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佳句赏析
台州因境内天台山而得名,天台山西南与括苍、雁荡两山相接,西北与会稽、四明两山相连,向东北延伸入海形成舟山群岛。天台山由许多山组成,其中华顶山、桐柏山、琼台山、赤城山、寒石山等,都是著名的风景名山。在组成天台山的许许多多山中,桐柏山是一座值得重视和研究、需要加以开发与建设的道教名山。
在古代,桐柏山指的就是天台山。唐代崔尚所写的《桐柏观碑记》中,一开头就写道:“天台也,桐柏也,释谓之天台,真谓之桐柏,此两者同体而异名”。从崔尚所写的碑记中可以看出,当时天台与桐柏两个名称是通用的,桐柏山与天台山是从佛与道不同角度来称谓的同一个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桐柏山与天台山的概念逐步分离。后来,桐柏山指的就是桐柏宫周围一带的山。本文所写的桐柏山,指的也是这个概念。
桐柏两字,桐为桐树,代表阳;柏为柏木,代表阴,一阴一阳之谓道。桐柏这一名称中有阴有阳,阴阳相和,与道教有着天然的联系。事实也正是如此。在历史上,桐柏山是一座道教仙山。有不少传说与桐柏山相关,在此列举其中几则。
先说黄帝,传说黄帝曾经来到天台山,命人在天台桐柏山建造了“天人合一”的天、地、人三个祭坛,祈愿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后说王乔,传说周灵王太子王乔因劝谏其父而遭到冷落后,来到天台桐柏山修道,成仙后成为护佑天台山的主神,被奉为桐柏真人;再说吕洞宾,传说吕洞宾曾游桐柏岭下福圣观,在墙壁题诗一首。诗的内容为“青蛇绕地月徘徊,夜静云闲鹤正回。欲度有缘人换骨,暂留踪迹在天台。”一些传说虽然有些荒诞不经,但这些传说本身并非当代人为了发展旅游吸引人眼球而随意编造,而是在古代典籍中有记载。当然我们应该看重的不仅是传说,更有历史上那些值得我们关注的在桐柏山上真实发生过的事,真正来过桐柏山的人。
翻开民国时期陈甲林先生编撰的《天台山游览志》,其中所写到的天台山古迹中,与桐柏山相关的很多。有“三国吴葛仙翁(葛玄)故居”“陈徐则隐真斋居”“司马承祯故居” “冯惟良栖瑶隐居”“徐灵府方瀛山居”“叶藏质石门山居” “台州刺史柳泌紫霄山居”“陈寡言玉霄山居”“曹太尉勋寓居”“白玉蟾方瀛山居”“黄云堂”(司马承祯所居)“会仙亭”“吹笙台” “降真台”“众妙台”“凤轸台”“葛玄丹灶” “透壶泉”等,多达二十多处。在各个不同的朝代,桐柏山上曾经出现过不少道观,主要有桐柏宫、元明宫、洞天宫、仁靖宫、纯素宫、 福圣观、昌寿观、法轮院、妙乐院、昭庆院、圣寿院、法莲院等,有十多处。
我之所以要把这么多古迹和道观的名称不厌其烦一一加以罗列,是因为这些古迹和道观,虽然大部分已经消失在岁月的烟尘之中,但都蕴含着一段生动的历史故事,都是桐柏山丰厚人文底蕴的体现。桐柏山是道教所列的七十二福地之一,道书称之为“金庭洞天”,是名副其实的道教仙山。
在桐柏山留下踪迹的历史文化名人,着实不少。择其要者而言之,有几个人物不得不提。唐代高道司马承祯,遍游名山之后,把他修道的地点选定在天台山。司马承祯曾先后得到武则天、唐睿宗、唐玄宗三位皇帝的四次诏见。诗仙李白曾两次来到天台山,写下了讴歌天台山的不朽诗篇。“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就是李白写的《琼台》一诗中的名句。著名诗人孟浩然也慕名来到天台山,留下的诗篇中多次写到桐柏宫。隐居天台山的寒山子,曾经写下“仙都最高秀,群峰耸翠屏”“瀑布千丈流,如铺练一条”等诗句赞美桐柏山。唐代高道徐灵府,曾经居于桐柏山元明宫,是最早的寒山诗集收集者。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在他二十三岁那年就曾来到桐柏山的洞天宫隐居。他五十一岁被解除官职,远在四川而被朝廷安排担任桐柏宫的虚职,两年之后他实地到桐柏宫主持宫务。在天台山的岁月,令他终生难忘。直到晚年,他还写下“但愿此身无病,天台剡县闲游”这样的诗句,真情回忆天台山。与大诗人陆游同时代的一代大儒朱熹,也与桐柏山有着很深的渊源。朱熹的父亲朱松,曾经主管过桐柏宫,朱熹少年时即随他的父亲来过桐柏山。后来,朱熹分别在他44岁和54岁时,两次主管桐柏宫,时间长达六七年。尽管他主管桐柏宫期间大量时间居住在武夷山,但他在天台期间走过天台的山山水水,也与天台不少贤达交往密切。
桐柏山上,除了像李白、孟浩然、司马承祯、陆游、朱熹等历史文化名人之外,还有许多历史文化名人与桐柏有关,有的虽未实地到过桐柏山但在诗文中赞美桐柏山,有的亲临桐柏山留下了颂扬桐柏山的瑰丽诗章。孙绰在《游天台山赋中》写到“赤城霞起以建标,瀑布飞流以界道”,他所写的瀑布就是桐柏瀑布,近年恢复后被称为天台山大瀑布。王羲之在华顶山上跟白云先生学书法期间,足迹亦曾踏至桐柏山。谢灵运在其《山居赋》中写下了“远东则天台桐柏、方石太平”之句,对桐柏山念念不忘。曾任台州刺史的唐代道士柳泌,与桐柏山有一段奇特的故事。他以道士身份担任台州地方长官,不在台州府办公,直接到桐柏山干事,其主要职责是组织群众为皇帝采集长生不老之药。被称为“山中宰相”的高道杜光庭,是个大学问家,也是个大诗人。他曾隐居桐柏山,甚至自称“桐柏真人”。唐代诗人元稹,在担任浙东观察使时,对天台山的景色特别喜欢,在桐柏山住过一段时间。他捐出自己的俸禄资助修复桐柏宫,桐柏宫修成后还写了《重修桐柏观记》。刘禹锡、白居易、张佑、释皎然、皮日休、陆龟蒙等唐代诗人,都留下了与桐柏山有关的诗。
北宋时,一代高道张伯端写出了道教史上的重要著作《悟真篇》,成为道教南宗的创立者,其三教合一、性命双修、重视内丹修炼的思想,对道教的发展影响很大,而张伯端在历经千难万险走过南北各地之后最终成就功业的地方,便是在桐柏山。
宋代以降,莅临或吟诵桐柏山者,有官员、道士、学人,各色人等,数量很多,难以尽述。直到清代以后,尚有康有为、郁达夫、潘天寿等名人莅临桐柏山,留下了赞美桐柏山的诗文。
令人遗憾的是,在历史上曾经引人注目的桐柏山,一度时期陷于衰落。好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天台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桐柏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发。桐柏抽水蓄能电站建成之后,琼台仙谷景区建成,受到游客喜爱。与此同时,一度破旧冷清的鸣鹤观,得以修复与重兴;因为当年建造水库而淹没于水库底下的桐柏宫,近年得以易址重建。新的桐柏宫具有宋代建筑风格,气势恢宏,特色鲜明,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道教场所。曾经在历史上赫赫有名但已经消失多年的桐柏瀑布,也已重现风采。最近,桐柏山还将迎来一件大事。现任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浙江省政协委员、台州市政协常委的桐柏宫道长张高澄,将升座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道教方丈。近几十年来桐柏山所发生的可喜变化,为今后的建设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桐柏山,无论从历史文化角度还是从自然风光角度看,都是一个可资建设和开发的重要景区。有人曾经感慨天台山景区只见星星,不见月亮,指出天台山景点太散,缺乏规模较大的中心区块。事实也正是如此。与天台的邻县相比,仙居有大神仙、新昌有大佛城,皆可称为其重要景区。那么,天台山景区的中心区块或者天台山景区的月亮,应当在哪里着手建设?我的观点是应当在桐柏山起步,先把桐柏山建成天台山景区的月亮。因为桐柏山一方面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禀赋,另一方面在建设与开发上已有较好基础。把桐柏山建成无愧于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的道教仙山,打造道教文化高地,使之成为天台山旅游的中心区块,正当其时。
建设和开发桐柏山的文章该怎么做?首先是明确定位,确立把桐柏山建成道教仙山和道教文化高地这一基本定位。其次是着眼长远的大手笔规划。对于桐柏山的建设与开发,我有一个初步的建议,不妨在此和盘托出,与有识之士共同探讨。
我认为,桐柏山应当建好一个龙头。这个龙头的大脑,毫无疑问在桐柏宫。天台道教历史悠久,早在1800年前,被后人称为仙翁的葛玄就来到天台山修道炼丹,当时吴国的国主孙权,特地为他修建了桐柏观,就是后来桐柏宫的前身。自此以后桐柏观高道会集,一派仙山气象。到了唐代,司马承祯的修炼之所桐柏观,就是在葛玄修道的桐柏观遗址上重建的,他在桐柏山修道长达四十年。当时的桐柏观,引起了从皇帝到一大批官员和文人的关注,堪称国家级道教中心。到宋代,道教南宗创立者张伯端在桐柏宫修道。历史上,桐柏宫高道辈出,成为道教南宗祖庭,是仙家的“金庭洞天”,对道教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未来随着桐柏宫吸引力和影响力的进一步扩大,其重要地位将得到进一步彰显。
在桐柏宫附近,浙江道教学院已经在建。浙江道教学院是一所经国家宗教事务局和中国道教协会批准设立的集教育、培训、研究、交流于一体的道教人才培养高等院校。建成后将成为道教人才培育、道学理论研究、道教修炼养生和道教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据郑为一先生《天台山桐柏宫》一书记载,桐柏宫周围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九峰三十六宫七十二道院,如众星拱月散布四周。虽然没有必要全部恢复这些宫观道院,但适当复建与重兴关键性的宫观道院,还是值得重视的。与桐柏宫相应称,应当办好两个道教场所,成为龙头的一对眼睛。一只眼睛是鸣鹤观,以供奉张伯端为主。鸣鹤观主体为清代建筑,环境清幽,建筑古朴自然,是一处广大游客特别是道教信徒所喜爱的场所。另一只眼睛是道元院,就是现在的道元村,历史上曾为道元院。道元院需要复建,要在专家仔细考证、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道元院建设方案。复建的道元院可实现一些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可以考虑以供奉司马承祯为主。道元院的建设应与整个桐柏山的开发相协调,与桐柏宫、鸣鹤观的风格与特色相协调,使桐柏宫和鸣鹤观互为犄角,相互呼应,相得益彰。
如果说鸣鹤观和道元院可成为桐柏山的两只眼睛的话,那么,天台山大瀑布就是这个龙头的嘴巴。
天台山大瀑布总高325米,主体高285米,最大宽度90米,又称桐柏瀑布,九折而下,形成了有震撼力的高落差的瀑布群,十分壮观,堪称全国最好的瀑布之一。更为难得的是,瀑布在外喷洒,人可在瀑布之内沿着古道悠然行走,自内而外以独特的角度欣赏瀑布,感受行走于瀑布之内的奇特体验。古道上,古代时还有道观等建筑,可根据情况在适当位置重建一些建筑小品,不一定完全按照古代的情况加以恢复,可建成体现桐柏山道教仙山特色、适合当代人口味的经得时间检验的建筑精品。同时,还可以在桐柏山上建筑一些类似于古代茅蓬的场所,在文化气息上与古代一些和桐柏山有关的历史文化名人联系起来,供道士修道、僧人修禅、学者修学。也可以适当引进一些精品民宿,供普通游客体验桐柏山生活,把观赏旅游与深度体验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要立足桐柏宫道教南宗祖庭地位,充分发挥浙江道教学院作为全国性道教教育高等学府的作用,把桐柏山打造成道教文化高地。
具体地说,桐柏山可以在道教理论研究方面成为高地,可以以浙江道教学院为平台,吸引全国各地的高道来桐柏山讲学传道,研究道教文化,在道教理论的挖掘与研究方面取得成果。桐柏山可以成为修身养生实践的高地,可结合南宗内丹功法和易筋经等道教功法的挖掘与推广,吸引更多的人来桐柏山学习修身实践的方法,使桐柏山成为全国著名的令人向往的道教文化实践场所。桐柏山可以成为道教对外交流的高地。桐柏宫张高澄道长作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负责对外交流,曾经在博鏊论坛上发表演说,他本人就是道教对外交流活动中全国罕见的人物。可以借助张高澄道长和其他高道的名声,通过他们的活动提高桐柏山的影响力与知名度,提升道教文化对外交流的力度和厚度。若能如此,则桐柏山这个龙头不仅有壮观无比的外观,更有举世无双的道教文化内涵。道教文化,是桐柏山作为道教仙山的灵魂。
龙头形成之后,还要与琼台仙谷景区很好地连通起来。琼台仙谷景区中,有碧波荡漾的八仙湖,有吕洞宾诗碑,有别具特色的九峰八仙台,有思仙桥、望仙桥、遇仙桥、渡仙桥、聚仙桥等,突出了一个仙字。整个景区具有道教特色,比如根据黄帝在桐柏山设坛祭天的传说修建的天坛、地坛和人坛,其中蕴含着诸多道教元素。琼台仙谷,是桐柏山作为道教仙山的重要组成部分。
琼台仙谷景区通往桐柏山的公路早已建成运行,景区的上入口就在桐柏山上。这一景区的直通电梯,也正在建设之中。电梯建成之后,桐柏山与琼台仙谷景区将更为紧密地联系起来。等到景区玻璃栈道和桐柏水库环水库绿道建成后,整个桐柏山景区一天可以集散四万左右游客,一个气象宏大、富有特色的道教仙山就初步形成了。桐柏山道教仙山景区,可成为天台山的龙头景区。这个龙头景区,应当建成既具有鲜明道教文化特色又不与其他道教仙山雷同的天台山文化旅游中心区块。
在建设桐柏山道教仙山景区的同时,还要考虑到离桐柏山不远的大悲山的开发与建设。大悲山位于琼台仙谷景区和桃源景区中间,风光秀丽,景色宜人,最高峰为莲花峰。大悲山历史上有过道观,住过高道,也有诸多道教元素。莲花峰下有大片平地,建设与开发的余地很大。在那里可以建设一些与游购娱吃住行旅游六要素相配套的具有古代建筑风格的现代化设施,重点可以发展健康疗养产业,也可以引进高端民宿,未来与桐柏山景区组成一个旅游综合体,使桐柏山这个风景旅游的月亮更圆更大更亮丽。
天台山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桐柏山只是天台山的一部分。在条件成熟时,还应建成另外的月亮,等到天台山有众多月亮而不是众多星星之时,就是天台山旅游事业真正腾飞之日。
END
(作者曾任中共天台县委书记、台州市政协常务副主席)
投稿邮箱:ttslyw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