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佳句赏析
元朝初年,全真七子之一丘处机奉成吉思汗诏书到中亚去过一趟,听到当地人称中国为桃花石,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听到有人这么称呼自己。但是翻开中亚的史料,这个名称却是不绝于书。现在一般都以为我们是陶瓷国,却没有想到我们还有这么一个浪漫的称呼。
关于这个名字的来历,史学专家做过多种解释,其中最有说服力的是这个名字来自“拓跋”南北朝时期鲜卑拓跋一族曾经称雄一时,影响到中亚也并不奇怪,由于拓跋一词和桃花古语发音相近,所以就得了这么一个名字。
顺着历史学家这一脉络梳理下去,展开穿凿附会,胡思乱想的本领,我倒觉得拓跋一族与桃花的渊源颇深,《魏书》对拓跋一词的来历做了解释,鲜卑族谓“土”为“拓”,谓“后”为“跋”,故以“拓跋”为姓,原来拓跋的含义就是土后,而土后翻过来读就是后土, “后土生信,信生夸父。”
夸父逐日,口渴而死,他在倒下去后,他的拐杖化作一大片桃林。
如此一来,桃花石有渊源了——个人揣度,仅供一笑。
夸父虽然死了,但后人并不认为他是个失败者,陶渊明读《山海经》,写诗就感叹夸父:“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竟走,俱至虞渊下,似若无胜负。神力既殊妙,倾河焉足有? 余迹寄邓林,功竟在身后。”说夸父追太阳,都追到了太阳的老家禺谷,应该算是平手。尤其他说夸父“功竟在身后。”让后来许多人都产生共鸣,他们生前迫于时势失败,但那股精神却能激励人们一往无前。明代学者黄文焕评说此诗“寓意甚远甚大。天下忠臣义士,及身之时,事或有所不能济,而其志其功足留万古者,皆夸父之类,非俗人目论所能知也。”为夸父留下的那片桃林赋予了一层“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凛然正气。
罗贯中之所以让刘关张哥仨在桃园结义,则图的是桃身上那股凛然正气,符合哥仨“匡扶汉室”的那股气质,桃花鲜红,正好代表着三个人的一片丹心。
除了气质上的吻合,桃本身就有一股象征友情的文化底蕴,例如著名的李代桃僵故事,“桃在露井上,李树在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虽然桃树这时候还是处于被感动的地位,但树李之间那股“为朋友两肋插刀”的豪情已经隐隐出现。再比如后来的二桃杀三士的故事,晏子用两个桃送给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个勇士,让三个人互相争功,巧妙除掉。现在一般提起这个故事都佩服晏子借桃杀人计谋的完美,实际上晏子的计谋之所以能够成功,正因为这三个人是勇士,他们起先争功,最后认识到争功可耻,自刎而死的。倘若他们是无赖,早气势汹汹地找晏子算账了:“没桃给钱,让我们去买。”
刘关张这三个人义薄云天,李代桃僵那股精神自不必说,更是早超过了三个勇士的境界,而且他们不是为他人打工的“勇士”,他们仨是“创业型团队”,是要给别人赏桃子的,所以他们要在桃园里。
由于哥仨这一拜,桃园那股兄弟情义就更显厚重,到后来桃园几乎成了同生共死的代名词。为什么关羽后来地位节节高升,成为忠义的化身,到现在拜把子的人还要供他,估计跟他那张大红脸有关系,多么接近桃花啊,那股义气“真对得住这张脸。”正像清朝有人写诗所言“风袅余烟归汉鼎, 花开三月忆桃园”
所谓同生共死这种话说起来虽然热血,但做起来却并不好玩了,例如刘关张三个人最终都未尽天年,这就让桃花代表的兄弟情义说起来有些沉重,太过于严肃。到了唐朝,终于有一个仙人用他的诗句把这股浓重的情义化开了,稀释了,也让这股情义变得轻松了。这个仙人是贬谪凡间的,人称谪仙人,就是我们的天才诗人李白。那首诗黄口小儿都会背:“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汪伦因为这首诗被记在了历史上,他成了诗歌史上大家关注的一个焦点。
袁枚的《随园诗话》对此做了阐述,说这汪伦是泾川的一个豪族,家财万贯,是李白的超级粉丝。他非常想见到李白,但李白高高在山,岂能是一个土财主轻易得见的,汪伦就投其所好,给李白写信说:“先生好游乎? 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 此地有万家酒店。”美景和美酒是李白最爱,当即前往,结果发现酒店就一个,桃花更是彻底没有。汪伦却巧舌如簧解释道:“桃花是潭水的名,水长十里,故名十里桃花,酒店倒有一个,是老万他们家开的,所以名为万家酒店。”
不过李白对这虚假广告却并没有生气,因为汪伦除了好好招待外,还送偶像八匹骏马和十匹官锦,走的时候还在岸上唱歌,李白非常感动,吟唱出千古名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如果汪伦家乡真有十里桃花,李白肯定会兴致大发,在桃园里饮酒赋诗,他那篇《春夜宴桃李园序》就是在桃园和和兄弟们喝酒时的佳作,“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如果真的有桃园,李白肯定会写更多的诗送给汪伦,想想看汪伦真的应该种一片桃园,那他就为中国文学史做了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