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佳句赏析
从《诗经》结集以来,在两千多年间,有无数的诗人先后出现。这无数的诗人,或因为风格相同,或因为处于同时,或因为同一籍贯,或因为师生相承,各自被归进了不同的诗派。诗派有大有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高低也不一样。现从大大小小的各个诗派中,选择有影响的(既指好的影响,也指不良影响),按历史顺序列出。
(一)屈宋。此指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和宋玉。屈、宋虽并称,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高低相差很多。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个伟大诗人,也是世界文化名人。屈原写有《离骚》、《天问》和“九歌”、“九章”等,宋玉写有《九辩》、《风赋》等,他们的诗篇在艺术形式上有不少的相同点。语言方面,多运用楚国的方言口语,比如“离骚”是楚同的方言,“兮”是楚国的口语;声韵方面,多依楚国乐歌的音律;风格方面,大都是奔放而华美的。南宋人吕祖谦编选的《宋文鉴》引文说:“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汉代结集的《楚辞》,收进的主要是屈、宋的作品。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屈宋逸步,莫之能追。”这一高度评价,屈原是受之无愧的。
(二)三曹。此指汉、魏之间的曹操、曹丕(魏文帝)、曹植三人。曹丕和曹植是曹操的儿子,曹氏父子三人,在诗歌创作方面,以曹操、曹植的成就为高。所谓的“‘建安风骨”,主要是通过曹操、曹植的诗篇体现的。曹操的诗,多取材于动乱的现实,内容深广,气势雄伟,风格遒劲;曹植的诗,也多是慷慨、悲壮情怀的抒发,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曹丕除诗外,还写有《典论·论文》等。三曹,因其所处的政治地位和诗歌创作的成就,而成了当时文学界的领袖。
(三)建安七子。此指东汉建安年问(公元196-220年)的孑L融、陈琳、王粲、徐斡、阮璃、应场、刘桢七人。因同居邺中(今河南省安阳市北),又被称为邺中七子。他们同三曹关系密切,能文善诗。他们的诗篇,流传到现在的,以王粲的《七哀诗》、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等较有名。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将他们七人并举,并加以称誉。
(四)竹林七贤。此指曹魏正始年问(公元240--249年)的阮籍、嵇康、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七人,是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三国志·嵇康传》注中称,嵇康等七人,“游于竹林,号为七贤”。在诗歌创作方面,阮籍的《咏怀》、嵇康的《幽愤诗》等较有名,表现了对当时黑暗现实的不满,但也蒙有脱离现实的老、庄色彩。
(五)三张、二陆、两潘、一左。三张指张载和他的弟弟张协、张亢;二陆指陆机和他的弟弟陆云;两潘指潘岳和他的侄子潘尼。,他们都是西晋太康年问(公元280--289年)的作家,诗歌创作偏重技巧,崇尚词藻,其诗体被称为“太康体”。一左指左思,他也是太康年间的诗人,比张、陆、潘等人的成就高,他的《咏史》八首很有名。钟嵘在《涛品》中说:“太康中,三张、二陆、两潘、一左,勃尔复兴。”从这里可以看出,他们在当时的影响。
(六)颜谢。此指南朝宋元嘉年问(公元424-453年)的诗人颜延之和谢灵运。他们创作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物,很注重词藻雕饰,被称为“元嘉体”。谢灵运的成就较高,他开创了“山水诗派”的创作,不仅活跃了南朝诗坛,而且也影响了后代的一些诗人。他写的《登池上楼》、《岁暮》、《入彭蠡湖口》等诗,都有着为历代传誉的佳句。
(七)竞陵八友。此指南朝齐代竞陵王萧子良门下的萧衍(梁武帝)、沈约、谢眺、王融、萧琛、范云等八人。写诗,讲究四声(平、上,去、人)、八病(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在声律上下功夫。因为他们活动在永明年问(公元483—493年),故称他们的诗体为“永明体”。他们之中,沈约、谢胱较有成就,是新体诗的代表作家。
(八)宫体诗派。南朝梁代的一个诗派,以萧纲(梁简文帝)为首。《梁书·简文帝本纪》中称,萧纲“雅好题诗。……然伤于轻艳,当时号日宫体”。宫体诗派的诗歌,多表现闺情,内容淫秽,形式绮靡。
(九)初唐四杰。此指唐代初年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他们创作的诗歌,开始改变齐、梁的绮靡风气,题材较为广泛,初具雄伟气势。除诗之外,王勃的《滕王阁序》、骆宾王的《讨武望檄》等文,也较有名。杜甫在《戏为六绝句》第二首中说:“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对“轻薄为文”以嗤笑王、杨、卢、骆的人进行了斥责,并对王、杨、卢、骆的诗歌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
(十)王孟。此指盛唐诗人王维和孟浩然。在他们的作品中,山水田同诗写得生动形象,新颖清幽。因此,他们和储光羲、裴迪等人,被合称为“田园诗派”。实际上,王、孟不单以山水田同诗见长,如王维写的《老将行》、《观猎》、《使至塞上》等诗,风格雄浑,也较有名。
(十一)高岑。此指盛唐诗人高适和岑参。在他们的作品中,边塞诗写得很有特色,如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走马川行》,都是名篇。因此,他们和王昌龄、李颀等人,被合称为“边塞诗派”。实际上,高、岑也不是只写边塞诗的,如高适写的《封丘作》就是别一题材的诗,也称得上是名篇。
(十二)李杜。此指盛唐诗人李白和杜甫。李、杜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又是世界文化名人。在古代,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诗史”。李、杜虽并称,但并不属于一个诗派。他们的诗歌创作各有特色,又都是兼容多种风格的大手笔。李白的诗,现存约近一千首,《蜀道难》、《将进酒》、《行路难》、《梦游天姥》、《饯别校书叔云》等长篇古体,以及《秋浦歌》、《赠汪伦》、《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精短绝句,都是传诵千古的名篇。杜甫的诗,现存约一千四百余首,“三吏”、“三别”和《兵车行》、《咏怀五百字》、《羌村三首》、《北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古柏行》等长篇古体,以及《望岳》、《月夜》、《春望》、《蜀相》、《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旅夜书怀》、《登高》、《登岳阳楼》等五、七言律诗,也都为千古所传诵。韩愈在《调张籍》中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可见,在当时就已经有人给他们以很高的评价了。
(十三)韦刘。此指唐代中期的诗人韦应物和刘长卿。他们的诗多描写山水田园,被看作是“山水诗派”。但是,也有其他题材的诗,如韦应物的《观田家》、《采玉行》等。
(十四)大历十才子。此指唐代大历年间(公元766—779年)的十个诗人。哪十个诗人,说法不一,据《新唐书·卢纶传》载,十才子是卢纶、吉中孚、韩翻、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沛、夏侯审、李端。这十个人,都依附权贵,出人于驸马郭暖之门,多以诗作为饮宴点缀和送别应酬。在他们的作品中也有一些较好的诗,如卢纶的《塞下曲》等。
(十五)韩孟。此指唐代中期的诗人韩愈和孟郊。韩愈的创作主要在散文方面,他和柳宗元同是唐代最有成就的散文作家,但也写了一些诗。韩愈和孟郊写诗,虽有各自的风格特色,但在字句的刻意推敲方面是一致的。他们着力实践杜甫的“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口号,在形式上追求翻空出奇,而形成一种险怪的诗风。他们还主张以文为诗、议论入诗,使诗体有进一步散文化的倾向。然而,他们在扭转大历以来的平庸诗风方面起了一定作用,并且也写了一些有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的诗。在当时,与韩、孟诗风相近的还有:贾岛、卢仝、刘叉等。贾岛写诗特别注意字句的推敲,“推敲”一词就来自于贾岛写诗的故事。据说,贾岛最初写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的诗句。他骑在驴背上还在反复考虑是用“推”好呢,还是用“敲”好?因为精神过于集中,竟不知不觉地混到了韩愈(时为京兆尹)的仪仗行列里,被韩愈的手下抓住,韩愈问明情由,很赞赏他,同意将“推”改为“敲”,写成了“僧敲月下门”的诗句。贾岛写诗很刻苦,被称为“苦吟诗人”。韩孟诗派的创作,后为宋、清时代的一些诗人所仿效。
(十六)新乐府运动诗派。唐代中期,诗人白居易、元稹发起了“新乐府运动”。参加者还有张籍、王建、李绅、唐衢、刘猛、李余等,成为一大诗派。新乐府,指的是一种类似乐府的古体诗,但不是拟乐府古题,而是即事名篇,用新题写作。新乐府因出现在元和年间(公元806—820年),故称“元和体”;又因白居易编有《白氏长庆集》、元稹编有《元氏长庆集》,也称“长庆体”。在新乐府运动中,白居易是最杰出的,他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的著名诗人。他的诗,现存近三千首,是唐代诗人中诗篇数量最多的一个。他写的“秦中吟”中的《重赋》、《轻肥》、《买花》等,“新乐府”中的《杜陵叟》、《缭绫》、《卖炭翁》等,以及《长恨歌》、《琵琶行》等长篇古体诗,《古原草送别》、《钱塘湖春行》等五、七言律诗,都是思想、艺术成就很高的名篇。
(十七)小李杜。此指晚唐的诗人李商隐和杜牧。小李杜与李(白)、杜(甫)很少有一致的地方。李商隐擅长咏史、爱情诗的写作,《无题》诗很有名;杜牧的写景、抒情小诗写得很好,《江南春》、《赤壁》、《泊秦淮》、《山行》等都算得上名篇。小李杜于律诗、绝句的写作上,恰与李白的绝句第一、杜甫的律诗第一换了个儿,李商隐是以律诗、杜牧却以绝旬而名列前茅的。
(十八)西昆体诗派。北宋初年的一个形式主义诗派,其中有杨亿、刘筠、钱惟演等人。他们写诗,专在形式上模仿李商隐,追求词藻,堆砌典故。相传,西方昆仑之山是古代帝王藏书的地方。杨、刘、钱等人,作为朝臣,经常出入于宫中的藏书处。他们之间写诗唱和,便称为“西昆酬唱”。他们的诗编成《西昆酬唱集》,“西昆体”是由此而得名的。
(十九)江西诗派。由北宋江西诗人黄庭坚创始的一个形式主义诗派,因吕本中的《江西诗社宗派图》而得名。《江西诗社宗派图》,列出江西诗派成员有黄庭坚、陈师道、吕本中、晁冲之、韩驹等二十四人。他们写诗,强调字字有来处,并讲究“夺胎换骨,点铁成金”,致使模拟抄袭,影响很坏。这派诗人中能摆脱束缚的有陈师道,他写了一些较好的诗。
(二十)中兴四大诗人。此指南宋的陆游、范成大、杨万里、尤袤四人。陆游确实是大诗人,他不仅在南宋而且在我国古代乃至世界,都称得上伟大诗人;范成大、杨万里次于陆游,也写了不少好诗;尤袤配不上大诗人的称号,诗的数量少,质量也差。陆、范、杨三人,早年都受过江西诗派的影响,后摆脱其束缚,各有创新,致使宋代诗歌创作能得到“中兴”。陆游的成就最高,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数量最多的一个,他写的诗,现存九千三百多首,其中的《游山西村》、《金错刀行》、《关山月》、《书愤》、《迎凉有感》、《风雨大作》、《示儿》等,都是名篇。
(二十一)永嘉四灵。此指南宋的徐照、徐玑、翁卷、赵师秀四人。他们都是永嘉(今浙江省永嘉县)人,每人的字或号都带有“灵”字,故称为“永嘉四灵”。四灵虽反对江西诗派,但并未写出好诗。
(二十二)江湖诗派。南宋末年的一个诗派,由陈起刊行的《江湖集》而得名。《江湖集》等诗集收入了一百零九人的诗,其中只有戴复古、刘克庄、刘过等人有些可读的诗。江湖诗派并没有统一的主张,有反对江西诗派和永嘉四灵的,也有受江西诗派和永嘉四灵影响的。
(二十三)前七子和后七子。“前七子”指明代弘治、正德年间(公元1488—1521年)的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七人;“后七子”指明代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的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七人。前七子和后七子,是明代的复古主义文学流派。前七子首先提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口号,后七子继之,在当时虽起了反形式主义文风的积极作用,但也形成了严重的拟古风气。前七子和后七子的创作,主要在诗歌方面。其中的李梦阳、何景明、李攀龙、王世贞四人,名气较大,被称为四大家。
(二十四)公安派。明代万历年间(公元1573一1620年)的一个文学流派。以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兄弟三人为首,因他们是公安(今湖北省公安县)人,故称“公安派”。公安派反对前、后七子的复古主义文学主张,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口号,也就是要文学充分表现个性,突破复古派的清规戒律。在创作方面,袁宏道的成就较高。袁宏道以散文为主,也写了一些诗,如《猛虎行》、《竹枝词》等。总的来说,公安派的作品,内容多局限于自然景物和身边琐事,社会意义不大。
(二十五)竞陵派。明代万历年间的一个文学流派。代表人物是钟惺和谭元春,因为他们是竞陵(今湖北省天门县)人,故称“竟陵派”。竞陵派在反对复古派方面,是公安派的友军。诗歌的写作,内容上比公安派更空虚,形式上追求孤、奇、僻、怪。因而,有价值的作品不多。
(二十六)几社。明代末年的一个文学组织,主要成员有陈子龙、夏允彝、徐孚远、何刚等人。在政治上,继东林党之后和阉党作斗争,后与“应社”合并为“复社”(因主张“兴复古学”,故名复社)。在文学上,赞同前、后七子的复古主张,并有其时代色彩。陈子龙在诗歌创作方面,有较高的成就,被誉为明诗殿军。他的后期诗歌,悲郁苍凉,有着强烈的民族感情。
(二十七)神韵说诗派。清代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年),王士祯继唐人司空图在《诗品》中和南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的主张,而提出“神韵说”。神韵说,讲究“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以王维、孟浩然的诗为样板。神韵说的提出,致使诗歌写作一味追求迷离惝恍的境界和脱离现实的超脱。但是,神韵说注重对诗歌意境的探索,还有可取之处。提出神韵说的王士祯,是当时的诗坛领袖,他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创作实践上推行神韵说,影响了当时的很多诗人。
(二十八)格调说诗派。清代乾隆年问(公元1736—1795年),沈德潜在前、后七子和叶燮之后,再次提出“格调说”。格调说,强调“温柔敦厚”,“讲求格律”。这种束缚诗人的落后主张,曾显赫一时,为一些诗人所遵守。沈德潜本人也没有写出什么好诗,而他选的《古诗源》、《唐诗别裁》、《明诗别裁》等,在介绍古代文学遗产方面是很有用处的。
(二十九)性灵说诗派。清代乾隆年问,袁枚同沈德潜的格调说相对立,提出“性灵说”。性灵说,主张直抒性情,认为诗“有工拙而无今古”。因为性灵说是一种较为进步的文学主张,再加上袁枚本人写了一些较好的诗,所以,实际影响超过了格调说。属于性灵说诗派的,除袁枚外,还有赵翼等人。他们虽然写了一些较好的诗,但是大部分诗作都缺乏重大的思想内容。
以上所举的,着眼于诗派,并选了一些习惯上的并称。另外,还有很多的独成一家的诗人,如东晋的陶渊明、初唐的陈子昂、金代的元好问、清代的龚自珍等等,他们比有些诗派中的诗人还要重要。因他们独成一家,就不与诗派同时介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