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佳句赏析
张艺谋执导的新片《长城》近日公映,尽管这部影片汇聚了马特·达蒙、刘德华、张涵予等众多中外大牌演员,但片中的另一个主角“饕餮”的被关注度却远远超过了这些明星。饕餮是什么?是兽是人还是神?《山海经》称其为“羊身人面兽”;《左传》称其为“四凶”之一,是缙云氏之子。作为一种早期的流行器物纹饰,有人认为是“蚩尤头”,有人认为是史前“双目崇拜”现象……
明蒋应镐绘“饕餮(狍鸮)”形象,人面羊身。
清刻版《神异经》内页,提到“饕餮”。
商代饕餮纹鼎(河北商墓出土)。
饕餮是人形兽还是兽形人?
《山海经》:“其状如羊身人面”
饕餮,念作tāo tiè,一般认为饕餮是一种怪兽,其最早出处见于《山海经·北山经》:“又北三五十里,曰钩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有兽焉,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钩吾山上盛产玉石,山下有蕴藏丰富的铜矿。山中有一种兽,身似羊,却长着人一样的面孔。眼睛长在腋下,牙似虎牙,但爪又似人手,发出的声音像婴儿声。导演张艺谋在介绍《长城》时,便曾引用此记载来说明。其实,这种怪兽叫“狍鸮”(páo xiāo),据记载是一种食人怪兽。
狍鸮怎么成了饕餮?在秦汉时并无此问题,一直到东晋,狍鸮和饕餮才被认为是同一种怪兽。东晋训诂学家、风水家郭璞在为《山海经》作注时称:“像在夏鼎,《左传》所谓‘饕餮’是也。”于是,《山海经》所记的“羊身人面兽”成了饕餮的形象,狍鸮也被认成了饕餮。
从《山海经》所记来看,饕餮是一种“人形兽”,但从《左传》中的说法来分析,饕餮另有形象,应该是一种“兽形人”——贪吃贪财之人,系先秦时传说的不才、无德“四凶”之一。
四凶分别是:帝鸿氏之子浑沌、少皞氏之子穷奇、颛顼氏之子梼杌和饕餮。四凶的记载具体见于《左传·文公十八年》,饕餮的父亲叫缙云氏。
缙云氏之子饕餮为什么会被列入“四凶”?《左传》称其“贪于饮食,冒于货贿,侵欲崇侈,不可盈厌,聚敛积实,不知纪极,不分孤寡,不恤穷匮”。从《左传》所记来看,饕餮贪吃贪财、贪得无厌、任性奢侈,且没爱心,孤寡穷人都不接济。所以人们把缙云氏之子与浑沌、穷奇、祷杌“三凶”相比,称其为“饕餮”。
但《左传》并没称饕餮是怪兽,而是人——“缙云氏之子”,或者说是神人。那么,郭璞为什么认为狍鸮是饕餮?并没有史料或传说可以佐证,称饕餮是“羊身人面”之兽狍鸮,应是郭璞的个人观点。
事实上,饕餮到底是什么,古人也弄不清,只好在神话小说中进行想象。《山海经》本身也是一部公认的志怪小说,但以“饕餮”之名出现在小说中的饕餮并不是《山海经》,而是成书于西汉的《神异经》。
《神异经》目前仅存一卷,《隋书·经籍志》题为“东方朔撰,张华注”。书内有这种说法:“西荒中有人焉,面目手足皆人形,而肋下有翼,不能飞,名曰‘苗民’。《书》曰:窜三苗于三危,西裔,为人饕餮,淫泆无礼,故窜于此。”从这里来看,饕餮又是“肋下有翼”,即长着翅膀的兽形人。但在唐张守节《史记正义》注引《神异经》的文字中,饕餮则是另一种形象——“马身猪脸”的人:“西南有方人焉,身多毛,颈上戴豕,性狠恶,好息,积财而不用,善夺人谷物,强者夺老弱者,畏群而击单,名‘饕餮’。”
由此可见,饕餮并不一定是“人形兽”,也可能是“兽形人”,或者说是被神化、有恶行的“兽性人”。
饕餮到底是不是蚩尤的形象?
《路史》:“蚩尤姜姓,亦为炎帝之苗裔”
如果饕餮是人,会是什么人?一种观点认为,饕餮是生活在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的祖先,《神异经》中即称之为“苗民”。在《尚书·舜典》中,也记载有一个版本的“四凶”,即共工、讙兜、三苗、鲧四个官员和氏族首领,因为与舜政权作对而遭到惩处,被发配去边远之地,即所谓:“流共工于幽州,放讙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舜把这四名罪人处置后,“天下咸服。”这是中国远古时一次重大的政治事件,事发舜接受尧禅,划定天下十二州时期。那么,这起历史事件和饕餮有什么关系?
原来,《尚书》中所谓“四凶”与《左传》中所说的“四凶”实是同人。《史记正义》考证:“讙兜,浑沌也;共工,穷奇也;鲧,梼杌也;三苗,饕餮也。”而舜“流四凶”的目的是“以御魑魅”。何谓魑魅?与饕餮一样,是害人的鬼怪。由此看来,饕餮就是三苗国(氏族)首领。做学问很严谨的古代学者还进一步考证出,“窜三苗于三危”背后有隐秘历史。
从史料来看,古人的怀疑是有道理的。南宋罗泌《路史·蚩尤传》称:“蚩尤姜姓,亦为炎帝之苗裔。”而《左传》所提到的“缙云氏”也是炎帝之苗裔。南北朝时南朝历史学家裴骃撰《史记集解》引注:“缙云氏,姜姓也,炎帝之苗裔,当黄帝时在缙云之官也。”这就产生了一个疑问:饕餮会是蚩尤吗?要说清这个问题,还得了解一下蚩尤与炎黄二帝的恩怨。
北宋《宣和博古图》所记商子鼎“饕餮”字样和“饕餮纹”的商代父乙鼎。
刻有饕餮纹的良渚玉器。
传蚩尤是牛图腾和鸟图腾氏族的首领。据《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在阪泉之战中战胜炎帝后,蚩尤作乱,黄帝又在涿鹿之战中击败蚩尤:“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据说黄帝斩下蚩尤的头颅,使其身首异处。诡异的是,蚩尤被斩下的头颅竟然拥有某种巨大能量,能吃人。后来,人们将“蚩尤头”的形象刻画到器物上,以强调一种神秘能量,突出器物的威严和神圣,遂形成了商周时流行的兽面纹,即后来所说的饕餮纹。尽管这种说法找不出直接证据,但在商周青铜器上饕餮纹确实是流行的纹饰,这仅仅是一种巧合吗?显然,饕餮纹的流行不能排除其为“蚩尤头”的可能!
古代器物为何流行铸刻饕餮纹?
《宣和博古图》:“文作龙虎,中有兽面,盖饕餮之像”
古代特别是商周青铜器上的纹饰十分丰富,但兽面纹算是母题纹饰。这种兽面纹到底是不是饕餮形象?《吕氏春秋·先识》认为:“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这是将饕餮形象铸到青铜鼎上的最早说法,大概意思是:周鼎铸上饕餮纹饰,有头无身,正在吃人而没有吞下去,结果祸害危及其身,以此形象提醒人们恶有恶报。
也许,正是《左氏春秋》上这段文字让后世将先秦青铜器上的兽面纹当成了饕餮纹。但在宋朝以前,古人并不将青铜器的兽面纹称为饕餮纹。
直到北宋大观年间,这种兽面纹才首次被称为饕餮纹。当时的皇帝宋徽宗赵佶对书画、收藏皆十分精通,他命王黼将宣和殿收藏的自商代至唐代的青铜器839件整理编册,每件铜器都描摹绘图、铭文拓本,并加释文,所成图册就是著名的《宣和博古图》。书中最先将商代父乙鼎等青铜器上的兽面纹称为饕餮纹:“文作龙虎,中有兽面,盖饕餮之像。”但当时“饕餮纹”的概念并不流行,即便《宣和博古图》中也很少使用,一直到清代人们还是习惯称这种纹饰为“兽面纹”。
那么,饕餮最早成为器物纹饰是何时?现代考古发现,饕餮纹在距今5000年的良渚文化时的玉器上已出现,到商后期的殷墟时期,饕餮纹已是青铜器上的标准图案。如从商代妇好墓出土的青铜器,饕餮纹便很多很精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的《殷墟妇好墓》中有一件圆鼎腹部铸饕餮纹,形似虎面,有首无身,目字形眼,巨眉下卷,两侧又各饰一夔龙纹。古人为何要在鼎上铸饕餮纹?明杨慎《升庵集》中有一种观点称:“饕餮性好食,故立于鼎盖”。因为鼎是饮食器,所以把贪吃的饕餮铸到鼎上。然而,这只是一种想象,实际上饕餮纹到底是什么动物,为什么要使用这种纹饰形象,历来说法不一。饕餮纹有的似虎,有的似龙,有的似牛,有的似马,有的似猪,有的似鸟,有的似人……还有的认为是狼,圆眼吊睛,凶狠无比,以此表达其“神秘威严”。现在有学者又提出一个新的观点,所谓饕餮纹,其实是早期流行的写实鱼纹经变化、人化、神化而来的抽象图案,而非某一种实体动物形象。如在距今五六千前的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彩陶片上便出现人鱼合体饕餮图案。
还有学者认为,古代器物上出现饕餮纹是先民神灵崇拜意识的体现。那么崇拜什么神?有学者根据饕餮纹中多有一对圆泡状乳钉、突出“眼”的现象,称是“双目崇拜”,这种饕餮纹早期实是“眼目纹”,早期玉器上的饰纹便是这样。有学者就此进一步推断认为,这是太阳神崇拜,因为在古代有些宗教中太阳被视为“天眼”。
有关饕餮纹的观点还有不少。如此一个“饕餮纹”,说法竟然这么丰富,这种现象颇为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