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句网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成语词句网 > 佳句赏析 > 遥念天际一悲鸿——《吞吐大荒:徐悲鸿寻踪》读后有感

遥念天际一悲鸿——《吞吐大荒:徐悲鸿寻踪》读后有感

作者:成语词句网日期:

返回目录:佳句赏析

遥念天际一悲鸿——《吞吐大荒:徐悲鸿寻踪》读后有感

翻开最权威的辞典。一代巨匠,静静地躺在《辞海》2247页:“徐悲鸿(1895-1953),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画家、美术教育家。江苏宜兴人。少时刻苦学画,后赴法国留学。曾携中国近代绘画作品赴法、德、比、意及苏联展览……”

理性、简约、凝重、冷静的事实陈述。能在《辞海》占有一席之地,自然是一种人生辉煌,尽管这只言片语无法概括这位艺术大师的一生。

它们却如同指示牌,引导人们靠近他。

两次阅读这本《吞吐大荒:徐悲鸿寻踪》,当我合上书,闭上眼睛,眼前总是悲鸿那富有艺术家气质的眼睛,它细长、上挑、明亮、深邃;总是难忘悲鸿那匹奔驰的骏马,它洒脱、飘逸、清俊、高洁。真是人似画,画如人——让人永远难以忘却、心潮澎湃又无比真实的徐悲鸿。

如今,他的名字对我们来说依然那么熟悉,却又那么陌生。悲鸿在哪里?悲鸿是否已经离我们远去?翻阅《吞吐大荒:徐悲鸿寻踪》,沿着作者傅宁军的文字,我努力寻找徐悲鸿留下的一切,追寻他生命的足迹、艺术的足迹。其实,悲鸿仿佛仍在我们的身边,悲鸿似乎就在我们的心里。

作者写作此书负载的历史使命感是真切而又沉重的。在今天,在这样一个浮躁繁嚣的时代追寻徐悲鸿似乎有些不合时宜,而现实将会证实作者苦心孤诣的价值。图书的勒口上印有这样一句话:“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这个民族的文化复兴,而要复兴民族文化,就不能不去寻找历史上的那些先贤们。”是的,当前,如若国人依然沉浸于眼前五光十色的泡沫文化,对过去怀抱虚无主义的态度,不主动自省,不主动继承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就很难站稳脚跟面临新的挑战,更无从去谈完成民族复兴、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历史使命。我想,当作者看着那位熟悉北京地形却对徐悲鸿纪念馆惘然不知的司机时,他的内心一定百感交集。

徐悲鸿,这位上个世纪集中西文化精髓于一身的艺术巨子,带给我们这个民族和世界的沉思说不完也道不尽,他的艺术理念对民族文化长久地产生着影响。他不是那种象牙塔里的画家,他的艺术、他的作品早已深深地留在民族的印象里,让人感到那么亲切,那么熟悉。

这本书,以前所未有全面视角,多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徐悲鸿的内心世界和艺术生命,作者踏访悲鸿各地足迹,遍寻与悲鸿有关知情人,搜集了许多第一手材料。作者文笔极好,看似平实质朴的文字下面蕴含着堪透纸背的笔力。此书没有刻意地褒贬任何一位历史人物,只是求真求实。书中的徐悲鸿既刚毅,又柔细;他曾被人伤害,也曾伤害过人;他在执著于艺术的同时,也曾游移于感情之间;他是一位高尚伟大的人,又是一个平凡庸琐的人。他也有缺点,有些甚至是致命的,他也有遗憾,有些一直带到坟墓里。作者高扬徐悲鸿艺术精神的同时,并没有避尊者讳,而是较为公允地记载了徐悲鸿与同时代人思想碰撞的印痕,尤其是同三位女性的情感轨迹。

徐悲鸿名满天下,但谁能说他不是饱经沧桑、一怀苦楚!读到他由于生存压力流落街头,动念自杀时,我随之亦感到生命的无助;读到他为了真心开始新的生活,不惜贴钱贴画与蒋碧薇了断时,我随之感到生命的无奈;当读到他颓然倒地竟无法写下遗嘱时,我深深感到生命的脆弱。伟大的人同时又必定是孤独的,青年时代,正因为深感孤独,他才为自己改名“悲鸿”。“悲鸿”,一只飞翔于天际的孤独鸿雁,象征着画家的生命体验和艺术感悟。如今,飞鸿已逝,他留下的雪泥鸿爪却铸就了他的永恒。

诸君,请不要问,悲鸿应该是这样么?而要问,悲鸿是这样的么?一个矛盾的,有缺憾的悲鸿才是一个真正的悲鸿,一个丰满的悲鸿,一个有血有肉有灵魂的悲鸿。只有这样的悲鸿才是打不倒、忘不掉的,只有这样的悲鸿才是值得我们去纪念与怀念的!任何涂抹在逝者身上的光环彩绘都会随着时间的洗刷而淡去,唯余“真实”能够长留人间......

相关阅读

  • 历史常识:郑成功何时收复台湾?

  • 成语词句网诗词赏析
  • 郑成功收复台湾时间,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读过书的国人大概都知道,但他什么时候收复台湾的,未必尽人皆知。《辞海》最新版“郑成功”词条中写道:“康熙元年二月一日,荷
关键词不能为空

诗词赏析_佳句赏析_文章阅读_美文欣赏_成语词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