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佳句赏析
《图说甘谷》:铁笼山上觅姜维(下)
李 春
【导读】山因人增色,人因山传名。多少年来,无论春夏秋冬,铁笼山一直是人们凭吊姜维,思古幽情,感悟悠久历史,传承三国文化,开展观光旅游的圣地所在,而且辈辈相传。朋友,难道您还没有听出铁笼山峡谷之中那嘶叫的马鸣声和激越的战鼓声吗! 难道不为姜维兴复汉室,忠昭日月,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的英雄气概所折服吗!
站在半山腰,眼睛向四周望去,只见铁笼山山势非常独特,有悬、险、秀、奇、坚等特点。悬:山势挺拔,栈道悬空,姜维的指挥部就悬在半空中,仿佛空中仙洞;险:雄伟峻险,有伏兵洞、一线天、铁桶峡,险道相连;秀:山势俊秀,绿草如荫;奇:周围有大小奇峰12座,有的相连,有的自然分开,尤其是三座山峰犹如张家界风景,这在黄土高原可真不多见。坚:形如铁笼,坚硬无比。离开半山腰,包总领我们来到沟底,向右拐进一个峡谷,只见山峰高耸,峡谷狭窄,两峰峰底之间仅有不到10米,阴森森的。再向前走去,一个用石土堆起的平台挡住了去路,抬头一望,正前方几十米高的山,仿佛被天斧劈成了平整的断面,山的表面平整得出奇,令人难以置信,平整的断面挡住了峡谷,我们已经到了尽头,走投无路了,大家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这就是传说中的“断头峡”,敌人一旦进入这里,不是断头,就是俘虏。上了平台,在包总的帮助下,我钻进石缝下面的石洞,只见洞深不到10米,洞宽几十公分,只能容一人走动,真乃神兵藏身之处啊!我想在古代能具有这样得天独厚的战略地位,进则可攻,退则可守,真可谓是 “一夫怒临关,百万不可傍”。据包总介绍,铁笼山主要由堡子沟、灯笼缝、大士庵、水帘洞、姜维饮马井、三国长城等景点组成,还有进山时见到的八营村、斗敌村等村庄,象众星捧月一样,环绕着铁笼山。我想随着铁笼山旅游文化基地的开发,这里将会呈现出一个景色秀丽,人文深奥,一步一景,波澜壮阔的三国文化旅游圣地。
秋风伴随着青山,思绪萦绕在峡谷。我们在包总的催促下,一步一回头的离开了铁笼山峡谷深处。在停车的地方,我将自己主编的历史资料书籍《姜维》赠给包总,并与大家在包总公司的办公室,观看了铁笼山视频光盘和开发设计方案,深深的被他们宏大的气魄所感动、所敬佩。我想,如果姜维在九泉之下能感觉到今天在铁笼山发生的故事,一定会激动万分、热泪盈眶的。
蜀川炎运等寒烟,渡陇惟余伯约贤。
试看青青山上草,春来犹献五铢钱。
读着武山人李克明的诗《铁笼山》,我再次陷入了深思:山因人增色,人因山传名。多少年来,无论春夏秋冬,铁笼山一直是人们凭吊姜维,思古幽情,感悟悠久历史,传承三国文化,开展观光旅游的圣地所在,而且辈辈相传。朋友,难道您还没有听出铁笼山峡谷之中那嘶叫的马鸣声和激越的战鼓声吗! 难道不为姜维兴复汉室,忠昭日月,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的英雄气概所折服吗!
作 者:李春 长期从事新闻记者,喜欢摄影摄像。曾多次参加全国三国文化与诸葛亮学术研讨会,并做大会发言。主编有《姜维》、《甘谷历史文化大观》、《甘谷石窟文化》等。现为甘谷县政协委员。
图说甘谷 用图说话
重在图说 韵在文化
作者 摄影者:李春 甘谷摄影协会会员 长期从事摄影摄像工作
专业摄影 制作光盘
手机:13993845496(微信同步)
QQ: 383381386(邮箱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