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佳句赏析
在现在的语文课本中有这么一篇文章《桃花源记》,其实这是一首诗的序,记述一个世俗的渔人偶然进入与世外隔绝之地的奇遇记。
这件事情一般认为是虚构的,所谓“桃花源”仅仅是陶渊明心中的“理想国”,一个没有战乱,没有压迫,自给自足,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这是陶渊明这个文人心中的追求与向往,同时,这也反映了其对现实的不满。
那么,桃花源到底在哪里?
有些人可能很奇怪,不是说虚构的吗?但是,有这么一句话,“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无论真假,肯定是有原型的,那这个原型是什么呢?这就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近来有这么一种解释,这个“桃花源”其实是“坞堡”!
这是什么?咱们先介绍一下陶渊明吧,陶渊明是江西九江人,可以说是江西第一个出名的文学家了,他是东晋时期的人,这个时期原本较为荒凉贫瘠的九江一带得到极大的开发,这很大程度上是北方人带来的。
由于东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大乱,大量北方百姓南逃,原本荒凉的江西,福建等地屯住了大量北方百姓。而陶渊明的家乡九江呢?这里是接纳北方流民的重点地区,西阳郡、新蔡郡、安丰郡、松滋郡、弘农郡(大部分移民来自这里)、太原郡六郡移民来到了九江,建立村落。
这些流民所建立的村落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坞堡,这是一些豪族、宗族、乡党屯聚堡坞、据险自守的大型民间自治体。《桃花源记》里面“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也反映出“桃花源”特点:村落经过统一规划,说明是流民新建的村庄,而不是土著发展出的自然村;同时,土地集中,大家一起劳动。
这就是当时典型的北方世家大族的坞堡风格,北方流民把自己家乡的坞堡带到了南方。陶渊明在自己的家乡很可能是见到了大量这种坞堡式的北方村落,所以以此为原型写出的桃花源记。
这些人避世的原因是什么呢?很可能就是逃税,南北朝时期(尤其是南朝)这些地方大大小小的豪族掌握了相当多的资源,而朝廷对他们的掌控很有限,这也是南朝后来败亡的原因之一。
近代著名学术大家陈寅恪先生在《桃花源记旁证》中博引《水经注》、《元和郡县志》等地理著作,就认为桃花源记有记实成分,“桃花源之纪实之部分乃依据义熙十四年刘裕率师入关时戴延之等所闻见之材料而作成。”陶渊明要纪实,那自然记录的是自己家乡的事了。
但是,《桃花源记》说了“武陵人”啊,故事不是发生在武陵吗?那武陵是哪里?这个地方今天属于湖南常德(常德现在即有桃源县,又有武陵区,其中桃源县是公元963年(宋太祖乾德元年),转运使张咏根据朝廷析武陵县之政令析出来的,在实地考察之后,他建议置桃源县,当然,名称就是根据《桃花源记》来的),怎么扯到九江了?
这可能和其它民间传说有关,比如刘驎之入衡山采药。《世说新语》记载当时传说:南阳郡有一个人叫刘驎之,字子骥(就是《桃花源记》文章结尾说的那个人),喜欢游山玩水。他曾经有一次到衡山去采药,深入山中却忘了出来。他在一个山谷中看见一条溪流,溪流南岸有二座用石头修筑的圆形粮仓,一座门关着、一座门开着。此外还有“武陵石穴”的传说(武陵蛮人射鹿,误入石穴,结果发现一个豁然开朗的新世界)。
陈寅恪总结《桃花源记旁证》一文以讨论坞堡开端,推论考出“真实之桃源在弘农山谷中,而不在南方之武陵”。
甚至他还提出更有意思的一点:这里面的“秦”不是秦朝,而是苻坚建立的前秦。
为什么?文章说里面的居民“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就很矛盾了,首先,渔民和桃花源里的人能正常交流,这很奇怪,因为秦朝的语言和晋朝是不一样的(一个是上古汉语,一个偏中古汉语),而且桃花源里居民穿的衣服和外人也一样(“悉如外人”),而秦朝服饰和东晋区别也很大,显然,说他们是秦末来的,有些牵强。
但如果是前秦那就好解释了,同一个时代嘛,语言穿着当然一样。至于“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那就是在撒谎了,要避世嘛,自然说得玄幻点。
不过,现在关于桃花源所在地,反而是争论一片,云南省广南县坝美村(这个有点扯了,云南那个时候都没怎么开发,也没什么汉人去过,陶渊明更不可能去过,把这里的好风景硬和“桃花源”扯上关系也太…)、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江苏省连云港市宿城景区的船山、在河南南阳内乡县、安徽黄山黟县桃花源、江西山南景区、湖北十堰桃花源等30多处地方,甚至不长桃树的北方某地也宣布找到了“桃花源”…
这就十分尴尬了。
作者:云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