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佳句赏析
元·倪瓒《越调·小桃红·秋江》
一江秋水澹寒烟,水影明如练,眼底离愁数行雁。雪晴天,绿苹红蓼参差见。吴歌荡桨,一 声哀怨,惊起白鸥眠。
【注释】
①“一江”三句:秋江上面飘浮着淡淡的寒烟。秋水明净,犹如一条白练。极目远望,数行大 雁正匆匆向南飞去,惹起我一片离愁。练:熟绢。南朝齐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澄江 静如练"。
②雪晴天:极其澄彻的晴空。雪:特别,极,今江苏方言犹有之。
③“绿蘋”句:可以见到色彩斑驳、错杂相间的绿蘋和红蓼。参差(cēncī):长短高低不齐 ,此处主要指颜色的不同。
④吴歌荡桨:唱着吴歌,荡桨弄舟。吴:吴地,现在一般指江苏,特别是苏州、无锡一带。吴 歌:江南一代的民歌。
【翻译】
该是怎样苍茫的黄昏呀,水天里,山峦的倒影重迭着水雾袅袅。一叶小船穿过江心,风伴钟声 寒,群山肃静,只有一颗游子的心飘在尘世浪尖里,那随波的心呀,起起伏伏,要流到哪里才 可以去到梦的彼岸?
心似一江水,缓缓的流呀流,流过秋草黄的江渚,看千帆过尽的惆怅,流年的渡口,芳草凄凄 ,已找不到昔日相赠的人,那系舟江上的小花呀,是否还枕在你山水禅梦的优雅清绝里,渡水 越帆,散落成诗,流花成殇。
望尽万里江峰,这一程山水,每一场水岸的相逢,必是久别后的一场重逢,如是,我放任你的 飘泊,抚你万里行船的孤苦,慰你夜伴寒山的伶仃,只为早些渡你靠岸,他日看满江芦花雪, 那时千山落雪,江天,一片白。
黄昏的风殷殷吹落一声叹,轻拭着一江烟尘,像你吻过脸上莹润的泪光,暮霭沉沉水天阔,寒 风雁孤鸣,相见何期?
只有望江楼的钟声,一声一声的响,还在等一场宿命里的泊岸,千年的钟声只为唤一舟孤帆远 影,殊不知,这远航的孤帆,已风霜成独钓寒江的禅寂,怕是落得水云深处,已化作江心一轮 秋月白,苍穹万里凉。
【作品简介】
此曲第一句写深秋季节,假如说前面的画面多少显得凄冷寂寥和过于恬静,那么后面由于有了 人的活动、歌声及鸥鸟,就使得整个画幅充满了动感和生机。
【创作背景】
倪瓒写【越调·小桃红·秋江】共有两首,描摹的都是秋日江色,清丽淡雅,宛如一幅着色之山 水图。另一首是:
五湖烟水未归身,天地双篷鬓。白酒新篘会邻近,主酬宾。百年世事兴亡运,青山数家,渔舟 一叶,聊且避风尘。
【赏析】
此曲第一句写深秋季节,江面上飘浮着淡淡的烟霭,江水更加澄彻,好像白练。几行征雁, 带着离愁,正飞向南方。下面一句写雪霁初晴,更显生机。最后一句写驾舟人一边荡浆,一边 唱着带有幽怨情调的民歌,惊起了正在憩息的白鸥。假如说前面的画面多少显得凄冷寂寥和过 于恬静,那么后面由于有了人的活动、歌声及鸥鸟,就使得整个画幅充满了动感和生机。
此曲动静结合,从文面看,写动态的有"眼底离愁数行雁"、"吴歌荡桨,一声哀怨,惊起白鸥 眠",其余句子是从静态方面写的;作用:动景与静景和谐统一或首尾照应。写色彩的有蓝天白雪 (雪晴天)、绿硙、红蓼。这首小令描写了在晴朗的天空下,绿色的浮硙、粉红色的蓼花高低错 落地生长在水边情景。作者将白、蓝、绿、红几种色彩巧妙地调和在一起,把秋色点缀得异常 绮丽、多姿多彩。一江秋水,数行飞雁;雪后初晴,小船载着歌声,惊起沉睡的白鸥。景物动 静交错,其中混和着淡淡的愁绪,颇有韵致。词人是运用色彩的高手。明净的秋江水、蔚蓝的 晴空、绿、红蓼、白鸥,这一切构成一幅十分宜人的画卷。然而,离愁数行,一声哀怨,词人 内心的悲凉,却完全溢于画卷之外。因此,此曲不是单纯的写景之作。诗中的"眼底离愁"是什 么,作者并未明说。倪瓒晚年预感国势将乱,疏散家财而遁迹江湖,其"离愁"也许就是因此而 来,也许不限于此,还有更深一层的底蕴。总之,作者一方面把大自然写得很美,一方面又透 露出内心的不平静,完整地展现了他的内心世界。
【作者简介】
倪瓒(1301-1374)元曲作家。初名珽,字元镇,自号云林子,风月主人、沧浪漫士、净名庵主 等,无锡(今属江苏)人。本为西夏人,因其先人出使于宋,留居中国,定居江南。不乐仕进, 耽于诗文书画,善琴操,所居有清閟阁,多藏书法名画秘籍。至正(元惠宗年号,公元1341- 1370年)初年散资产与亲故,弃家泛舟五湖三泖(今太湖附近水乡)间,自称懒瓒、倪迁。工乐 府,精音律。《录鬼簿续编》称其"爱作诗,不事雕琢。善写山水小景,自成一家,名重海内" 。著有《清閟阁全集》,现存小令12首。
【赛大家书法集字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