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佳句赏析

唐哀帝——李柷
1、——哀帝李柷原名祚,哀帝唐朝末代帝。
唐哀帝李柷(892年9月27日-908年3月26日),原名李祚,唐昭宗李晔第九子,唐朝末代皇帝(904年-907年在位)。

2、——天祐昭宗遇害后,假诏拥立柷即位。
乾宁四年(897年),封辉王。天复三年(903年),授任开府仪同三司、充诸道兵马元帅。天祐元年(904年),唐昭宗遇害后,蒋玄晖假传遗诏拥立李柷即位。在位期间,并无实权,一切政事由朱全忠决策。

3、——在位三年后被废,次年被杀葬温陵。
李柷在位三年后被废,次年被鸩杀,葬于温陵,终年十七岁。后唐明宗李嗣源追谥其为“昭宣光烈孝皇帝”,但庙号“景宗”未被采用,故后世称其“唐哀帝”或“唐昭宣帝”。

生平经历
早年经历
——出生长安宫廷里,是唐昭宗第九子。
李柷初名李祚,景福元年九月三日(892年9月27日),出生在长安宫廷里,是唐昭宗第九子。乾宁四年(897年),受封辉王。天复三年(903年)二月,官拜开府仪同三司、充诸道兵马元帅。

继承帝位
——全忠遣人杀昭宗,假传圣旨立李柷。
天祐元年(904年)八月,朱全忠遣亲信蒋玄晖等人赶赴洛阳杀死了唐昭宗(是年三月朱全忠胁迫昭宗迁往洛阳)及其昭仪妃李渐荣、河东夫人裴贞一。次日蒋玄晖假传圣旨,立辉王李祚为皇太子,改名李柷。中午时分,又由宰相柳璨、独孤损矫宣皇太后令,皇太子可于昭宗柩前即皇帝位。是日,年仅十三岁的李祝登上皇位,是为唐哀帝。

朱氏自封
——加授相国封魏王,九五之尊一步遥。
紧接着,哀帝就将已为梁王的朱全忠加授相国,总百揆,又进封魏王,所担任的诸道兵马元帅、太尉、中书令、宣武、宣义、天平、护国等军节度观察处置等使的职务照旧,“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赞拜不名,兼备九锡之命”,基本上超过了汉初相国萧何和汉末丞相曹操。朱全忠的身份是自两汉以来权臣篡位的重现,其地位距离九五之尊已经只有一步之遥了。

白马之变
1、——衣冠之流三十人,集中白马全部杀。
天祐二年(905年)六月,朱全忠在亲信李振和柳璨的鼓动下,将裴枢、独孤损、崔远等朝廷衣冠之流三十多人,集中到黄河边的白马驿全部杀死,投尸于河,制造了惊人的“白马之变”。

2、——太常廷范马分尸,同伙赐死者若干。
天祐二年(905年)十二月,朱全忠因宣徽副使蒋殷、赵殷衡诬告蒋玄晖“私侍积善宫(何太后居所),又与柳璨、张廷范为盟誓,求兴唐祚”,处死了蒋玄晖,又密令蒋殷、赵殷衡在积善宫缢死何太后,并迫哀帝下诏称何太后是因秽乱宫闱而自杀谢罪,追废为庶人,以太后丧废朝三日,并以太后丧及宫闱丑闻故废除新年郊礼。不久,柳璨被贬赐死,其弟兄也被全部处死。太常卿张廷范被五马分尸,其同伙被除名赐死者若干。朱全忠已是生杀予夺,大权在握了。

被迫让位
——皇位禅让朱全忠,盛极唐朝就此亡。
天祐四年(907年)三月,哀帝被时为天下兵马元帅、梁王的朱全忠及其亲信逼迫,把皇位“禅让”给了朱全忠,于是盛极一时的唐王朝就此灭亡。

惨遭鸩亡
1、——派人曹州毒死柷,死后谥号哀皇帝。
唐哀帝“禅位”以后,先被降为济阴王,迁于开封以北的曹州(今山东菏泽),被安置在朱全忠亲信氏叔琮的宅第。但由于当时太原李克用、凤翔李茂贞、西川王建等仍奉哀帝,废帝的存在使得朱全忠不安,于是在天祐五年(后梁开平二年,908年)二月二十一日,朱温派人赶到曹州毒死李柷。其死后谥号为哀皇帝,以王礼葬于济阴县定陶乡(今山东菏泽定陶县)。

2、——庙号景宗未采用,后称李柷唐哀帝。
后唐明宗李嗣源追谥他为昭宣光烈孝皇帝,但因其系篡国者朱温所立且父母也被朱温所杀并最终亡国,在后唐群臣议论下,庙号景宗未被采用,故后世称李柷为“唐哀帝”或“唐昭宣帝”。

为政举措
1、——哀帝当国无实权,一切政事全忠决。
李柷即位时,年仅十三岁,未改元,仍沿用唐昭宗李晔的年号“天佑(古作天祐)”,使用时间:904年9月27日—907年5月12日。唐哀帝当国,并无实权,一切政事由朱全忠决策。在位期间,其实没有下达过任何实际的政令。那些以他的名义下达的制敕,其实都是按照朱全忠的意思办理,所谓“时政出贼臣,哀帝不能制”。

2、——本意主张两件事,全忠反对没成功。
唐哀帝在位期间,对其有利或者说其本意主张的两件事,但都没有成功。一件事是天祐二年(905年)九月以宫内出旨的名义加封他的乳母为昭仪和郡夫人。其中乳母杨氏赐号昭仪,乳母王氏封郡夫人,另外一个也姓王的乳母在昭宗时已封郡夫人,也打算准杨氏例改封为昭仪。

3、——当今局势宜求旧,望赐杨氏安圣君。
此举被宰相提出异议,他们认为:“乳母自古无封夫人赐内职的先例。后来因循此例,实在是有违典制。当年汉顺帝封乳母宋氏为山阳君、安帝乳母王氏为野王君时,朝廷上就议论纷纷。臣等商量,当今局势下礼宜求旧,望赐杨氏为安圣君,王氏为福圣君,第二王氏为康圣君。”哀帝也只好依从。

4、——主持官员很恐惧,借口改期不了之。
另外一件是天祐二年(905年)十一月,哀帝准备在十九日亲祠圜丘(祭天)的事。当时各衙门已经做好了举行礼仪的各项准备,宰相也已下南郊坛熟悉有关仪式。可是,朱全忠听到后很不高兴,认为举行郊天之礼是有意延长大唐国祚。有关主持的官员很恐惧,就借口改期使此事不了了之。

历史评价
——哀帝之时政凶族,揖让之令类山阳。
《旧唐书》史臣曰:哀帝之时,政由凶族。虽揖让之令,有类于山阳;而凌逼之权,过逾于侯景。人道浸薄,阴骘难征,然以此受终,如何延永!勋华受命,揖让告终。逆取顺守,仁道已穷。暴则短祚,义则延洪。虞宾之祸,非止一宗。《中国皇帝全传》:在位3年,就成了唐王朝的终结者,短暂一生,的确悲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