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佳句赏析
某一天,政府发来祝贺信函,恭喜你迎来85岁生日,并请你在一个月后前往政府为改善人口福利推广的“安乐死”项目报到,为这个国家做出你的终极牺牲。尽管你知道你刚满65岁,肯定是档案管理处出了什么差错,但你却无力违抗政府的“请求”,只因为你生活在一个极权专制国家….
如此荒诞的故事并不是某本讽刺小说的开头,而是独立游戏《Beholder》最新DLC《安乐死》的剧情梗概。说到《Beholder》,这款独立游戏堪称去年年度黑马级游戏。作为2016年独立游戏界一颗耀眼新星,俄罗斯Warm Lamp制作组推出的《Beholder》仆一上架就获得媒体与玩家的大量好评,steam国区特价与自带中文语音使其在中国更是大放异彩。当然,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而这归功于游戏中无时不刻拷问心灵的道德抉择。
监视者:窥视人心的道德挣扎
比起“十项全能”的3A大作,《Beholder》更像是乡下的孩子一般质朴。游戏画风独具一格,玩法系统也颇具亮点,剧情更是堪称一绝。游戏的背景被安排在一个严酷的反乌托邦的社会里。在这里极权专制政府控制了个人和公共生活的方方面面。法律是极端严酷的,政府的规定就是国家的全部。
通过努力与自己的本领,获取财富与地位,对于任何时代与环境下,都是生活在社会群体中的我们最基本的常识。那么如果你的职业与行为是政府强制要求的,也受到了国家法律的认可,但是却是以伤害与胁迫他人为生呢?
游戏中你所扮演的就是这样一个处于道德困境中的角色。你是政府安插在公寓楼里的管理员。你的日常工作表面上是维护公寓楼,使其成为来来去去租户的甜蜜的家。但背地里,政府却指派你去监视你的住户!你的主要任务便是从门外偷偷监视你的住户们,从他们的日常行为里摸索一切值得当局关注的“不良嗜好”。甚至不惜为此装上监视器日夜监视、偷偷潜入房间翻找“证据”等等严重影响他人隐私的行为。
你必须向当局报告每个会违法或密谋颠覆政府的任何人,以此换取更多的生活资金。你会怎样处理你收集到的信息?你会举报一位有可疑活动的父亲只因为他拥有一条蓝色领带?或者你会因为一位女士喜欢外国音乐而去敲诈她来获取家庭急需的资金吗?亦或是隐瞒关于他/她的非法活动的细节并给帮助他解决生活上的苦难吗?
《Beholder》的核心就是做出你的选择,不论好坏,你做出的每个决定都会影响故事发展的方向。然而即使看似一个微小的决定也可能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帮助他人可能反而害对方死全家;用隐私为自己谋福利却可能因为住户的举报而东窗事发…如何在人性的拷问下保全家人苟活于世正是《Beholder》的醍醐味。
《Beholder》对“反乌托邦”这个已经有很多珠玉在前的题材类型进行了深入的发掘,用黑白阴影的人物形象生动的刻画出了人物内心的彷徨与挣扎,同时在保有较高的游戏性的同时,营造出了非常独特而且打动人心,发人深思的思考内涵。
安乐死DLC:希望渺茫的逆天改命
回到开头所说的故事上来,《安乐死》作为游戏最新的DLC,在本篇原有的系统框架与故事基调上讲述了公寓前任房东赫克特的故事--没错,就是本篇开头被殴打后拖走的那个可怜的家伙。
《安乐死》的主角赫克特的处境与本篇的卡尔不同,他孤身一人生活,陪伴他的只有一只老猫。因此对他生活能够产生威胁的也就只有政府“安乐死”项目与自己被错判的年龄。毫无疑问,死亡是全部人类的终极命运,但是被错误的判决强制结束的生命无疑是不公的,你要如何抵抗这一命运,试图超越它呢?
所以《安乐死》的主题就是限时求生,DLC在游戏原有的系统框架里加入了这一条明确的主线,玩家必须在360个小时的游戏时间里找出逆天改命的方法,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作为区区一个公寓管理员,又能如何影响到政府的决策呢?关键是在那个偷偷把自己改年轻20岁的档案管理员身上吗?还是说那对刚搬进来的警察夫妇?《安乐死》加强了游戏中推理的元素,要求玩家把握住户的一言一行,找出与自己命运串联的关键性因素。
乱世之下善意也能成为杀人的利刃
玩过《Beholder》本篇的朋友都清楚,这款游戏里时间流逝的速度不是一般的快,任何一个动作、一个犹豫可能时光就已匆匆过去数个小时,因而360个小时的限时挑战看起来是那么的紧迫。那么赫克特比起继任者来有什么独特的优势吗?并没有。甚至开局的几位房客都是我们所熟悉的老面孔,只不过这次他们的家庭更加完整,就连本篇里2号房那个最早被我们检举害死的雅各布居然也过着妻儿绕膝的生活。
很显然,害他落到本篇中孓然一身的正是《安乐死》中的赫克特,也即是玩家。这也是《安乐死》里最为拷问人性的部分:你的所作所为带来的后果远比你的继任者还要严重。
《Beholder》的一大主题就是,你看似“善意”的行为并不一定会带了好的结果,沉船的夫妇、逃往北方的儿子都是对我们“善意”莫大的嘲讽。而《安乐死》将这一主题用夸张的演出包装放大后,再度摆到我们面前。
譬如开局玩家就会了解到4号房合租的两位男女间有着暧昧不明的关系,而男方艺术家更是会提出帮忙撮合他们的要求,甚至在谈吐间透露出“爱情魔药”这个关键词。很好,在接下来的流程里,我们将会迎来一名热衷“特殊”疗法的“神医”,并从他手中可以获取“爱情魔药”这一神奇的药膏。按照戏剧冲突男女情愫高潮触发的起承转合承上启下关系递进,玩家肯定是靠这瓶魔药撮合了这对寂寞的男女。然而现实却是女方药力发作疯狂爱上了这个伟大的国家,而艺术家这种对国家毫无用处的人她自然是呲之以鼻。无可避免,两人一拍两散,玩家瞬间就失去了4号房的两位房客,是不是很讽刺?
玩家的行为准则无疑是以善为先,然而这就中了制作组设下的情感圈套。就拿前面这个例子来说,正常人都知道爱情是不可能靠“爱情魔药”来获得,而那位言行间一直蔑视科学的“神医”一看就知道不是个可以信任的家伙,在他身上押宝的玩家自然也是愚不可及。这样的圈套在《安乐死》中比比皆是,玩家的行为被放大到前所未有的地步,任何一步都可能导致覆水难收的后果,而这个后果是否会影响到玩家找出逆天改命的线索呢?
你并不知道谁身上藏着求生的关键线索,谁与谁之间的关系又能牵出这一线索。于是只能盲目跟从“善意”的去满足住户们的愿望,却发现越帮情况越是一团乱。是不是哪里漏了某个关键信息?是不是不该这么选择?《安乐死》就是这样在心理上折磨拷问玩家的道德准则与智商。纵观近几年发售的游戏,有多少能让玩家苦苦去追寻真正的故事线,《Beholder》与其DLC《安乐死》无疑就是这样的好游戏。
总评:细节之下,悲喜尽显
《Beholder》本篇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流程中有太多关键性事件需要玩家花钱(儿子的船票与女儿的药钱等)。这样导致玩家选择监管和举报,要么是为了敲诈勒索,要么是为了把已经没有利用价值的房客赶出去换下一批,甚至为此发明出栽赃敲诈的一整套操作流程。这样的情况在题材相近的游戏《这是我的战争》里也同样存在。游戏如此设计有其道理,捉襟见肘的经济让玩家随时如鲠在喉,很好的营造了心理压力,但这无疑也在无形中压缩了我们感情流露的出口,玩家为了大量获取租金,只把其它NPC当成提款机,而不是拥有完整人格的“人”,没有了情感焦虑,没有了道德困境,反乌托邦的背景也就失去了意义。
《安乐死》则不同,玩家不再拖家带口,唯一的目标就是找出活下去的方法。没有了家人的庞大开销,伴身的老猫甚至能够稳定提供数分钟200元的收入,这让玩家的关注点从赚钱养家活下去变成了如何与人交流并找出活下去的线索。这大大的提高了玩家与NPC之间的感情互动,他们的悲喜自然而然的就传达到了玩家的心底。特别每个人物身上的悲剧冲突爆发往往是因玩家的“善意”而起,这种感触要远比本篇中来得有冲击性。
DLC《安乐死》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Beholder》的玩法与系统框架,而是以别样的视角演绎了一出更加荒诞的人间悲剧。这一次房客们不再是玩家榨取生活费的提款机,而是求生路上的一道道出口。玩家行走在危险的时间线上,为了找出正确的出口而深入房客们的内心,引出一部部悲喜尽显的人性故事。
《安乐死》以一种魔幻现实主义的风格为玩家带来了极具想像力的荒诞死亡故事,同时让玩家在游戏的过程中体会到了面临死亡的心理状态。这款游戏对人性的刻画付诸大量的笔墨,从头到尾都在用一种近乎戏谑的方式来呈现一出又一出的悲剧,以夸张的图景去展现反乌托邦的主题。喜欢反乌托邦故事的朋友千万别错过《Beholder》与它的最新DLC《安乐死》。
更多第一手游戏资讯,请关注“17173游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