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佳句赏析
左光斗
⬛⬛⬛⬛⬛
左光斗故里位于枞阳县横埠镇横山村大朱庄,一座普普通通的小村庄。一片苍凉的黄土岗上,散乱分布着百余户人家。位于村西的左光斗故居已由左氏族人自发捐款重建,一对明代的石狮子雄踞于大门两侧,虎虎生威。四百多年过去了,有些东西,就像这石狮威严的目光一样,能够穿透漫长的岁月,掷地有声,历久弥新。
左光斗,字共之,一字遗直,生于明万历三年(1575年)九月初九。他是明末重要的监察官员,官至左佥都御史,“东林六君子”之一。他清正廉明,刚直不阿,忧国爱民,勤政务实,有“铁骨御史”之誉。在和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斗争中,被迫害致死,年仅五十一岁。回顾左光斗的做人与做官,我们会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清廉者,清白廉洁。齐国政治家晏子说过,廉者,政之本也,民之惠也。廉洁是从政之本,同时,只有廉洁从政,才能够为百姓谋福祉。万历二十八年,左光斗参加江南乡试中举。按照当时弟子谒见房师的惯例,他带着一封礼银,去拜见自己的老师陈大绶,没想到银子没送掉,还遭到老师一顿批评。陈大绶说,你还是一个学生,还未进入仕途,怎么就染上了官场的这一套恶习呢?你从今天开始,就要节俭行事,今日行事之俭就是明日居官之清,不然,你以后无法在官场立足。当时,左光斗羞得满脸通红,唯唯诺诺地退了出来。恩师的教诲左光斗铭记一生。自进入朝廷为官的那一天起,左光斗就给自己定下了一条规矩,那就是做一个清官。
初涉政坛时,他担任着内阁中书的小官,没什么权力,收入也不高,他在自己的住处书写了这样一副对联:“俸薄俭常足,官卑清自尊”。以此表明自己的心迹。他在给乡友方鲁岳的信中这样说道:“要以精白乃心,靖共尔位,何官不可致身”。意思是说,身为人臣,要怀清白之心,恪尽职守,哪个岗位不可以奉献呢。此后,无论官场风气怎样变化,左光斗都坚守自己的底线,不该收的钱,绝不染指。
左光斗担任屯田监察御史时,在山海关附近率领军民开垦田地,那里环境恶劣,但他不辞劳苦,身体力行,最终积劳成疾。
明朝实行军屯,屯田收入是卫所后勤供给的基本来源。但到了明末,该项制度弊端丛生,卫所屯田被豪强和军官侵占,屯军逃亡,军屯遭到严重破坏。此时管理屯田,困难重重,但左光斗要是想从中捞一把,还是十分方便的,因为他管理的是当时的紧缺资源粮食。左光斗一心为公,一尘不染,竭力整顿军屯,革除弊端,坚持水利为先,大兴水稻,取得了空前成功,北方一时成为塞上江南。东林重臣邹元标路过天津卫,目睹遍野禾苗青青,感慨地说:“三十年前,京都人不知稻草为何物。现在遍地是水稻,这都是左光斗的功劳啊。”明末,土地兼并剧烈,天灾频繁,在这种情势下,左光斗的屯田就有了救民于水火的意义。另外,辽东战事频繁,朝廷缺兵缺粮,屯田对富国强兵和充实辽饷,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屯田或者督学,届满离任时,按当时惯例,地方官都有百两左右的答谢金。过去,很多御史对这种约定俗成的做法早已习以为常,也都慷慨收之。但左光斗觉得这是一种陋习,此风不可涨,每次都严辞谢绝了。左光斗的洁身自好,让那些习惯了“惯例”的官员们汗颜。御史黄尊素路过左光斗曾工作过的京东诸州县时,问及地方官及诸生们:“二十年来,你们认为,督学中谁最廉洁,谁的才华最出众?”大家都一致认为当推左光斗。
在明末那样的乱世,国家迫切需要的不是坐而论道夸夸其谈的腐儒,也不是犯言直谏徒事攻讦的诤臣,而是能救民于水火的干臣。针对当时国家缺兵缺饷的现实,左光斗拿出了自己的施政方略。在《足饷无过屯田疏》中,他就建议打破军屯界限,招徕南方落第士子到北方参与屯田,开设屯学,这就是一项创举,试图破解当时国家的粮食难题。为了解决兵源问题,左光斗在《比例建立武学疏》中,建议朝廷大兴武学。他还将屯学与武学结合起来,打破地域和身份限制,放开招生,每生授田百亩,忙时耕种,闲时读书习武,既能征收税粮,又能选拔优秀人才充实军队,一举两得。左光斗的屯学和武学方案都得到了朝廷批准。可惜,在明末那样的乱世,左光斗的提议并没有得到全面有力的实施。
左光斗清正严明,敢于和违法乱纪现象作斗争。他在刚刚担任监察御史一职时,巡视京城,意外破获了一桩政治大案。明末政治腐败,卖官鬻爵现象严重,有人趁机伪造官符印信,以诈骗钱财,从而形成了以吏部书办为主的造假集团,为害极大。左光斗深挖线索,一举打掉了这个造假窝点,搜出假印七十余枚,假公文一百余卷,查获假官百余人,造假集团的幕后主使也受到了应有的处罚。
京师重地,天子脚下,竟然发生此等腐败案件,朝廷上下为之震惊。在和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作斗争时,左光斗明知会遭到他们的打击报复,但为了匡扶正义,他不畏艰险。在上疏弹劾魏忠贤三十二条当斩之罪前,他将家人遣送回桐城老家,打算孤注一掷,冒死上疏,哪怕为此献出生命,也不愿苟且偷生。阉党反扑,迫害正义人士,左光斗和多名东林名臣惨死于诏狱之中。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正义总会有彰显的一天,左光斗的形象巍然屹立于史册中。目前,市纪委正在左光斗故里建设廉政教育基地。利用本土历史名人作为典型,教育干部群众,有说服力,可亲可敬可信,可以说是一桩功德无量的好事。漫步于东乡的黄土岗上,看着那些错落有致的民居,让人有一种错觉,仿佛左公刚刚离开。这里是我们的家园,黄土是质朴、谦逊和温暖的,出发或归来,初心不改,本色不退。如此,方不愧故园的哺育,不负百姓的重托,方为顶天立地的血性汉子。
信息来源:铜陵廉镜
作者:枞阳县文联 谢思球
编辑:小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