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佳句赏析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一个王朝,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灿烂,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的高峰。在这一时期,我国古典诗歌发展到鼎盛,唐诗发展成为唐朝最有代表性的文化表现形式。这一时期,名诗名家辈出,不少名篇千古传诵,清代康熙年间编著的《全唐诗》“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也就是说,今天我们依然能读到唐朝近五万首诗歌,其作者达二千二百多人。历史告诉我们,文化的生命力是永恒的,一个社会的文化也往往能够折射出这个时代的特点。今天让我们通过品读唐诗,领略大唐的盛世与繁华。
一、唐诗里的治世
说到唐诗,先要说的是唐太宗李世民,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造诣很高的文学家。《全唐诗》这样介绍唐太宗:“诗笔草隶卓越千古,有唐三百年风雅(指诗歌)之盛,帝实有以启之焉。”这句话既肯定了他在文学创作上的造诣,也高度评价了他在唐代诗歌发展中所起的推动作用。唐太宗李世民可以说是初唐时期唐诗的杰出代表之一,他一生所著诗篇很多,《全唐诗》就收录了其诗作八十多篇,《春日望海》是描写他的政治情怀的一首好诗:“披襟眺沧海……芝罘思汉帝,碣石想秦皇。霓裳非本意,端拱且图王。”这首诗表达出唐太宗要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历史证明,唐太宗实现了他的人生目标,在他统治期间,励精图治,减轻农民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任用贤才、虚心纳谏;改革吏治,“戒奢从简”,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唐朝经济的繁荣和国力的强盛为唐诗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读唐诗也恰恰能够了解当时的社会发展情况。诗圣杜甫的《忆昔》,就让我们领略到唐朝开元年间的盛世繁华:“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这首诗写出了开元年间的繁荣富庶,百姓安乐。
唐玄宗统治前期,励精图治,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此时的唐朝国泰民安,很多诗人游历祖国大好河山,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冯至先生在《杜甫传》中写道:“唐代知识分子不囿于书斋生活,读书之外喜好游历天下。特别是盛唐时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已然成为时尚”。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杜甫在不羁的漫游中目睹了五岳之首泰山的雄浑壮丽,写成了名篇《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也喜好游历,写出很多千古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写出了诗人对朋友的赤子心肠;“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抒发的是诗人意气风发、积极乐观的豪迈气概。
二、唐诗里的登科
科举制度自隋朝诞生以来,发展到唐朝,历经完善,到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以诗赋取士已蔚然成风。在这一背景下,更多文人用功读书,研究诗赋创作,作为仕进的敲门砖,我们所熟知的很多唐朝的文学家都是进士出身。
唐代诗人孟郊曾经将自己在科举考试中屡次受挫失意的心情用诗歌表达出来:“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再下第》)后来终于登榜,又写下一首《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表达出诗人进士及第后那种春风得意的愉悦心情。可见,当时的文人不仅重视科举,更善于用诗表达自己的心境。
我们熟知的唐朝诗人贺知章“少以文辞知名,工草隶书。进士及第。”(《新唐书·贺知章传》);陈子昂屡试不中,后来终于睿宗文明元年(684年)高中进士;盛唐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在年近不惑时中进士;山水田园派诗人王维“九岁知属辞(撰写诗文)……开元十九年状元及第。”(《旧唐书·王维传》),还有韩愈、白居易、刘禹锡、柳宗元等等也都是进士出身。进士考诗赋,在唐代社会营造了重视诗赋的氛围,由此形成推崇诗歌的社会风气,从而又推动唐诗的发展繁荣。
三、唐诗里的创新精神
唐朝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发展,唐朝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本着一视同仁的原则,唐太宗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唐太宗这种一视华夷的民族政策一直影响到其后继者,这有力地促进了各民族人民之间的融合,各族人民在交往中实现了文化的交流;同时唐朝统治者对待外来文化采取开明的态度,当时对外交往很活跃,唐人在与亚洲,非洲,乃至欧洲的交往过程中,既向国际传播了唐朝的文化,又有利于学习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文化。开放的社会环境孕育的唐诗,表达出积极达观的人生态度,并且还追新求变,充满了创新精神。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表现了刘禹锡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胸怀;“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写出了李白对诗歌的见解:写文章应纯美自然,反对装饰雕琢;白居易也通过“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表达自己对于文学创作的见解,写文章应该贴近现实,贴近事实,把握时代的脉搏。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发展的不竭动力,以善于创新的唐朝诗人为代表的唐朝人不仅在文学创作上创新,他们在其他领域也颇有建树,比如唐朝的农民制成曲辕犁和筒车,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唐朝工匠发明的绚丽多姿的唐三彩更是世界艺术珍品,远销海外,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
四、以史为鉴,追求卓越
诗圣杜甫见证了唐朝的由盛转衰,他通过“三吏”“三别”等有代表性的诗歌来反映那个复杂动荡的年代,到唐朝中后期,唐王朝的鼎盛期已经过去,但是,唐朝的诗歌创作并没有因此停滞不前,反而先后出现了一批风格迥异,各有特点的诗人,比如我们熟知的韩愈、柳宗元、白居易、刘禹锡、李商隐、温庭筠等等。这些诗人从不同的角度作诗来记录唐朝走向衰落的危机和百姓的苦难,其艺术思想更是熠熠生辉,对后世影响也极为深远。
唐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悠悠千载,韵律无穷,今天我们在品读唐诗魅力的同时,更能领略到生活在盛世唐朝的中国人的民族骄傲。在深化改革的新时代,我们中华民族只有不断创新,锐意进取,追求卓越,才会让我们的民族更加优秀,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昌盛!
【版权说明】本文作者孙风,图片、视频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