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佳句赏析
说起古代的变法,大家历史课上最先学的大概就是商鞅变法吧。大家虽然对商鞅变法很熟悉,但由于课本较为简单等原因对商鞅本人、商鞅的事迹了解较少。今天这篇文章将对商鞅此人的人生大事做一个梳理,对这个在“周秦之变”进程中、秦国崛起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男人有个了解。
商鞅姓姬,氏为公孙,从他的姓和周天子一样我们就能看出,此人并非庶民。商鞅出生于姬姓诸侯国卫国,是卫国国君的庶系后代,因此又被成为“卫鞅”。商鞅从年轻的时候就喜欢刑名法家之学,为实现自己一身的抱负,离开了弱小的卫国,而投奔了魏国时任国相的公叔痤,给公叔痤做中庶子(侍卫之臣)。公叔痤知道商鞅是个有才能的人,但一直没有机会向魏惠王举荐。
恰逢有一次公叔痤病的很厉害,魏惠王就去慰问公叔痤,一番慰问之后,魏惠王提出了此次来的目的:“如果公叔爱卿这次并好不了了,应该让谁来当这个国相呢?”公叔痤对魏惠王说:“我有个小侍卫叫公孙鞅,别看他小,他很有才能,希望您能重用他。”魏惠王一听推荐了个“无名小卒”,就没说话。这时公叔痤看出了魏惠王的心思,对他说:“您如果不想重用他,千万不要让他活着离开魏国而投靠敌国。”魏惠王假装答应,离开了公叔痤的住处,路上对自己的侍从说:“公叔痤病的糊涂了,一会儿让我重用公孙鞅那个毛头小子,一会儿又让我杀了他”。
等魏惠王出去后,公叔痤把商鞅叫到身边,对他说:“我告诉了国君,如果不重用你,就杀了你,因为要遵守先效忠君主再爱护臣下的原则,所以现在才告诉你,你快跑吧。”商鞅回答说:“国君不听你的重用我,自然也不会听你的杀了我。”就继续呆在魏国不走。
公元前361年,刚刚即为的秦孝公发布诏令,痛陈韩、赵、魏三国侵占秦国故地,打算恢复秦穆公时的荣耀,广纳贤才、励精图治。商鞅听说这件事后,立马收拾好行李向西投奔秦国。到了秦国后,商鞅贿赂秦孝公的宠臣景监,把他推荐给了秦孝公。商鞅向秦孝公陈述了自己的富国强兵大计,秦孝公非常高兴,对他加以重用。
过了不久,商鞅打算实行变法,秦国人对此并不是很高兴。在这种情况下,商鞅对秦孝公说:“对于下层人不要谈论开创计划,只能和他们分享成功的利益。成大事者,不需要和凡夫俗子们商议计划,也不能拘泥于成法。”秦国大夫甘龙反对说:“按旧规矩来,官员们才能按照熟悉的方式治理百姓,使国家稳定。”商鞅对他的发言进行了反驳,“只有愚笨的人才会安于旧法,聪明的人制定法律让别人来遵守。”
经过一番较量,秦孝公同意了商鞅的观点,任命他为左庶长(秦国当时总管军政的实权大臣)以支持他进行变法行动。随后商鞅就制定了变法法令:
- 令民为什伍而相收司、连坐,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不告奸者与降敌同罚。
-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
- 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 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
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变法的内容主要包括制定邻里监督连坐的什伍制、以军功为标准的二十等爵制、重农抑商的耕战制度、封建等级制度。为了取信于民,商鞅将一根三丈的木杆立于国都的集市南门,规定谁把木杆拿到北门,就给谁十金。老百姓们刚开始并不信,商鞅又把价钱加到了五十金,这时有个人抱着试试的心态把木杆拿到了北门,果然得到了五十金。这时商鞅才颁布法令。
法令推行满一年的时候,很多秦国老百姓认为很不方便,而去国都告状。秦国的太子也很不习惯,因而犯了法。商鞅一看很生气,说:“新法之所以推行的不好,就是那些上层人作梗。”因为太子是国君继承人不好用刑,因而处刑了太子的老师公子虔,另外一个太子老师脸上被刺了字。秦国人听说后,都吓得不敢再闹事,谨慎遵循法令,而这次对太子的冲撞也为商鞅埋下了祸根。
新法实行了十年,秦国内部一片祥和,对外战争百姓作战勇猛。原来那些说新政坏话的人,又夸赞起了新政,商鞅遂认为这些人都是见风使舵的刁民,因而把他们驱逐到边疆。秦国老百姓便不敢再议论变法之事。
公元前351年,商鞅带兵围攻魏国的固阳,固阳被逼无奈只得投降。
又过了一年,公元前350年,商鞅主持在咸阳修建宫殿,将秦国国都迁往咸阳。并进行了第二次变法,规定了户籍、县制、废除井田制、统一度量衡等:
- 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
- 并诸小乡聚,集为一县,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 废井田,开阡陌。
- 平斗、桶、权、衡、丈、尺。
又过了两年,公元前348年,商鞅又在秦国改革了赋税制度,并付诸实施。
公元前340年,商鞅鼓动秦孝公攻打魏国,秦孝公听从了他的话,派他率军攻打魏国。魏国派出公子应战。因为商鞅和公子原来是老相识,所以商鞅就写信给公子说:“咱们以前关系那么好,今天身为敌对国家将领,不忍心互相伤害。要不你来见见我,咱们喝个酒罢兵算了。”公子一听欣然同意,到了商鞅的军营,双方发誓结盟,然后喝酒。正喝得尽兴时,商鞅埋伏的甲兵冲出来俘虏了魏国公子,并把群龙无首的魏军打的大败。
魏惠王听说后,非常害怕,又很后悔没听公叔痤的话杀掉商鞅,只得把河西之地献给了秦国,并把都城从安邑迁往了大梁。从此,魏惠王又叫梁惠王。而这一仗后,商鞅获得了商地的十五个县,所以公孙鞅、卫鞅才会被叫做商鞅、商君。
公元前338年,商鞅的大靠山秦孝公去世,原来的太子秦惠文王继位。在新政实行时,代替太子受刑的公子虔跳出来告发商鞅谋反,并派兵捉拿他。商鞅跑到了魏国,鉴于商鞅言而无信俘虏魏国公子,并逼迫魏国割河西给秦国一事,魏国本来就一肚子气。再加上惧于秦国,果断的拒绝了商鞅的政治避难请求。
商鞅无处可去,只得回到封地商於,并带领私兵攻打郑。秦国军队赶到后打败了商鞅私兵,斩杀了商鞅。商鞅被斩杀后,他的尸体又遭受了车裂之刑,全家老小都被处死。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