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佳句赏析
刘伶是竹林七贤之一,关于“竹林七贤”这个词的出处,以我所查得的史料,似乎以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为最早:“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邪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算不算一个文艺团体?这还真不好下定论,比如这刘伶,千年以来,他的最大名气是位酒仙,而他的文学著作基本上就是一篇《酒德颂》,这篇《酒德颂》的长度不到三百字,却全文收录进了正史《晋书》中。岳文强、岳江欣选著的《名贤诗谱刘伶醉》一书中称:“《酒德颂》是刘伶唯一的传世之作,《晋书·刘伶传》摘引了其中的一部分。”
然而我将《晋书》中所记的《酒德颂》与该书收录的此文粗粗地核对了一下,似乎是全文,而并非是摘引了其中的一部分,也许我所查到的《酒德颂》并非刘伶所写该颂的全部,可惜找不到更准确的出处。然而《酒德颂》是刘伶唯一的传世之作,这句断语似乎也有点问题。陆侃如、冯沅君所撰《中国诗史》中,对于刘伶的全文介绍更为简洁,总计不超过一百个字,然而在这篇短文中却收录有刘伶的另外一首诗:“《酒德颂》外,还流传一篇五言的《北芒客舍诗》。中有句云:绳被终不晓,斯叹信难任。何以除斯叹?付之与琵琶。可见他的风格是近阮而不近嵇。”
这里的“阮”指的是阮籍,而“嵇”则指的是嵇康。这二人是刘伶的好朋友,陆、冯二先生认为刘的诗风接近阮,而跟嵇则有较大的差距,依据就是这首《北芒客舍诗》,显然这首诗不如他的《酒德颂》更有名。到了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过一首《酒功赞》,乐天在此《赞》的小序中称:“晋建威参军刘伯伦嗜酒,有《酒德颂》传于世。唐太子宾客白乐天亦嗜酒,作《酒功赞》以继之。”
文保牌与古碑并列
白居易明确地说刘伶嗜酒,有《酒德颂》传于世,看来这首《颂》在唐代时就已经很有名气了。白居易接着说自己也嗜酒,而写这篇《酒功赞》就是想续刘伶的《酒德颂》。好在此《赞》不长,我将其全文抄录如下,以此作为与《酒德颂》的比较:“麦麴之英,米泉之精,作合为酒,孕和产灵。孕和者何?浊醪一樽。霜天雪夜,变寒为温。产灵者何?清醑一酌。离人迁客,转忧为乐。纳诸喉舌之内,淳淳泄泄,醍醐沆瀣。沃诸心胸之中,熙熙融融,膏泽和风。百虑齐息,时乃之德;万缘皆空,时乃之功。吾常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且饮。”
即此可知,刘伶的文章中,人们还是喜欢这篇《酒德颂》。《世说新语·文学篇第四》第69条为:“刘伶著《酒德颂》,意气所寄”,这一条就这么几个字,李慈铭认为:“案‘意气所寄’语不完,下有脱文。”至于后面遗失了哪些文字,则没有人能补注出来,但这句话下面给出的注释之一,有《竹林七贤论》,该论称:“伶处天地间,悠悠荡荡,无所用心。尝与俗士相牾,其人攘袂而起,欲必筑之。伶和其色曰:‘鸡肋岂足以当尊拳!’其人不觉废然而返。未尝措意文章,终其世,凡著《酒德颂》一篇而已。”而《晋书·刘伶传》中也有这样的说法:“伶虽陶兀昏放,而机应不差。未尝厝意文翰,惟著《酒德颂》一篇。”
看来,早就有人做出结论说刘伶对写文章这件事并不在意,直到其去世也就写出了这么几百个字的《酒德颂》。如此说来,《名贤诗谱刘伶醉》一书所给出的断语,有可能就是出自《竹林七贤论》,而陆、冯二先生引用的刘伶另一篇诗作是从哪里搜来的,可惜文中没有说明。
这样推论起来,刘伶跟那几位著名文人在一起,似乎除了喝酒,也应当写过一些其他的文章,不太可能他一辈子就写了这么几百个字,只是因为他的喝酒太有名了,所以人们一想到刘伶就会想到酒,而一想到酒,当然也就会想到这首《酒德颂》,即使他写过其他的作品,也渐渐地消失在了历史的尘埃里。《晋书》中所收的《刘伶传》,也同样不超过一千字,而在这短短的千字之中,有三分之一的文字还是那篇《酒德颂》,因此关于他的历史事迹,记录下来者可以说太少了。
整个墓区情形
《晋书》中《刘伶传》的第一段介绍了他的长相以及他嗜酒如命的性格:“刘伶字伯伦,沛国人也。身长六尺,容貌甚陋。放情肆志,常以细宇宙齐万物为心。澹默少言,不妄交游。与阮籍、嵇康相遇,欣然神解,携手入林。初不以家产有无介意。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其遗形骸如此。”
按照罗福颐的研究,晋时的1尺大概相当于今天的20多厘米,这么推论起来,倒也不是特别矮,只是长得有点儿难看,但性格上,他似乎跟庄子有相同之处,平时不喜欢说话,同样也不喜欢交朋友凑热闹,但当他遇到了阮籍、嵇康等人时,终于让他觉得得到了知己,他们经常一块儿住在树林子中。但在林中做什么,文中没有点明,应该不会默默地坐着不说话吧,这么说来,刘伶的少言寡语是找不到值得他说话的人,真找到了以后,他应当也很能说。
此传中称,刘伶对敛财置业不感兴趣,说他经常乘坐一辆车到处游荡,而随车携带者,当然有一壶酒,同时还有一个人跟着他,这个人肩扛一把铁锨,刘伶告诉此人说:在路上我死在哪儿,你就把我埋在哪里。有句俗语叫“嗜酒如命”,我一直将其作形容词来看,然而读到了刘伶的这段传记后,才让我真正懂得了:有人竟然时刻准备着,为了酒而献出他宝贵的生命。
关于刘伶的容貌,《世说新语》里有这样的形容:“刘伶身长六尺,貌甚丑顇,而悠悠忽忽,土木形骸。”看来,刘伶的丑是有目共睹,但是长得丑不是他的错,而嗜酒如命是不是他的错,这还真不好说,至少刘伶认为这是他的一大美德。而刘义庆说他“悠悠忽忽”,这个词不知道是不是东北人所说“忽悠”一词的原始出处,但即使如此,我在各种资料中也从未读到过刘伶曾经忽悠过别人。而“土木形骸”至少在今天是个贬义词,但余嘉锡则认为这个词至少在这儿是褒义,因为这是形容刘伶的形象和穿着都朴实无华:“此皆言土木之质,不宜被以华采也。土木形骸者,谓乱头粗服,不加修饰,视其形骸,如土木然。”
墓旁的耕地及新建的石桥
“尝渴甚,求酒于其妻。妻捐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酒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伶曰:‘善!吾不能自禁,惟当祝鬼神自誓耳。便可具酒肉。’妻从之。伶跪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儿之言,慎不可听。’仍引酒御肉,隗然复醉。”以上的这段话引自《晋书·刘伶传》,这一段在《世说新语》中同样有载,然在字句上却略有差异,比如此传中这段话的第一句是“尝渴甚”,而《世说》则为“刘伶病酒,渴甚”,余下的就基本相同了。这两处都说刘伶馋酒馋得很厉害,于是求他夫人拿酒给他喝,看来其夫人在此之前肯定把酒藏了起来,这才有了刘伶的请求。但其夫人为了让刘伶戒酒,于是当着他的面把酒倒了,并且把酒具也砸了,哭着劝他说:你嗜酒的程度太严重了,这恐怕会伤及身体,所以必须让你戒酒。
刘伶闻妇所言,马上赞叹说:这太好了。但可惜我管不住自己,我只能祈祷鬼神帮我来戒酒了,请你把酒肉端上来,我要敬神。其妻闻其言,马上高兴地端出了酒肉供在了神像前面,并让刘伶发誓。于是刘伶跪在神像面前,说出了一首偈语,他说自己以酒为名,这句话很容易望文让人理解为以喝酒出名,其实这个“名”字在古语中通“命”,这么一理解就为之一变,因为他说自己以酒为命。而这个“酲”字是酒病的意思,也就是说他喝上五斗酒,就能解自己的酒病,因此他的结论是:老婆的话不能听。说完之后,就喝酒吃肉,接着醉倒在了神像前。刘伶有一位关心他身体的老婆,确实也是他的福分,但苏轼好像不这么认为,苏曾写过一首五言诗,名叫《小儿》,此诗的最后一句是:“大胜刘伶妇,区区为酒钱。”东坡说,刘伶的妻子劝其戒酒反而令其喝得更多,而自己的老婆袒护儿子,同时还在自己面前做检讨,就从这一点来说,东坡觉得自己的老婆比刘伶的夫人好多了。但辛弃疾却认为刘伶的老婆不错,他写过一篇《定风波》,此词下阙的最后一句为:“刘伶原自有贤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