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句网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成语词句网 > 佳句赏析 > 唐太宗李世民弑兄屠弟,逼父退位,为何历史评价仍然很高?

唐太宗李世民弑兄屠弟,逼父退位,为何历史评价仍然很高?

作者:成语词句网日期:

返回目录:佳句赏析

唐太宗李世民弑兄屠弟,逼父退位,为何历史评价仍然很高?

通过骨肉相残,李世民夺得了大唐政权,踏着兄弟的尸骸昂首登上了帝位,好在他对历史评价尚心存敬畏,因而经常揽镜自照,由此开创了彪炳青史的贞观之治。

由李世民亲手开创的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佳话,也是中华卷帙浩繁的青史中为数不多的盛世之一,但是关注一下李世民的上位之路就不难得出结论,若没有极度惨烈的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也就无从谈起。兄弟阋墙、同室操戈的玄武门事变给花团锦簇的贞观之治投下了一个巨大的阴影与无数问号,也是雄才大略的唐太宗李世明终身难以释怀的梦靥,正由于它的存在,让繁盛大气的贞观之治总是饱受后世史家的质疑与诘问。

但细究这段历史,你会发现,玄武门之变和贞观之治的策动者都是李世民,假如没有通过玄武门之变夺权,就不会有后来辉煌的贞观之治,更重要的是,玄武门之变的惨烈与不和谐促成了贞观之治的正面价值。从某种角度看,玄武门事件对于贞观之治在客观上也起到了积极影响,而这种影响力的核心就在于李世民比较在意并重视自己的历史评价,一切的一切,都从他正视且不回避自己这段暗黑历史开始的。

唐太宗李世民弑兄屠弟,逼父退位,为何历史评价仍然很高?

正因为心怀愧疚,李世民很关心历史会怎样记录自己。这也是政治家常有的心态,当生前取得过巨大的成就后,对身后的评价也就更为看重。据说李世民年轻时戎马倥惚,从不读书,而学习文化知识是他称帝以后的事,起步很晚。《唐书》记载,唐太宗读书很勤奋,常常手不释卷,通宵达旦,更喜欢纵论古今,畅谈自己的读书心得。

他治国理政确实非常成功,但也改变不了玄武门政变给他带来的负面影响。不管他在现实政治中如何成功,在玄武门事变这件事情上,在得位不正的质疑中 ,他确实难以洗白。

李世民毕竟是一代英主,假如他没有历史意识,不在意后世怎样评价他,那么他根本不用在乎这些评判角度,更不用在乎什么善恶区分以及德行大小。正因为他还在乎这些,所以他没有篡改这段不光彩的个人历史,也没有愚弄天下苍生,而是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扭转不利影响,所以没有导致天怒人怨 、人亡政息的恶果,反而获得了极高的历史评价。

为了获取更好的历史评价,他能够做到虚心纳谏并从谏如流, 闻过则喜,礼贤下士,以最真诚的努力洗刷身上的罪恶。

唐太宗李世民弑兄屠弟,逼父退位,为何历史评价仍然很高?

​坏事变好事是需要一定条件的,正因为李世民在乎史家手上的那枝枯笔,在乎天下苍生悠悠之口,所以玄武门之变这个历史悲剧、负能量才有转变为贞观之治这个恢弘大气的正能量之可能。假如君临天下的帝王并不在意别人如何评价他,以“我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不屑对之,天下芸芸众生是没有任何办法的。

隋炀帝谋父弑兄,留下了千古骂名,强盛的隋帝国也迅速土崩瓦解,前车之鉴不远。李世民虽然也弑兄屠弟,逼父亲李渊逊位,得位不正,道德上也曾饱受质疑,但他确实不伪饰这段不堪回首的人伦惨剧,执政后又确实雄才伟略,建大功于天下,造福于当代,彪炳于史册。史载,贞观年间,海晏河清,万国来朝,一片欣欣向荣的和谐景象。大唐境内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经济繁盛,盗匪绝迹,民众安居乐业,李世民被各大小邦国尊为“天可汗”,虽然略有夸大,但史有明载,也有一定的根据。贞观之治成为封建治世的楷模,李世民成为明君的表率,尤其能说明问题。骗得当时容易,骗得后世很难 。历史既无情又多情,但李世民却做得无可指摘。

李世民很清楚玄武门事变的性质 ,知道后世史家的评价不会轻易放过自己,所以他必须励精图治、兢兢业业、严于律己,因为他深知,只有将大唐治理好了,才能减轻自己的罪过,历史评价的综合指数才会上升。将功折罪是历史评价的重要规则,李世民深谙其理,所以他奋发努力,大有作为,终于成就了贞观之治的宏图大业。虽然他在世时还战战兢兢,对自己的作为多有不满,对身后的评价很是担心,但历史老人最终慧眼如炬,给予他极高的评价,负面的东西几乎一笔带过,这一切与他自身的努力与期望值还是相对称的。

唐太宗李世民弑兄屠弟,逼父退位,为何历史评价仍然很高?

唐太宗李世民弑兄屠弟,逼父退位,为何历史评价仍然很高?

唐太宗李世民弑兄屠弟,逼父退位,为何历史评价仍然很高?

​【插图源自网络】

【发文不易 严禁剽窃】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诗词赏析_佳句赏析_文章阅读_美文欣赏_成语词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