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佳句赏析
众所周知,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主张,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被尊称为“亚圣”,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致力于改变礼崩乐坏的现状,因而不断游说于诸侯,见过不少诸侯王。在《资治通鉴》中,关于孟子见魏王的记载有两处:一处见魏惠王,一处见魏襄王。孟子前后见过魏惠王父子,到底都说了啥?《资治通鉴》记载孟子见魏王,其深层的意思是什么?
公元前336年,孟子求见魏惠王,惠王见面就问道:“叟,不远千里而来,亦有以利吾国乎? ”
(“叟”是老先生的意思,可见此时的孟子应该是上了年纪的人,《资治通鉴》把此次见面放在公元前336年处,当时孟子还不到四十岁,称不上叟。因而,《资治通鉴》在此处恐怕有误,合理的时间应该是公元前320年。但为了便于阅读《资治通鉴》我们对此类时间问题不做改动)
孟子说:“君主您何必张口就要利益,有了仁义就足够了!如果君主光说为国谋利益,大夫光说为家谋利益,士民百姓所说的也是如何让自身得到利益,上上下下都追逐利益,那么国家就危险了。只有仁爱的人不会抛弃他的亲人,忠义的人不会把国君放到脑后。”魏惠王点头说:“对。”
孟子曰:“君何必曰利,仁义而已矣!君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曰:“善。”
公元前319年,魏惠王去世,其子即位为魏襄王。孟子前去拜见他,离开后对别人说:“襄王的样子就不像一个君主,和他接触也无法产生敬畏之感。他猛然问我:‘天下怎样才能安定?’我回答说:‘统一才能安定。’他又问:‘谁能统一?’回答:‘不滥杀人的人能统一。’‘谁愿意让他统一呢?’我回答说:‘天下的百姓都愿意。大王您知道禾苗吧,七八月间遇上大旱,禾苗都干枯萎靡。这时天上乌云密布,大雨滂沱,禾苗就生机勃勃,一片葱郁。这样的势头,谁能阻挡!’”
魏惠王薨,子襄王立。孟子入见而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勃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
以上两处就是《资治通鉴》关于孟子见魏惠王和魏襄王时的对话记载。通过看史料,我们已经明白孟子见魏惠王父子时都说了啥,本文主要想与大家聊聊的是,《资治通鉴》记载孟子见魏王,有何深层意思?
以下两点,是我在读通鉴时之浅见,与诸位分享,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魏国落败已成定局
魏国从魏文侯起成为诸侯国,实力雄厚独霸一方,经魏武侯一直到魏惠王前期,魏国仍然是一方大国强国,但在魏惠王后期,魏国迅速落败,根本原因是什么?
许多可能会说,魏国的落败与桂陵大战和马陵大战有关,但在孟子看来,魏国落败的根源不在于此,而在于魏王不够贤明、不施仁政,鼠目寸光只顾眼前利益。
孟子的看法有没有道理?有!就说桂陵大战与马陵大战,直接起因便在于赵、韩两国曾经得罪过魏惠王(见《韩赵两国为何错失肢解魏国的机会?》)。魏惠王不惜耗费国力对韩、赵两国进行报复,爽是爽了,但他以个人恩怨决定国家大政,岂能称得上贤明?其眼光胸襟又岂能称得上远大?另外,魏国错失孙膑与商鞅等卓越人才,实际上与魏惠王也不无关系。
2、人心思定已成为天下大势
魏襄王见到孟子,所问的问题不再是他老爹的“利”,也不是如何富国强兵逐鹿中原,而是“天下恶乎定”(天下怎样才能安定),可见魏襄王已经极度厌倦天下纷争,极其渴望过安定的生活。一国国君都如此了,何况普通百姓?
而孟子的回答——解决安定的措施是“定于一”,天下统一才能安定。孟子说这话的时候,距秦国最终统一天下,大约还有一百年的时间,但孟子能够如此回答魏襄王,一方面说明孟子的智慧和远见,另一方面也说明在当时,天下大势(思定、趋统)已经逐步明朗,甚少在像孟子这样高级人才眼里,解决天下纷争的思路已经逐步清晰。只是他们没有想到,最终统一天下的不是“不嗜杀人”者,而是虎狼之师的秦国。
(欢迎关注“至简点评”一起交流讨论 读懂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