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佳句赏析
惠施是很有谋略,在魏国受到极大挫折之际,稳定了魏王的心神,通过自己的谋略,借着赵国和楚国之手,报了被齐国打败之辱!堪称快哉!
在马陵交战的时候,魏军被齐军打得惨败!十万大军被颠覆,魏国的太子申也被杀掉了。
齐、魏战于马陵,齐大胜魏,杀太子申,覆十万之军
魏惠王心中十分的愤恨,很难咽下这口恶气。
为了能够谋划出一个对付齐国的万全之策,魏王便将惠施召入宫中。
魏惠王首先申明了自己的意思:齐国是我的仇人,而且这种仇怨,到死也是不能忘怀的。为了能够消解心中的愤恨之情,我想发动魏国所有的兵力,去攻打齐国,虽然我们的国家很小。
魏王召惠施而告之曰:“夫齐,寡人之仇也,怨之至死不忘。国虽小,吾常欲悉起兵而攻之,何如?”
当国家遭到重创之际,魏王几乎已经失去了理智,向齐国寻仇,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惠施知道魏王极为悲痛的心情,他知道,越是在这样紧急的关头,越需要冷静。否则,一着不慎,就会全盘皆输。
惠施很理智的消除了魏王的这种浮躁的心情。
惠施的言辞充满了智慧的光芒。
称霸天下的人,要善用谋略,并且否定了魏惠王的很极端的做法,那是一种心胸狭窄,并且没有谋略的做法。
臣闻之,王者得度,而霸者知计。今王所以告臣者,疏于度而远于计。
既然找到了问题的症结,那就要对症下药。
向齐国报仇,是必须的,但并不需要亲自征讨,可以借助于楚国和赵国。
方法是这样的:希望魏惠王将自己的天子的衣服脱掉,改穿诸侯的衣服,取缔天子的称号,作为诸侯去朝拜齐国,这样势必会激怒楚王。
王若欲报齐乎,则不如因变服折节而朝齐,楚王必怒矣。
大王现在要做的是,就是派遣说客,到齐国和楚国游说,就很容易就能促成他们争斗。凭借安定的楚国前去讨伐疲惫的齐国,这样齐国必定会被楚国所打败。
这其实就是大王借助楚国的力量毁坏齐国。
王游人而合其斗,则楚必伐齐。以休楚而伐罢齐,则必为楚禽矣。是王以楚毁齐也。
魏惠王听了惠施的计谋,感觉很有道理,并且按照惠施的计谋,逐步展开。
于是魏惠王差遣使者到齐国,声称愿意作为臣子朝拜齐王。
田婴并没有识破惠施的计谋,感觉魏王的实力受到极大挫折,想齐王称臣,只是为了自保,便马上表示接受。
对于田婴的做法,张丑提出了反对的意见,并且说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齐国如果没有战胜魏国,就能和魏国互相朝见,而与魏国讲和以后,就可以共同攻楚了,这样就可以取得大胜。
田婴许诺。张丑曰:“不可。战不胜魏,而得朝礼,与魏和而下楚,此可以大胜也。
但是,现在齐国已经打败了魏国,歼灭了魏国的十万大军,并且擒杀了魏国的太子申,使拥有万辆战车的魏国向我们称臣,这样就会使秦国和楚国的地位显得卑微,齐国就会被认为暴戾。
今战胜魏,覆十万之军,而禽太子申;臣万乘之魏,而卑秦、楚,此其暴于戾定矣。
并且楚王是一个喜好用兵,而且是一个沽名钓誉的人,所以称为齐国大患的,必定是楚国。
张丑看问题是很透彻的,他看准了魏国的险恶的用意,但是,田婴却没有听张丑的见解,使齐国本来的大好的局面,面临着一次极大的考验。
田婴接受魏惠王称臣,和他一起数次朝见齐威王。
且楚王之为人也,好用兵而甚务名,终为齐患者,必楚也。”田婴不听,遂内魏王,而与之并朝齐侯再三。
齐国以后发展的局面,果然应验了张丑的预见。
赵王感到羞辱。楚王十分的愤怒,亲自率领军队讨伐齐国,赵国也派兵响应,最终在徐州大败齐军。
惠施是很有远见的,让魏国不费一兵一卒便报了切肤之恨。惠施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在于他对大局的把握和深刻的了解,这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战国策•魏策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