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佳句赏析
青烟日落更黄昏
路火千堆处处痕
寄予亡魂焚币尽
冥途冷远念家尊
¦︽七绝·寒衣节︾
寒衣节
寒衣节
农历十月初一称为“寒衣节”或“祭祖节”、“秋祭”,民众称为鬼头日,它和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三大“鬼节”,也是继清明节、中元节后另一个重要传统祭祀节日,相传起源于周代。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同时,寒衣节也标志着严冬到即将到来。
寒衣节的传说朱元璋 • 授衣
相传,明初朱元璋在南京称帝。为了显示顺应天时,在十月初一这天早朝,行“授衣”之礼。并把刚收获的赤豆、糯米,做成热羹赐给群臣尝新。
南京民谚说:“十月朝、穿棉袄,吃豆羹、御寒冷。”“寒衣节”由此而来。
孟姜女 • 千里送寒衣
1
相传,秦时江南松江府孟、姜两家,得女取名孟姜女,配夫范杞良。
杞良被抓去修筑北疆长城,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寻到长城脚下,丈夫已死,被埋筑城墙里。
孟姜女悲愤交加,向长城昼夜痛哭,终于感天动地,哭倒长城,露出丈夫尸骨。
由于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的故事,“十月初一烧寒衣”,早已成为北方凭吊已故亲人的风俗。
习俗烧寒衣
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作"送寒衣"。焚烧寒衣,有的地方在亡者坟前进行,讲究在太阳出山前上坟。有的地方习惯在门前焚烧祭物。民间送寒衣时,还讲究在十字路口焚烧一些五色纸,象征布帛类。用意是救济那些无人祭祖的绝户孤魂,以免给亲人送去的过冬用物被他们抢去。
后来,有的地方,“烧寒衣”的习俗,就有了一些变迁,不再烧寒衣,而是“烧包袱”。人们把许多冥纸封在一个纸袋之中,写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应称呼,这就叫“包袱”。人们认为冥间和阳间一样,有钱就可以买到许多东西。
烧寒衣时,要特别认真细致,全部烧尽,否则就前功尽弃、亡人不能使用。这种行动反映了生者对亡人的哀思与崇敬,属于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上坟
在十月初一的前一天,北方有的地区由家长率领儿孙们到祖坟添土。添土不用筐篓,要用衣服兜着,兜的土越多,族里人丁越兴旺。十月初一当天,族长带领家族中的男姓,抬着食盒、大方桌和丰盛的供品,逐个到坟茔前祭拜,叫“上大坟”。现已改为一家一户携带少量供品“上小坟”了。
江南的许多地区,还有十月初一祭新坟的习俗。
不管是清明节、中元节还是寒衣节,所表达的都是对于先辈的纪念与崇敬。但更加重要的是珍惜还在你身边的人。
素材来源于网络
编辑整理:知翼、半边、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