历史也要知道,要有宏观的视角。
90年代末期李登辉抛出“两国论”,2000年陈水扁上台后加快“去中国化”,台湾青年国家和民族认同开始出现混乱。“台湾人”和“中国人”的认同出现黄金交叉点,认同自己是台湾人的逐年升高,认同自己是中国人的逐年下降。
问题三:“台独”教育还会给两岸关系以及台湾社会关系带来哪些危害?
黄俊凌:原先两岸的对立只是政治和军事方面,随着“去中国化”教育下的台湾青年人成长为台湾社会当家者之后,两岸之间可能会出现文化、社会、教育全方位的对立,会拉开两岸同胞的心理距离。此外,老一辈和青年人观念格格不入,加深台湾社会内部分裂。
问题四:台湾一项针对大陆31项惠及台胞措施的民调显示,台湾18岁到29岁的“天然独”世代中有近六成愿意到大陆发展,其中就包括不少当年“太阳花运动”的参与者。作为在大陆工作生活多年的台青,鼎钧,你身边有这样的年轻人吗?
罗鼎钧:我们把“天然独”世代称为“人造独”,他们都是跟着课本或跟着政治人物。因为政治乱搞,导致台湾经济二三十年都发展不好,还有几年是倒退的,年轻人看不到未来。相反,在最靠近台湾的大陆,这里是全世界最大的市场,是即将超越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有目共睹。“天然独”来过大陆过之后开始反思当初“反服贸”的幼稚行为。
问题五:教教育问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未来,面对民进党当局和“台独”势力在教育领域的这些恶行。两岸同胞应该如何拨乱反正?
罗鼎钧:目前大陆多个省市出台惠及台胞措施。辽宁有“52条”,沈阳有“75条”。我现在是东北第1批沈阳台籍调解员,希望更多的台湾青年来大陆走走看看,找寻属于自己的中国梦。台湾青年也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不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列车中落下。
黄俊凌:一方面靠大多数台湾同胞认清台湾当局种种做法的危害。大陆方面,要把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把我们的历史传承脉络坚持延续下去,要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这是根本之道。
(记者:洪媛媛 编辑:陈伟 陈锋 主编:郭福佑 闻达 监制:林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