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佳句赏析
潼关古城西门楼
济时敢言气,穷年忧黎元
----重读杜甫《潼关吏》
李旭辰
“三吏”和“三别”这六大名篇,是杜甫有计划的组诗。写法上,“三吏”都用问答体,“三别”都用独白体。其中《潼关吏》独以督役为题材,与其它五首写征丁又有不同。“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对人民的深刻同情;“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使杜诗鲜明、强烈的人民性和爱国主义精神都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也是它光焰万丈,永照后人的根本原因。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县),是著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
乾元二年(759)春,唐军在相州(治所在今河南安阳)大败,安禄山叛军乘势进逼洛阳。倘若洛阳再次失陷,叛军必将西攻长安,那么作为关中和长安屏障的潼关难免有一场恶战。诗人见此危急情势,生发深沉感慨,遂于是年三月写下此诗。
《潼关吏》的开头四句,“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可以说是对筑城的士兵和潼关防务状况的总写。作者亲眼看见在漫长的潼关道上,无数的士卒在不辞辛苦地的修筑防御工事。“草草”劳苦的样子,前面加一“何”字,更流露出诗人无限的赞叹心情。放眼望去,绵延起伏的崇山峻岭上,顺势构筑的大小城墙,雄壮威武,既高峻而又牢固。这里所说的大城小城应作互文来理解。一开篇,杜甫就用简括明了的诗笔,写出唐军加紧修筑潼关城防工事所给予他的总体印象。
从“借问潼关吏”到“万古用一夫”十二句,是诗人与潼关吏的一番对白。“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这两名引出潼关吏。胡,指安史叛军。修关何为?其实杜甫是无须问而自明的。这里故意发问,而且又有一个“还”字,暗示出三年前潼关曾经失守,守将哥舒翰降敌一事,以此引起人们对这次潼关防卫效能的关注与悬念。这对开拓下文可谓是关键性一笔。
接下来,应该是潼关吏的回答,可是他似乎并不急于作答,而是“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从诗的结构上看,这是在两段对话中插入的一段叙述,它使笔姿摇曳生动而避免呆滞之感。然而,更重要的是这两句暗承了“修关还备胡”的明知故问。杜甫疑虑重重,忧心忡忡,而在潼关吏看来,对所筑工事充满了信心,自以为万无一失。他可能觉得这个问题无须靠解释,而口说不足为信,还是请下马亲自看一看。
以下八句,“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千古用一夫。”都是潼关吏的话,他首先指着高耸的山峦说,你看看,那层层战栅,高接云天,连鸟也难以飞越,险要之处,更是只容单车通过。敌兵来了,仗着这阵势,只要坚定自守,何须再担心长安的安危!语调轻松而自豪。可以想象,关吏说话时因信心十足而表现出的昂然自得的神采。进而,他又兴致勃勃邀请诗人仔细察看最险要处,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此情此景,层层深入,愈入愈精,也从侧面反映出守关将士胜利在握、高昂的战斗意志。
紧接关吏的话头,诗人却没有一句赞语,而是一番深深的感慨。这是因为诗人对前车之鉴记忆犹新。“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桃林即桃林塞,指河南灵宝以西至潼关一带地方。占据了洛阳的安禄山派兵攻打潼关,当时守将哥舒翰本拟坚守,但为杨国忠疑忌作梗,在其怂恿下,唐玄宗派宦官至潼关督战。无奈中,哥舒翰不得不领兵出战,结果一触即溃,全军覆没,许多将士活活淹死在黄河。睹今思昔,诗人余哀未尽,深深觉得要特别注意吸取上次惨败的沉重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从《潼关吏》可以看出,为了把人物写活,更生动形象,杜甫认真吸收了汉乐府的创作经验,不但巧妙地运用了人物对话或独白,并且作到了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善于对现实生活作典型化的艺术概括,寓主观于客观,采用细节描写,以故为新,化俗为雅,转落层次,语无泛没,辞短韵长,从而达到了咫尺应须论万里的境界。
再看“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诗的最后两名是语重心长的善意的提醒,一个“慎”字耐人寻味。他并没有简单的指责哥舒翰的无能和失策,而是深刻地触及隐藏在惨败后边的诸多方面的历史教训。表现了诗人刻骨铭心,难以消磨的沉痛和悲愤。
说过了与“三别”通篇作人物独白不同,“三吏”是夹带问答的。而《潼关吏》的对话又具有自己的特点。首先是对话的设置上,缓和急安排有致,充分表现了不同人物的不同心理和神态。“修关还备胡?”是诗人的问话,然而关吏却不急于回答,这一“缓”使人可以感到关吏的胸有成竹。关吏的话刚刚说完,诗人便迫不及侍地表示出心中的忧虑,这一“急”更显示出对历史教训的难以忘情和异常的悲痛与愤慨。其次,对话中人物神情毕现,鲜明的形象自然而然,没有刻意造奇之感,问答间,缓急的把握极有分寸。而守关唐军却给人留下了一种坚韧不拨、英勇沉着的印象。“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的千古名句又格外精警突出,从而塑造出犹如战神式凛然难犯的英雄形象,具有鼓舞精神,激扬斗志的巨大力量。
作为即事名篇,“潼关吏”无复依傍。形式创新,首先由于内容新。沉郁顿挫,包容博大,夹叙夹议,诗中有文。唯有这样的形式,才能写出“三吏”“三别”,才能诗史似的表现出那个时代的重大题材,从而抒发作者胸中如山如河的郁积,展现作者自创议论,自辟实理,碧海掣鲸、惊心动魄的笔力。
《潼关吏》艺术表现的最大特点是精确、精炼,事长言短。全诗重在抒事,用对话展开情节,以人物言谈举止表达人物思想感情。少见抒情、议论,却巧妙地通过叙事,抒了情,发了议论。寓褒贬情感于叙事,既节省了笔墨,又毫无概念化的感觉。全诗仅仅一百个字,却在惊人的广度与深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的复杂与严酷。
杜甫能以把国家变故,民间疾苦,自己所经所历,所感所思,炼化为诗,被人们称为“诗史”。从《潼关吏》即可看出,它的现实主义特色表现的最为突出、最为充分,像这样的叙事特别值得珍视,值得学习。当然,要概括得高,必先感受得深。转益多师,别裁伪体的批判继承只有和陈言务去、词必已出的创造精神紧密结合,才会融古于今,自成一体。
《潼关吏》亦诗亦史,展开铺叙,又着力于全篇的回环往复,不仅丰富了作者爱国思想和同情人民的深厚感情,也标志着我国诗歌写人叙事艺术的高度成就。和《潼关吏》一样,咏物,写景、抒情的诗能和忧愤国事、关注人生紧密结合起来,艺术上既会有千锤百炼之作,也会有随意挥洒之篇。
“杜甫天才颇绝伦,每寻诗卷似情亲。怜渠直道当时语,不着心源仿古人。”从杜甫诗的创造性写作中,我们不难学到关于对仗、声律、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更能学到他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的崇高品德。他的诗歌波澜老成,导扬讽喻,多爱人及物之思,影响后人的方面很多。沉郁顿挫,沉则不浮,郁则不薄。博大思深,笔力豪劲,如眺层峦,但见苍翠,作为一代宗师,贡献特大。
(插图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