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佳句赏析
中国网5月29日讯 5月20日中午,告别“山色空蒙瀑布奇”的阜平天生桥风景区, “铭记历史同心圆梦”中国•保定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红色文化走廊之旅——“跟着老电影去旅行”媒体考察团继续赶路。这一站,我们到达的是皇家祭祀古北岳之地——北岳庙。在这里,我们将进行一场陶冶情操的古文化之旅。
跨进古岳庙大门,看飞燕在古庙飞檐斗拱处盘旋,心中顿生祥和安宁之感。古北岳大茂山以其显赫地位和秀美风光、北岳庙以其祭祀之所、雄伟壮观和厚重的文化,吸引着历代达官显贵、文人墨客等登临祭祀游览,且多有感抒怀,留下了200余首脍炙人口的华丽诗篇。
北岳庙位于曲阳县城西南隅,始建于南北朝北魏宣武帝景明、正始年间(公元500-508年),是历代封建帝王祭祀古北岳恒山之地,为官方祭祀专用场所。至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据记载,在这里皇帝和地方官吏曾进行过300多次隆重的祭祀。1982年2月23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古建、壁画、碑碣雕刻、书法等艺术价值。
北岳庙规模宏大、古建成群,共有四进门。北岳庙第二道门——朝岳门,单檐歇山布瓦顶,面阔三间,进深两间。跨过此门,就预示着隆重的祭祀活动就要正式开始了。御香亭始建于明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有近500年的历史,皇帝在举行祭祀大典之前更衣、上香之地。此亭建筑为全木结构,平面八角形,重檐三滴水攒尖顶,坚固精巧、设计美观。正心使用三重斗拱的做法为当时特点之一。
北岳庙的主体建筑——德宁之殿,取自“以德治国、天下安宁”之意。德宁之殿占地2009.8平方米,高25.6米,殿面宽九间,进深六间,始建于南北朝时期至今1500余年了,宋代初期为契丹族所焚烧,到淳化二年(公元991年)修建,此后,宋、元、明、清各代均进行过大大小小16次维修与扩建,因为它现在多存有元代建筑风格,被确定为我国目前尚存“元代”最大的木结构建筑,也是五岳祭祀中规格最高的古建筑。
重檐九脊庑殿顶,从我国商周至清代一直只用于最尊贵的建筑上,其它建筑绝对禁止使用,殿顶正脊两端各有一对鸱吻,高3米有余,它们是用十六块琉璃彩瓦的构件拼作而成的,对正脊的装饰则采用了“九脊封十龙”的样式,使其显得更加尊贵与庄重,台阶四周设有汉白玉石栏杆和望柱,部分望柱顶端雕刻有石狮子,共九十九只,而且是千姿百态,无一雷同。
德宁之殿”四字为楷书,笔力雄健,遒劲多姿,颇具颜筋柳骨之风。“德宁之殿”四个字是真定路转运使司经历官李廷瑞奉诚明真人所写的。
北岳庙所供奉的是北岳恒山之神崔莹,崔莹是商周时期的人物,在灭商过程中被纣王的一员参将张奎所杀害,后被姜子牙封为北岳恒山神,由于他体察民心,除暴安良,极受一方百姓敬仰,自然香火十分旺盛了。它左右两边分别是辅神风伯、雨师,主要职责是保佑人间能够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恒山神周围是四位陪侍像,在历史上没有具体的出处。
德宁之殿内东西两壁有唐代画圣吴道子所绘《天宫图》,东壁为“云行雨施”,画的是天宫中众天神正在兴师动众、兴云布雨,普降甘霖的具体情节和人物形象,正中间画有一条长达6.4米的巨龙,是整幅壁画的精华所在,它体态蜿蜒,两目晶莹,须发柔眉,四爪苍劲有力,若浮若动,几欲破墙而出,颇具运动感。由于龙体上使用了沥粉,贴了金箔,所以在遇到了强烈闪电的情况下,还会闪闪发光。
西壁壁画内容为“万国咸宁”,画的是诸天神在完成为民降福的任务后,得胜回宫,世间风调雨顺的场景。最高处“飞天神”是全幅壁画的精华,它相貌狰狞,肌肉粗健,横空飞奔,气势逼人。相传赵县柏林寺壁画上的水也为吴道子所绘,所以也留传着这样一句话“曲阳鬼、赵州水”。
两幅壁画均为铁线描法,作者用不同的线描,表达出刚柔、厚薄、粗细不同的质感,紧密的线条表达仕女的秀丽艳姿,长而流利的线条描绘出稠密重叠的衣纹、飘举如飞的衣带,线条无论长短都画得非常洒脱流畅栩栩如生,画中上百人物着色浓淡相宜,轻重得当,加上沥粉贴金的技法,天然矿石颜料的应用,使壁画历经沧桑仍光彩照人,不失原来面目,纵观壁画画面,似有风行、雷动、雨施之感,“吴带当风”之神韵跃然画面之上。
北岳庙壁画有三大特点:第一,画幅大,最大的一幅面积216平方米;第二,人物画像大,最高的6米,次高的尚有3.3米;第三气派大。不仅是研究我国壁画的宝贵资料,同时填补了我国绘画史吴派的空白。
北岳庙另一部分引人注目的是所保存的200多块碑、碣、经幢,计有南北朝、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和民国时代的,跨越1500多年。碑刻内容大多是历代祭祀北岳之神的祭文,重修北岳庙记,及文人墨客的诗、词、赋等。其中唐天宝七年(公元748年)立的《大唐北岳恒山封安天王之碑》,记述了唐玄宗封北岳为安天王之事。北宋皇佑二年(公元1050年)立的《大宋重修北岳庙之记》碑,是宋仁宗、英宗、神宗三朝重臣韩琦撰文并书写的。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立的《大元封加北岳手诏碑》,上部为蒙古八思巴文,下部为汉文。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立的《大明诏旨》碑,为明太祖朱元璋封“五岳”、“四海”等诸神的诏书。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立的《顾亭林先生北岳辨》碑,碑文为顾亭林即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先生经多年考证及实地考察写成,他主张北岳及北岳庙祭祀应继续留在曲阳,顺治皇帝不该下诏改祭祀北岳恒山于山西浑源。
此外北岳庙还存有《赵孟頫碑》、《朱元璋碑》等,这些碑刻在国家级碑刻文物中也都是极具艺术价值的珍品。赵孟頫是元代初期极有影响的书法大家。《元史》本传讲:“孟頫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赞誉很高。“魏公于古人书法之佳者,无不仿学”。尤为可贵的是宋元时代的书法大家多数只擅长行、草体,而赵孟頫却能精究各体。他在北岳庙保存的为曲阳籍西羊平村雕刻先人杨琼的墓志铭就是楷体,故在赵孟頫存世的书法作品中非常少见且更显珍贵。
北岳庙还存有珍贵的苏轼手书三首词的真迹。这两通石碑为汉白石玉料,各高1.4米,宽0.65米,两通碑面东并立。左侧碑刻苏轼手书的《行香子•述怀》是他被贬定州任知州时考察所属曲阳济渎岩时的有感而发。右侧碑刻苏轼手书的《临江仙•惠州改前韵》。两碑背面刻有苏轼手书的《满庭芳•归去来兮》。这两通碑上的字,笔力遒劲,端庄秀美,挥洒自如,堪称传世佳作,极具书法研究及利用价值。另在众多碑刻中还有草书大家怀素的作品,其作品至今仍是研习草书者崇尚临摹的主要对象。
北岳庙不仅是祭祀北岳恒山神的宝地,更是一座内涵丰厚的文化艺术殿堂。它集古建、绘画、书法、石雕、定瓷等艺术于一身,璀璨夺目,向世人展现出我们祖先的勤劳、聪明和智慧。
(伍策 曼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