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句网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成语词句网 > 佳句赏析 > 李密取得领导权后,瓦岗军的壮大历程

李密取得领导权后,瓦岗军的壮大历程

作者:成语词句网日期:

返回目录:佳句赏析

李密掌权,大举进攻隋军

李密取得瓦岗的领导权后,不但遣将攻取安陆、汝南、淮安和济阳,使得河南诸郡相继多为瓦岗军控制。而且,李密鉴于势众不断扩大,决定继续袭取官府的重要粮仓,因此命裴仁基、孟让等将率二万余人袭击回洛仓,更率众三万人据回洛仓并大修营堑以逼东都。大业十三年(617年)四月,瓦岗军顺利击退段达出战的隋军,攻下东都附近的回洛仓,并取米二百余万石。

李密取得领导权后,瓦岗军的壮大历程

瓦岗寨

李密乘此节节胜利的情形下,向天下郡县发布檄文,列举炀帝诸项罪状,除了号召民众一同推翻隋朝,并且说服官员叛离朝廷,归降瓦岗,造成天下震动。亦导致炀帝风闻瓦岗军的声势后,“(炀帝)留淮左,不敢还都”。

李密取得领导权后,瓦岗军的壮大历程

清末孤本木刻木版年画版画 隋炀帝下江南

李密不断威逼东都,造成位处洛阳的越王侗恐慌,于是派太常丞元善达赴江都求援。因此,义宁元年(617)五月,炀帝命监门将军庞玉等将关内兵援救东都。此次战役,李密大败,瓦岗军只好放弃袭击回洛仓,逃回洛口。但是,六月,李密与隋军大战,成功夺回回洛仓。

李密取得领导权后,瓦岗军的壮大历程

徐世勣影视剧形象

瓦岗军再次夺取回洛仓后,徐世勣建议李密进一步抢夺黎阳仓,于是同年(617年)九月,与郝孝德、李文相、张升和赵君德等反隋势力的合作之下攻占黎阳仓。此次的胜利,瓦岗军不但“一旬之间,胜兵二十万余”,而且武安、永安、义阳、弋阳和齐郡等相继归降李密,窦建德、朱粲等起事者亦遣使归附瓦岗军。

隋朝政府失去重要的战略物资,又遭瓦岗军屡次进犯。炀帝除了调派关内禁军救援东都,又诏薛世雄为统帅,率幽、蓟精兵迎击,但是行至河间时,遭窦建德击败。

李密取得领导权后,瓦岗军的壮大历程

窦建德


隋军王世充与李密大战,瓦岗大胜

薛世雄卒后,征伐李密(瓦岗军)的重责大任则落在王世充身上。王世充与李密的对战,自义宁元年(617)七月展开。炀帝先是命王世充、王隆、韦霁、王辩等各率所部共同驰往东都救援。同年十月,王世充率各路隋军十余万击李密于洛口,李密以计奇袭,隋军大败。往后两个月,李密与王世充双方再战,李密大胜。

武德元年(618)正月,王世充与王辩再次准备欲大举进攻瓦岗军。但是,隋军内部因为缺乏统一指挥,导致整军混乱不堪,大将王辩遭杀,洛北诸军溃散,溺死者万余人,又遇到大雪,冻死几万人,王世充率残部数千人逃至河阳,不敢返回东都。最后越王杨侗召令王世充回洛阳,负责屯守洛阳城北的含嘉城,自此以后王世充再也不敢出城应战。

隋军(王世充)屡次争讨瓦岗军,却是屡遭击败,甚至王世充更是不敢再战,隋朝上下处于士气低迷不振的状态。在这样子的情形之下,李密赶紧把握时机,乘胜进据金墉城,使得“钲鼓之声,闻于东都;未几,拥兵三十余万,陈于北邙,南逼上春门”。

瓦岗军强盛之势,导致隋吏金紫光禄大夫段达、民部尚书东都留守韦津拒(惧)战,而且更多的隋朝大臣纷纷归附瓦岗军。

而且窦建德、朱粲、杨士林、周法明、卢祖尚、孟海公、徐圆朗等均遣使奉表,劝李密建尊号。换句话说,此时的瓦岗军,正处最强盛的时期。

李密和瓦岗军

谶纬之说与隋末人士归附

首先谈论李密初归瓦岗军的情况。早期的瓦岗军如上所述,是隋末众多民变当中的一团体组织而已,并无特别的事迹或举动,来吸引世人的注意和加入。但是,这样的状况在李密加入瓦岗军后,使得整个阵营有了很大的改变。

李密如前所述,因其出身容易受到世人的注意。加上坎坷的逃亡过程,和民间盛行“李氏当王”的谶纬,在多重因素交叠之下,特别受到人士的注意。因此当“杨氏将灭,李氏将兴”的谶语出现时,首先受到关注和提出讨论的是李密。就连李玄英曾对桃李歌下注解:

李密取得领导权后,瓦岗军的壮大历程

李玄英从东都逃出来,走遍了各部阵营,求访李密的下落,并且碰到人就说:“李密这个人将取代隋家天下。”他认为桃李子是指逃亡的李氏之子;皇与后都是指国君;宛转花园里意指炀帝在扬州不会有回来的日子,将会葬身于沟壑;莫浪语,谁道许就是指密字。李玄英四处的广宣传流布,无形之中又帮助李密打开知名度。

李密在这种氛围下,民变首领对李密非常敬重,也促使部分的人士归附,除了上述的李玄英加入瓦岗军外,还有房彦藻、王伯当纷纷对瓦岗军投诚。

王伯当进入瓦岗军前是济阳民变的首领。王氏进入瓦岗军后,不但向翟让推荐李密,日后更是对李密忠心耿耿,甚至武德二年(619年)李密决定背叛李唐时,王伯当仍是伴其左右。

房彦藻于大业年间担任宋城县尉一职,自认有才干和能力,却不被当局者赏识与重用。于怀才不遇的情况下参与杨玄感之乱。叛乱失败后,房彦藻便逃亡至梁郡、宋城间结识李密,便一起遍访各部贼帅,游说其中的豪杰之士。

除了上述的原因吸引人员前来归附外,李密带领瓦岗阵营,使其逐步壮大,这项因素也是让世人愿意加入瓦岗军的原因之一,如崔世枢、张亮、张善相、郭孝恪、程知节、崔义玄和李育德等人的归附。如下表:瓦岗军阵营依附者身份表

李密取得领导权后,瓦岗军的壮大历程

资料来源:两《唐书》、《资治通鉴》

从上表的人士身份了解,除了有一般市井小民如崔义玄和张亮,里长张善相和总管崔世枢自鄢陵归附外,尚有李育德、郭孝恪、程知节等地方豪强亦也前来归附。

地方豪强的形成背景与社会的动荡息息相关,隋末民变的发生,主要是因为人民对朝政的失望与不满,于是纷纷聚众起事反叛。但是,起事军的性质为,流动性大,组织也过于松散,再加上欠缺长远的政治目标与方向,容易让起事活动最后演变为,起事军对善良百姓四处抢掠的惨况,造成这些平民的惶恐与不安。

面对这种态势,百姓为了生存与维护自身与家宅的安全,便推派有能力者来纠合宗族乡党,据险自守,以避寇盗之难,例如:

赵州人李育德:“私完械甲,婴武陟城自保,人多从之,遂为长”

许州阳翟人郭孝恪:“率乡曲数百人”;

济州东阿人程知节:“聚徒数百,共保乡里,以备他盗”。

李密取得领导权后,瓦岗军的壮大历程

瓦岗军点将台

但是,这种地方自卫武力,多是在封闭、自给自足的条件下,仅能勉强维持和提供乡里所需和安全。但是,随着政局越来越不稳定,各地民变势力也从大业十年(614年)起,克服地域观念,由分散走向联合的局面,势力也由小到大、由弱变强、从劣势转为优势,这些自保团体面对逐渐强盛的起事军,根本无力抵抗和继续维持,在这种进退两难的情况下,他们也只能选择归附某个势力较为强盛的阵营。也因为如此,李育德、郭孝恪和程知节三人才会率乡闾百姓归附瓦岗军。

李密取得领导权后,瓦岗军的壮大历程

瓦岗军发祥地

类似的情形也在〈张善相列传〉中看到:“张善相……每督县兵逐小盗……归于李密。

张善相为地方基层僚属,其职务性质与地方豪强并无二致,都是设法维持地方乡里的安全,打击起事军或盗贼的来袭。相同的,当起事军崛起,亦是无法与之抗衡。只是张氏与程知节三人不同的是,张氏担任里长一职,算是为隋朝的基层官吏。而李育德、郭孝恪和程知节三人并无仕宦经历,仅李育德因“世富于财,家僮百人”,以财力来号召乡闾群众,达到共同保卫家园之目的;程知节则是凭藉“骁勇,善用马矟”的非凡武功,因而受众人推戴来保卫乡里抵御外侮。

综上可以看出,李密取得瓦岗领导权后,先是进攻隋朝,一旦取得成功,就昭告天下:共同伐隋。大胜后,取得天下人信任,进一步稳固了瓦岗政权。李密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参考文献:

  • 《隋书》
  • 《旧唐书》
  • 《资治通鉴》
  • 《新唐书》

相关阅读

  • 洪承畴简介,洪承畴的故事

  • 成语词句网美文欣赏
  • 洪承畴二事,崇祯七年洪承畴任兵部尚书,兼督河南、山西、陕西、湖广等处军务,镇压农民起义。后专督关中,俘高迎祥,逼李自成走商洛,使明末农民起义转入低潮。
关键词不能为空

诗词赏析_佳句赏析_文章阅读_美文欣赏_成语词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