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佳句赏析
李泌(722—789):字长源,西魏八柱国李弼六世孙,中唐名相。为权贵所嫉,常以智免。
李泌自幼聪颖过人,博涉经史,善文,尤工诗,以王佐之才自负,有“神童”美誉。精研《易》学,半生为道,喜谈鬼神。天宝中,以翰林供奉东宫太子,历仕玄、肃、代、德宗四朝,深得皇帝重信,常出入宫中出谋划策,位至宰相,封邺候。后人称之为“神仙宰相”。
“神童”李泌
唐玄宗开元十六年,李泌时年七岁。玄宗听到别人说他很有才学,便命人召见。李泌到后,玄宗正在和张说观看围棋。玄宗让张说试试李泌的才能,张说就让李泌以“方、圆、动、静”四字为题,说明它们的义理。李泌先请张说说。张说说道:“方好比棋盘,圆好比棋子,动就可以让棋子复活,静就可以让棋子困死。”李泌听完随即答道:“方好比做人的道义,圆好比人的智慧,动就可以建功立业,静就好像称心如意。”张说听后骇服,赶忙祝贺玄宗得到了一个神童。玄宗也非常高兴的说:“这孩子的学识、思想,连大人都比不上啊!”随即赏赐衣帛给李泌,并且嘱咐他的家人:“要好好的保护、培养他。”
宰相张九龄也非常喜欢这个“神童”,经常带他到自己的卧室里谈论事务。张九龄与严挺之、萧诚关系很好,但是严挺之因为萧诚的人品不好,而劝告张九龄不要和萧诚来往。张九龄不以为然,说道:“严挺之这个人太耿直,难以相处,还是萧诚脾气温和很听话,我很喜欢他啊!”准备召见萧诚议事,这时在一旁的李泌突然说道:“大人以前是平民,难道就因为现在成为宰相了,就喜欢温和听话的人吗?”张九龄闻言大惊,顿时醒悟,连忙道歉,并称李泌为“小友”。
成年后,玄宗任命李泌为翰林,供奉东宫太子。后来杨国忠专权,李泌经常写诗讥讽他与安禄山,杨国忠非常愤恨,就找机会将李泌降职,流放边远地区。随后李泌辞去官职,隐匿山林,潜心修道。安史之乱爆发后,唐肃宗继位,遍访名士,于是李泌应召前往。
李泌与唐肃宗
安史之乱时,唐肃宗一行驻扎在朔方。唐玄宗赏赐给淑妃张良娣七宝马鞍。李泌看见后对肃宗说:“当今天下大乱,四分五裂,应该节约简朴,为世人做出榜样,张良娣用这样珍贵的马鞍不太合适。请求陛下撤下马鞍上的各种珠宝玉佩,交给府库的官员管理,等到以后,赏赐给那些立下战功的将士们。”
张良娣在房子里听到后,很生气的说:“你和我都是同乡人,何必做的这么绝呢!”肃宗对她解释说:“李先生是为了我们的江山大业着想啊!”于是马上命令撤下马鞍上的那些珠宝玉佩。
这时,肃宗看到建宁王李倓在房外的廊底下哭泣,觉得十分奇怪,就问他为何哭泣,李倓回答说:“我军屡战不胜,形势非常危急,我很忧虑。现在看到陛下从谏如流,料想用不了多久就能看到陛下将太上皇迎接回长安,因此高兴的哭了起来。”
而这时张良娣正在气头上,因此非常憎恨李倓和李泌。唐肃宗本打算让李倓做天下兵马元帅,李泌心里知道张良娣对李倓怀恨在心,但不便在肃宗面前明说,就说:“如果李倓作了元帅,立下军功,将来一定会争太子之位,到时天下就会乱得不可收拾。”肃宗听了顿时醒悟,于是任李俶为天下兵马元帅。后来张良娣串通李辅国将李倓害死,李泌则以机智免难。
肃宗曾经和李泌谈论李林甫的事情,打算在收复长安之后掘开他的坟墓,烧掉他的骨头,抛洒他的骨灰。李泌连忙劝阻道:“陛下现在正在平定天下,怎么要去同死了的人计较呢?那一堆枯骨能知道什么?这会给天下人留下圣上的德行不宽宏的印象。而且,现在跟随安禄山的叛将,都该算是陛下的仇人,如果他们听到陛下的这个举动,恐怕就会断了他们归顺朝廷以求改过自新的念头。”
肃宗后期,崔圆、李辅国专权,嫉恨李泌为皇帝重用,随商议要加害他,李泌知道后,便再次辞官,隐居于衡山之中。肃宗于是赐给他三品官的俸禄和一套隐士服饰。
李泌还俗
唐代宗李豫继位后,打算重新启用李泌。准备让他担任门下侍郎、同平章事的职务,但是李泌无论如何不肯接受。代宗于是对他说:“军政大事弄得我十分烦劳,你住在宫外,我们能经常相见,不如让我们住的近一点吧!为什么非要等到签署敕令之后再当宰相呢!”但是李泌还是没有接受。
到了端午这一天,王公、大臣、妃子、公主分别向代宗进献服饰和玩物,代宗对李泌说:“唯独只有你没有献礼物给我,为什么?”李泌回答说:“我身居宫中,从头到脚所穿戴的东西都是陛下赏赐的,剩下的仅仅是我这个人。我用什么来进献陛下呢?”代宗说:“我所需要的正是你这个人本身。”李泌回答说:“我这个人除了陛下谁能拥有呢?”代宗说:“先帝曾想拿宰相职务让你屈就,我未能办到,从今往后,既然你已经承认你是属于我的,那你就不归你自己所有了。”
于是,代宗命中使为李泌埋葬双亲,又为李泌娶了卢氏的女儿为妻,一切费用都由朝廷支付,还赏赐给他一所光福坊的住宅。每逢遇到政务繁忙的的时候便让他住在大明宫里。
李泌单身入陕州
德宗贞元元年,陕虢兵马使达奚抱晖用毒酒毒死了节度使张劝,代理并总管军中事务,还希望得到朝廷的旌节(旌节:唐代指节度使专制军事。旌指掌管奖赏之事,节专管生杀之事)。并且暗中招引李怀光的将领达奚小俊为外援。
德宗闻讯大怒,于是对李泌说:“如果蒲、陕联合进攻朝廷,会难以应付。而且,达奚抱晖占据了陕州之地,将会中断水路交通,朕思来想去,也只有你能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不得不麻烦你走一趟了。”初八日,德宗任命李泌为陕虢都防御水路运使,并准备让神策军送他前往。
德宗问他:“你需要多少人马?”李泌回答说:“陕州城三面皆悬崖绝壁,如果要攻打的话,不知要打到何年何月,我心中自有良策,一个人就可以了。”德宗说:“你单枪匹马怎么个去法?”
李泌回答说:“陕州城的百姓并非历来违抗朝廷,这次只是由于达奚抱晖从中作恶的原因。如果以重兵压境,达奚抱晖必定会固守营垒。现在我单枪匹马到陕州近郊,达奚抱晖一定也不会派大军前来,若派一个小卒来,未必不会反被我所利用。况且现在河东军全都驻扎安邑。马燧将军已回到了朝廷。希望陛下下令马燧与我同行,一起离开长安,这样就会使达奚抱晖因为畏惧河东军而不敢轻易采取行动,这也算是一种声势吧。”
德宗说:“话虽如此,但目前朕准备重用你,我宁可失陕州也不愿失去你,还是另换其他人前往吧。”李泌说:“其他人必定难以进入陕州。现在是事发初期人心尚未安定,所以我能出其不意取胜。其他人会犹豫不决,不敢前往,等到达奚抱晖大计定下之后,那就再不能前去了。”德宗无奈,只好同意李泌前往。
李泌见到陕州派来上奏的官员以及正在长安的将领与官吏,就对他们说:“皇上因陕、虢两州闹饥荒,所以让我出任水路转运使而不是节度使,只是打算让我监督江、淮两地的粮运情况,以便尽快赈救饥荒而已。陕州行营在夏县,如果达奚抱晖可以任用,那么应让他率领军队前来立下功劳,这样一来朝廷就会赐给他节度使的旌旗了。”达奚抱晖的探子听到后立即飞马奔回营中,告诉了达奚抱晖,他听后大喜,也就安下了心来。李泌把这件事告诉了德宗,并说:“如果给陕虢士兵粮食,让达奚抱晖得到旌旗,那么他必定不会加害我了。”德宗同意了。十五日,李泌与马燧前来辞别德宗。十七日,德宗下诏加封李泌为陕虢观察使。
李泌出了潼关以后,远远望见前方有一队军马在等候他。原来是鄜坊(今陕西富县)节度使唐朝臣接到德宗的秘密诏令,奉命送李泌去陕州。李泌说:“我辞别皇上时,皇上准许我见机行事,此事一个人也不许跟随我!如果有人跟随我,就不能顺利进入陕州了。”唐朝臣因为有秘诏在身,不敢轻易离去,因此李泌写了一个纸条让他交给德宗,才将他打发回去复命。随后,李泌辞别马燧,一人骑马疾驰向陕州而去。
在李泌的斡旋下,达奚抱晖看到军队已经恢复了稳定,自己的威信又不够,根本无力与朝廷抵抗,权衡之下,为了保全一家老小的性命,只得听从了李泌的建议,连夜跑掉,不知所终。
李泌论政
德宗贞元三年,成功平叛淮西军叛乱后,李泌入朝再次为相,并被加封为邺候。当时流传着一些对李晟、马燧的一些不利的话,于是李泌与李晟、马燧一起去见德宗。
德宗对李泌说:“我现在要任用你为宰相,但要订个条约,你千万不要利用自己的职权报仇或者报恩,对你有恩的人朕自会替你报答。”李泌回答说:“我一向奉公守法,与人为善,不同任何人结仇。李辅国、元载多次加害于我,但他们都已经自己倒台了。对我有恩的人大多已经当了大官,有的已经死了,我没有什么人可以报恩。相反,我还要和陛下订个条约。”
德宗感到很惊奇,李泌接着说:“我希望陛下不要加害那些功臣。我受陛下恩典,当然不会受害。李晟、马燧为国家立了大功,近来却有些人诬告诽谤他们,尽管陛下不会相信,但今天我当着他们的面说着些话,希望他们不要起疑心。陛下万一听信了谗言杀害了他们,那么京城的士兵、节度使都会愤怒和惋惜,人心会因此动摇,恐怕象上次朱泚那样的兵变会再次发生!臣下受君主的赏识与信任,已经够信运的了,还谈什么官职呢?我在灵武时,没有担任任何官职,但是先帝和朝臣们都肯接受我的指点。陛下任命李怀光的时候,李怀光就因为这些流言而最终反叛了朝廷。如今李晟、马燧已经很富贵了,如果陛下能坦诚以待,让他们自保官爵,没有疑虑,在国家又战事时出征讨伐,安定时入朝拜见陛下,有什么快乐能和这些相比呢?这样天下就会永远太平无事!”
德宗听后,大为感动:“朕开始听你的话的时候,不知道你在说些什么,等到听了你的分析之,才明白这就是安邦定国的大计啊!朕会牢牢的记住你的话,对他们会和你一样的进行保护。”李晟、马燧听完这番话后,痛哭流涕的向德宗表示感谢。
李泌论相
德宗贞元四年,李泌已经是年老多病了,准备请辞归隐。便请求德宗再任命一位宰相代替他的位置。
德宗说:“我也知道你的年龄大了,身体不好,再让你担任宰相,你的身体很难承受。但是现在我身边没有合适的人选,只能暂时烦劳你了。”李泌无奈,只得接受。随后德宗与李泌开始谈论自己继位以来的每个宰相。
德宗说:“有人说卢杞心术不正,是奸邪小人,但我觉得不是这样的。这个人虽然相貌非常丑陋,但是我觉得他诚实而且清正,强悍而且耿直,是一个很好的宰相。” 李泌说:“大家都说卢杞奸诈,只有陛下全然不知,这正是卢杞堪称邪恶的高明之处啊!如果陛下察觉到了他的邪恶,那么还会发生建中年间的叛乱吗?卢杞为人心胸狭窄,为了私人恩怨杀害杨炎,并时时排挤严真卿,激怒李怀光,致使他背叛朝廷。后来全靠陛下果断英明,将他处罪流放,全天下的人都拍手称快,不然的话,怎么能够平定战乱呢?”
德宗回答说:“杨炎把我当小孩子一样看待,每次商议事情,我同意他的意见他就高兴,不同意就怒气冲天的要求辞去相位,我认为他跟本不愿意跟我谈论政务。因此,我跟他互相不能忍受,并非卢杞从中作梗。至于建中年间的叛乱,术士事先建议修筑奉天城,可见天意如此,而不是卢杞造成的。”
李泌说:“关于天命,人人都可以议论它,唯独君王和宰相除外,因为君王和宰相是命运的主宰。如果谈论命运,那么礼、乐、刑、政就没有任何意义了。纣王曾说过:‘上天要我如此’,这正是商朝灭亡的原因!”
德宗说:“我喜欢与别人比较治国的经验。崔佑甫性情急躁狭隘,我问他政务,他总是语无伦次,我知道他这个短处,就时时替他遮掩。杨炎论事,虽有可以采纳的建议,但是他的态度总是很傲慢,一旦我责问他,他就勃然大怒,丝毫不顾君臣之礼。所以一见到杨炎我就生气,其余的人也害怕他,不敢说话。卢杞为人小心谨慎,对我是言听计从,加上他没有学识,不能与我反复争论。所以我在他面前有说不完的话。”
李泌说:“卢杞对陛下的话无不听从,难道就是忠臣吗?‘我说的话至高无上,无人敢违背。’这正是孔子所说的‘一句话讲出来可以使国家灭亡’的意思!”
德宗说:“只有你与他们三人不同。我讲的正确,你就喜形于色,不正确就愁云满布。虽然有时你说的话也很刺耳,但仔细想来,凡是事前听你的忠告就会政治清明,天下安定;反之就会危机四伏,引发叛乱。虽然有时你的话切中了我的要害,但是你态度温和,不像杨炎那样盛气凌人。我责问你时,你在言辞和道理上并不屈从,但又没有逞强好胜的表现,其实我的心里已经完全被你说服了,不得不听你的意见。我为拥有你这样的贤臣而感到高兴啊!”
李泌说:“陛下任用过的宰相远不指这些,为什么只评价我们四个人呢?”德宗笑着说:“其他人都不是合格的宰相!凡是宰相,就一定要负责处理行政事务。比如玄宗时的牛仙客、陈希烈,能够把他们称作宰相吗?又如肃宗代宗任用你虽然你没有宰相之名,但已经是宰相了。如果非要认为官衔达到平章事才是宰相,那么,王武俊这一类人便都是宰相了。”说完之后,君臣二人同时大笑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