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句网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成语词句网 > 佳句赏析 > 苏秦是如何说服老奸巨猾的六国君主,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奉上相印?

苏秦是如何说服老奸巨猾的六国君主,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奉上相印?

作者:成语词句网日期:

返回目录:佳句赏析

苏秦是如何说服老奸巨猾的六国君主,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奉上相印?

大秦帝国之崛起》苏秦剧照

我们常说说很多人无法说服,说他们冥顽不灵、固执己见……,虽有一定道理,但为什么形形色色地推销各类保健品的“专员”们,能将老年人们“忽悠”的对媒体曝光种种猫腻,儿女家人苦口婆心的劝说置若罔闻?为什么我们面对固执的人,总是无可奈何,眼睁睁地看着他/她上当受骗,掉进陷阱?看看战国时期纵横学派的代表人物苏秦如何游说六国,大获成功的故事,或许会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初出茅庐的苏秦曾碰壁无数

一说起苏秦,或许大家首先会想到的,是他游说六国成功后,佩戴六国相印,一呼百诺、威风凛凛的影像!

苏秦是如何说服老奸巨猾的六国君主,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奉上相印?

其实,象很多创业者一样,苏秦初出茅庐时,曾经多处碰壁。他虽有“海归”背景:“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但在外游历数年后,却穷困潦倒的返回家中。遭到家人的鄙视。

苏秦是如何说服老奸巨猾的六国君主,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奉上相印?

于是,苏秦再次发奋读书(颇类今日屡见不鲜的大学毕业后,再去高职进修的现象)。著名的“锥刺股”故事,就发生在此时。

苏秦是如何说服老奸巨猾的六国君主,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奉上相印?

自认为学业有成的苏秦,首先想到的是报效母国。于是,他兴冲冲地去游说周显王(又称周显圣王、周显声王,姬扁)。结果因周显王君臣熟知这枚“土鳖”不堪的过往;加之东周公司前景黯淡,周显王君臣自感无力扭亏为盈,索性苟且度日,对富国强兵之术不感兴趣。空怀爱国热忱的苏秦碰了一个大钉子。

好在苏秦是一个“不到黄河心不死”的人。他迅速调整了自己的求职方向,秦国成为苏秦求职的第二候选对象。苏秦风尘仆仆前往秦国,游说秦惠王(又称秦惠文王,嬴驷)道:“秦四塞之国,此天府也。以秦士民之众,兵法之教,可以吞天下,称帝而治。”结果秦惠王冷淡淡地撂了句“毛羽未成,不可以高蜚;文理未明,不可以并兼”,就把苏秦打发了。

苏秦是如何说服老奸巨猾的六国君主,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奉上相印?

秦惠文王剧照

秦国不拘一格拔擢人才,史有盛誉:此前有百里奚、商鞅等,秦惠文王还重用魏人公孙衍、张仪等;秦惠文王也不是混吃等死的昏君,他有兼并天下的雄心抱负:他在位时,北扫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於。

那么,秦惠文王为何冷遇苏秦呢?原来,苏秦此时来秦,时机不对:秦惠文王刚诛杀商鞅,正忙于协调秦国内部各方势力,巩固统治地位,暂时无暇外顾;商鞅之事,也使得秦国统治者对外来者,天然抱有反感怀疑心理。故苏秦遭受冷遇,实属自寻难堪!此外,苏秦只有称霸、统一的大纲,缺乏实际谋略,或难免让秦惠文王视其为混吃混喝骗取名利的江湖骗子了。

不过,秦国对他的冷遇,也激起苏秦的豪气,誓与秦不两立!六国“合纵”抗秦的谋略,或即此时萌生。

苏秦灰溜溜地离开秦国,前往赵国。赵肃侯的弟弟奉阳君赵成为相,执掌朝政。他素来憎恶辩士,苏秦还未阐述自己的宏图大计,就被下了逐客令。

二、游说燕、赵、韩、魏、齐、楚,“合纵”成功

苏秦是如何说服老奸巨猾的六国君主,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奉上相印?

(一)游说燕国

接连碰壁的苏秦并不气馁。他又来到燕国。滞留一年多后,才被燕文侯召见。

他先盛赞燕国“地方二千余里,带甲数十万”,物产丰饶,可谓天府之国。不过,燕国国家战略严重失误:“秦之攻燕也,战于千里之外;赵之攻燕也,战于百里之内。夫不忧百里之患而重千里之外,计无过于此者。”对燕国而言,外部最大的威胁,不是秦国,而是赵国!“与赵从亲,天下为一,则燕国必无患矣。”

燕文侯赞同苏秦之说,“资苏秦车马金帛”,苏秦掘得了人生第一桶金!

(二)游说赵国

首战告捷、获得丰厚风投的苏秦再次来到赵国。恰巧厌恶他的奉阳君已死;况且,苏秦的身份已今非昔比。赵肃侯接见苏秦。苏秦指出:当今,山东六国,莫强于赵;令秦畏惧的国家,亦莫如赵。六国合力,并力攻秦,秦必破。赵国称霸,易如反掌!

赵肃侯深受触动,也对苏秦描述的六国合纵抗秦,极利赵国称霸的愿景,深感兴趣,于是重赐苏秦,“以约诸侯”。

(三)游说韩国

苏秦马不停蹄地来到韩国,以利激、诱韩宣王:“地方九百余里,带甲数十万,天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韩卒勇猛,一人当百,“以韩之劲与大王之贤,西面事秦,羞社稷,为天下笑”。向秦国贿赂、割地,求一时平安,非长久之计。“大王之地有尽,而秦之求无已”。宁为鸡口,无为牛后!唯有与其他五国合纵抗秦,才是韩国唯一生存之道!韩王“勃然作色,攘臂瞋目,按剑仰天太息”,决意听从苏秦的建议。

苏秦是如何说服老奸巨猾的六国君主,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奉上相印?

老实人很可怕的

(四)游说魏国

苏秦接着来到魏国,游说魏襄王:魏地域广阔,山河险峻,兵精粮足,“魏,天下之强国也;王,天下之贤王也。”却为求一时苟安,割地事秦,得不偿失,“六国从亲,专心并力壹意,则必无强秦之患。”魏襄王信誓旦旦地表示,愿与他国合纵抗秦。

(五)游说齐国

苏秦又至齐国,游说齐宣王:“齐地方二千余里,带甲数十万,粟如丘山。以大王之贤与齐之强,天下莫能当。”苏秦接着分析:齐与韩、魏不同:韩、魏与秦接壤,争战频繁,故畏秦;齐与秦悬隔遥远,却服事秦国,实在是不智!齐宣王表示赞同,“敬以国从”。

苏秦是如何说服老奸巨猾的六国君主,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奉上相印?

《钟无艳》(2001)梅艳芳饰演齐宣王剧照

(六)游说楚国

苏秦又游说楚威王道:“楚,天下之强国也;王,天下之贤王也。地方五千余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资也。夫以楚之强与王之贤,天下莫能当也。”秦国最大外患,就是楚国!六国合纵,最大受益者是楚国;六国连横,最大受益者是秦国:“从亲则诸侯割地以事楚,衡合则楚割地以事秦”。孰轻孰重,楚威王自然掂量的清楚,于是表示愿与五国合纵抗秦。

至此,合纵抗秦大业宣告完成。苏秦为从约长,并相六国。他衣锦还乡时,得到周显王君臣和家人的盛情招待。成语“前倨后恭”即源出于此。

文史君说

回到最初的问题:成年人真的冥顽不灵,无法说服吗?苏秦的经历告诉我们:没有任何人,即便是老奸巨猾的六国统治者,也可以被说服!说服的时机、方式、技巧很关键!

苏秦最终虽事业有成,但最初也有败走麦城的不光彩记录!他游说周显王失败,显然源于他对母国的国力,对母国君臣的志向,缺乏清醒的认识!他游说秦惠文王失败,是对当时秦国国内政治形势、秦惠文王的心理缺乏清醒的判断!笼统、模糊的统一天下的方案,使秦惠文王对他产生疑虑,视其为夸夸其谈、好高骛远之徒,也在情理之中。

汲取前两次游说失败的教训,苏秦游说更注重实效,有的放矢,循序渐进。他首先游说六国中国力最弱的燕国,而不是齐、楚等大国、强国。因为,只有弱者,才会更希望和平,避免战争。燕赵同盟,免除赵国对燕国的威胁,是其时燕国最大国家利益所在。这也是苏秦合纵六国,燕国最先响应的主要原因所在。赵国自恃六国中国力最强,六国合纵亡秦,也是赵国迅速登上霸主宝座的捷径,故赵国随之响应。韩、魏与秦接壤,屡战屡败,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又要防范赵、楚,东西受气,苦不堪言!自然对合纵抗秦,大声点赞。齐、楚虽大虽强,既不满秦国独霸,又担心韩、赵、魏与秦沆瀣一气。苏秦的合纵战略,也实现了他们各自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故齐、楚也予以响应,六国合纵之势形成。

苏秦不仅以利诱六国君主,还为六国设计出具体的合纵抗秦方案:“秦攻楚,齐、魏各出锐师以佐之,韩绝其粮道,赵涉河漳,燕守常山之北。秦攻韩魏,则楚绝其后,齐出锐师而佐之,赵涉河漳,燕守云中。秦攻齐,则楚绝其后,韩守城皋,魏塞其道,赵涉河漳、博关,燕出锐师以佐之。秦攻燕,则赵守常山,楚军武关,齐涉勃海,韩、魏皆出锐师以佐之。秦攻赵,则韩军宜阳,楚军武关,魏军河外,齐涉清河,燕出锐师以佐之。” 一国受击,五国首尾呼应。秦即使为虎豹,恐亦难抵五国群狼之狂噬!

合纵有宏大战略理论,有具体实施方案,利害兼顾,将六国紧紧地拧成一个“利益命运共同体”。即便在老奸巨猾的六国君主看来,合纵也是实现各自国家利益最大化的最佳选择。无怪乎他们纷纷坠入苏秦彀中!借鉴苏秦的成功经验,你以为,这个世界上还有无法说服的人吗?

参考文献

1.(西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2. 吕思勉:《先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3. 杨宽:《战国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作者:浩然文史·投稿作者郛生)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文中使用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相关阅读

  • 秦惠文王时期的第一次大合纵(中)

  • 成语词句网佳句赏析
  • 魏襄王,大家好,这里是纵横家梦天,欢迎关注我的频道。上期说道,陈轸为官场失意的犀首提供了出使燕赵两国,以此来离间魏国与楚国的关系。犀首听了之后恍然大悟,连连称赞。于
关键词不能为空

诗词赏析_佳句赏析_文章阅读_美文欣赏_成语词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