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佳句赏析
在吃的方面,当今世界上恐怕没有哪个国家的人能够和中国人相比,中国人是啥都敢吃,小龙虾、螃蟹、蛇、老鼠等自然不用说,各种虫如蝉蛹、蝎子、蚂蚁甚至蛆、蟑螂、蝗虫、蚂蟥等那也成为了我们的盘中餐,而且中国人特别会吃,生吃、油炸着吃、煮着吃、凉拌着吃、混合着吃等等,不下十多种吃法,而且每种吃法的风味都各不同,再加上地方的特色,确实令人回味无穷,是人间美味。现在,全世界哪里闹鱼灾、蟹灾、虫灾,大家想到的解决办法第一个就是中国人,如果把中国人开过去或者卖给中国人,不但能够发笔大横财,挣一笔丰厚的外汇,而且能够解决当前的灾难,甚至有可能让这种动物成为濒危物种。所以,在中国,现在没有列入保护的物种恐怕是很少了,原因就是中国人会吃、敢吃、会想办法弄着吃,最典型的例子,中国人如果不吃小龙虾,那中国现在面临的灾难不知道有多大,因为小龙虾的繁殖速度实在太快,而且破坏性实在太大,但好在中国人特别喜欢吃,所以,现在的小龙虾都要人工喂养才行,因为野生的实在太少了。另外,自古以来可以说人类面对的最大蝗虫灾在近年来也很少听说了,为什么?因为中国人喜欢吃,现在中国人吃蝗虫和吃小龙虾那是好有一比,成为各餐馆最吸引人的美食之一了,而且在中国人的带动下,许多国家的人也开始把蝗虫当美食了,所以,现在要吃蝗虫也要人工喂养才行,因为野生的蝗虫也已经很少了。
中国人为什么这么会吃、敢吃?其实还真要感谢历史上的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唐太宗李世民。据《贞观政要》的记载: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duō)数枚而咒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自是蝗不复成灾。把这段文字翻译成现在的白话就是:贞观二年,京城长安大旱,蝗虫四起。唐太宗进入园子看粮食(损失情况),看到有蝗虫(在禾苗上面),捉了几只诅咒道:“百姓把粮食当作身家性命,而你吃了它,这对百姓有害。百姓有罪,那些罪过全部在我(身上),你如果真的有灵的话,你就吃我的心吧,不要再害百姓了。”将要吞下去。周围的人忙劝道:"恐怕吃了要生病的!不能吃啊!”太宗说道:“我真希望它把给百姓的灾难移给我一个人!为什么要逃避疾病呢?”(说完)马上就把它吞了。从此蝗虫不再成灾。
当然,唐太宗李世民吃蝗虫有作秀之嫌,因为蝗虫在当时对农作物的危害实在太大,如果不及时消灭蝗灾,那不但对老百姓的生活有影响,甚至有可能影响国家的稳定,毕竟,无论一个国家有多发达,粮食那是根本,没有粮食,一切都免谈。所以,唐太宗李世民吃蝗虫具有很深远的意义,至少表达了这样几层意思:
一是重视治理蝗灾,关心百姓疾苦。作为最高统治者,对于治理蝗灾都如此重视,那各级官员必须高度重视,而且不能只表现在口头上,要拿出具体的措施用实际行动来消除蝗灾,即使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坚决去消除蝗灾,正是唐太宗李世民的以身作则,蝗虫从此不再成灾就是证明。
二是找到了解决虫灾的最好办法那就是吃掉它。对于各种动物带来的灾难,最好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发动人民群众都来吃掉它,这样,既能彻底消除灾难,又能解决食物问题,一举二得。其实,中国人吃蝗虫并非从现在开始,而是从唐太宗李世民就开始了。现在,对于外来物种的侵害,专家的观点从来都是吃掉它,这其实也是从唐太宗李世民吃蝗虫受到的启发,当然现在的专家还有科学依据了。
三是告诉我们虫子是可以吃的。其实,关于昆虫可不可以吃,中国人也是有一个过程的,最开始中国人还是不吃昆虫的,但是,唐太宗李世民身体力行告诉我们,昆虫和其它动物一样都是可以吃的,不但可以吃,而且味道还很不错,营养价值还很高,因为这些昆虫吃的是农作物等植物甚至包括动物,而这些农作物和动物本来就是人类的食材,现在,这些昆虫吃的是人类的食材,那它们当然可以吃。
正是由于唐太宗李世民以皇帝的身份带头吃昆虫,那天下老百姓自然就不怕了,既不怕掉身份,也不怕有伤害,因为皇帝都在吃,那我们怎么就不能吃呢?既然蝗虫能够吃,那其它昆虫或其他动物是不是也能够吃呢?再加上现在的科学日益发达,这些过去不敢吃的动物含有什么营养成份,如何去掉有毒的部分,如果加工才最有营养和最安全等等,都研究透了,所以中国人越来越敢吃了。而这一切的源头恐怕还是要算到李世民的头上。
所以,中国人什么都敢吃还真要感谢唐太宗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