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佳句赏析
在大秦帝国之纵横中张仪的戏份很多,台词也很多,唯独这段张仪初入秦廷为最,使我久久难忘,这一段尽显纵横家之纵横捭阖,那么就让我们再来回忆一下,当时张仪于秦廷是如何舌战群儒的,尽显雄辩之才的呢?
张仪:魏人张仪拜见秦君——表明身份
秦惠文王:不必多礼,先生入秦,为名为利?
——开门见山
张仪:天下熙攘皆为利往,庙堂蝇营皆为名来,张仪为名利而来。
——设置悬念
赢疾:既为名利而来,先生可有助秦之策?
——反问强调
张仪:秦国以国士待我,当然有国策相赠。
——娓娓道来
赢疾:未曾建言,先谈条件,先生很会做买卖吗?
——委婉讽刺
张仪:张仪韶华虚度,囊中羞涩家中老母仍居草庐,以缝补为生。张仪早一日做成这个买卖,早一日便可孝敬老母。
——回答自己最开始的悬念,以老母为论据,博取同情,而自己为名利而来就是为孝而来。
赢疾:这时名,不是利。
——一言指出论据的弊端,犀利至极
张仪:名也要,有名可换大利。
——巧妙在名与利之间转换
一大臣:先生窃玉之名,早有所闻。
——转换话题,举例论证张仪:既然大人再次提及,张仪在此再说一句,楚国令尹昭阳所丢之璧玉,不是我偷的,昭阳门下食客上千,唯独张仪,一无人脉,二无分文,于是被污指窃玉,因为穷就没有操行,,此等缪见,张仪深恶痛绝。——说明原委,指明因为穷就没有操行,这是缪见,从侧面证明楚国对于人才的态度,而秦国却重提,难道秦国也是这样对待一无人脉,二无分文的人才。
秦惠文王:先生,请恕秦廷失礼。
——委婉挽回局势
张仪:不敢,常言道和气生财,做买卖的要有好脾气,张仪不是为了斗嘴来秦的。
——结合上面的先生好会做买卖,再次表明来意。
秦惠文王:先生教我。
——礼贤下士,不拘小节
张仪:张仪听说,弗知而言为不智,知而不言为不忠。为国之臣,有利国之言而不进言君上的,不是忠臣。若有所思,却不审度查核便夸夸其谈,会误国。张仪游学列国,感慨颇多,略有心得。说与国君听怕有空洞肤浅之嫌。如若不说,又恐辜负秦君拨冗召见之恩。左右为难。还是斗胆说来,恳请秦君见谅!
——再次设下悬念
赢驷:不必客套,愿闻其详。请讲
——呼应上面的先生教我
张仪:我听说,治军不严,师出无名,酷政不仁,专意杀伐掳掠,这样的军队会失败,这样的国会灭亡。天下的国君大多知晓这样的道理。然而天下的国君多是好战之君。无论北边的燕国,南边的楚国,遑论齐魏赵韩。一味征伐,百姓怨苦,士卒畏死啊。
——分析六国国君,指明国君只为土地而好战,引出下面横强之策。
犀首:犀首愚钝,所见所闻与先生之言大相径庭。齐国,齐国国力强盛,粮仓漫溢,武库皆强弩坚矛;士卒不畏死,百姓安居乐业。楚国,楚国文昌武盛,君臣之间常有卧薪尝胆之志。三晋虽弱也有招贤纳士之举啊。
——有理有据,也是一番强辩。张仪:犀首所讲,也算一家之言。
张仪饶舌稍作辩解。没错,齐国有傲视天下的实力,齐王亦有王霸天下的雄心,可是毕竟小家子气。本可为盗偏要做贼。豪夺天下不敢,却为窃取邻邦寸土之地高兴万分。这样的强国张仪瞧不起。
——先肯定你的见解,指出齐国国君无傲视天下雄心。
犀首:楚国有吞吐天下之志,先生言之不堪,恐不属实。
——再次质疑
张仪:楚国可与齐国并强。楚国疆域辽阔,物产丰盛,兵源充足。敢战亦常胜。然而淮泗与齐魏分战,有了凯旋添了孤寡。无取地夺城之利,却尽丧库府之存。张仪窃玉之名有幸得于斯国,将来如遇明君必以窃国雪耻!
——分析楚国形势现状,再以自己被诬窃玉之事为例,表明自己的态度,遇明君窃国雪耻。
犀首:魏韩赵三国因战事而国弱。若三国联盟,东可攻齐,南可攻楚,西可攻秦,料无难事。
——对三国地理位置细致分析
张仪:犀首所言乃在下昔日合纵之论。名头虽响却难实施。且不说列国宿怨难消。聚兵合将便生纷争。列国若以此策攻秦,秦国大可作壁上观,待其自溃。
——先对犀首认可,然后直指弊端三国位置再好,人心不齐,无济于事。
赢疾:那秦国呢?
——转移话题
张仪:国为苦战,民为战苦。兵家云上善伐谋,张仪说上善伐交。秦国不畏死,天下皆知。然而,秦不畏死却不知活。秦君有鲲鹏之志,征伐频频。秦人有口腹之欲,捉襟见肘啊!
——指明秦国只会打仗,却不知休养生息,秦君志向远大,可是却征战频频,消耗自己国力
赢疾:先生的意思是,秦人只知耕战,苟活浮生?
——否认张仪之言
张仪: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秦风也曾有过蒹葭,而今只剩无衣。修我矛戟,修我甲兵。
——指明秦国曾经很有文化,但是现在却只会打仗,分析秦国现状。
大臣甲:放肆!张仪,你敢笑我大秦嗜战暴虐,无诗风雅!
——大臣们忍不住了
张仪:张仪随口一言,大人姑妄听之。可是秦人好战建功,秦君以战夺地,天下皆知。张仪此来,并无止战弘义之念。只是想提醒秦君,秦君初政便有开关东出,勤勘山东之论。东出不惟秦剑,还须横强。
——剑锋直指秦欲东出,但是通往强大的路不止有一条。
赢驷:合纵又成横强啦?
——开始感兴趣了
张仪:张仪昔日客居韩国,韩公相逼才有此策应付。
——解答原委
赢驷:先生敷衍之作已惊得寡人一身冷汗。
——虽说敷衍,但是张仪目的达到了,震惊国君目的达到,张仪差不多可以撤退了,如若好才,国君必回再次拜访。
大陈家:先生之言,初听夺人耳目,细想不过人云亦云。山东入秦的游士多有述说,不足为奇。先生一时合纵,一时横强;或以诱言惑君,或以媚言惑君。可见有奇谋却无诚信。如此辅国,国之大患。
——表示张仪只为用奇谋诱惑国君重用,而不择手段。
张仪:本为献策,却成辩人。张仪有论道天下之心,实无自证自辩之癖。告辞。
——目的达到,全身而退,表明自己并非来争辩,而是真心想帮秦国变强大。
赢驷:咱们这位张先生,脾气还挺大。
——再次感兴趣
大臣甲:出言不逊,狂狷无形。恐怕无实名啊。
——大臣真心话,有所疑虑。
犀首:君上,诸位可曾想,且不论张仪是否真的有才华,如果张仪真的走了,秦国将被天下名士所不齿。士可杀,不可辱啊!今天廷议,我们已大大怠慢了张仪。望君上三思。
——看的出来张仪之才华,表明此事关系之厉害,希望国君不要当笑谈,应该引起重视。
目前所出大秦帝国三部曲,以第二部大秦帝国之纵横为最,而大秦帝国之纵横却以这段张仪入秦,舌战秦廷为极。从后续张仪被拜为丞相可知,张仪此段言论是极为成功的,既展现了自己才华,又吸引了国君兴趣,古之有才华的人多如牛毛,然而被君王赏识,并且推心置腹的人却寥寥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