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佳句赏析
凌烟阁中赫赫有名的排名第四的魏征,以常进谏,敢于直言而闻名,世人皆知他为唐朝的贞观之治做出了杰出贡献,唐太宗也常因采纳他的上百条建议而使唐朝的政治更加廉洁,国家更昌盛。同时他也被唐太宗列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其中。这样的一位唐朝明臣,最终自己的墓碑却被追随半生的李世民亲手推倒,这究竟是为何,难道我们所看到的魏征生前的那些荣耀都是假象?
魏征作为唐朝名臣,贞观三年他被任命为秘书监,贞观五年他晋升爵位为郡公,贞观十六年李世民任命魏徵为太子太师,直至最后去世,他又被追赠为司空、相州都督,谥“文贞”。期间,他向李世民进谏无数,在李世民建立盛世之时,他向李世民进谏上百条,唐太宗几乎全盘接纳。贞观十二年,李世民接纳了魏征赞成的王珪的建议,三品以上的官员见到李世民的儿子不必下车。最终魏征的碑文都是李世民亲笔题写。从这些来看,李世民是绝对信任并且宠爱魏征的,自己被常这样说白了就是被骂,被指责,一次都会不高兴更何况被挑刺无数的李世民,但魏征的官途似乎并没有受到多大影响,甚至还平步青云,这难道真的是因为李世民作为一代明君,拥有宽广的胸怀?
其实李世民也是人,可他更是一位政治家,作为政治家他就要具有政治手段和政治态度,对于魏征的言论,就算不高兴,也得听,就算经常让他在朝堂之上下不来台,他也得面带微笑。
首先,魏征的被李世民所看重的方式就注定他不会被李世民所喜,他是言官,在李世民发动著名的玄武门之变之前,就是魏征不断劝诫李建民要早日除掉李世民,李世民成功上位之后问魏征,为什么要这样做,魏征直言道:太子如果早日听从我的建议,现在也不会是这样的局势了。李世民正是被这种敢于直言的性格所打动最终被他所用,可是望读者想想,打动是一回事,被他所喜又是另一回事,自己找人让自己耳根子天天不清净,天天让自己下不来台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吗,而李世民为什么要留这样的一个人在身边呢,希望获得真实的进谏是其中一个原因,塑造自己是一代明君可能便是另一个原因。
让李世民对魏征产生不喜至厌恶直至推倒其墓碑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魏征进谏便进谏就好,如果是单纯的进谏其目的应该是希望让李世民采纳,可当李世民采纳之后,他还把自己的谏言交给史官让其记录,这是什么意思?不论其目的是希望后世作为参考还是希望自己能够名垂青史,他这样的做法总是犯了李世民的大忌。
由此可见,魏征死后,李世民亲手推倒其墓碑也就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