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佳句赏析
历史,在“卡擦”的一瞬间,便成为了永恒。
近期,小编在一国外历史图库,偶然发现该照片。
时光停留,让我们有机会在黑白两色中
与百年前的桥梁来一场浪漫的邂逅。
(△点击上图可以放大查看)
“
图片原文信息
Title : Covered bridge in Tong Kio Ping Nang, Fuhkien
Topic : Banister family
Location : Unknown
Date (start) : 1890
Estimated dates : 1890s
Nature : B&W Photo
Support image : Paper
Caption on support : VILLAGE OF TONG KIO PING NANG FUHKIEN
Information data : University of Bristol - Historical Photographs of China reference number: ba02-14. See also ba02-21.
Keywords : Banister;bridge;river
▽图片细节放大
你是否也如同小编初看此照片时,
准备开始感叹岁月变迁呢?
别急,往下看。
小编特意找到一位友人翻译。
获得以下信息:
图片标题:福建屏南Tong Kio棚桥(廊桥)
图片拍摄时间为1890年,具体位置显示不详。
不免产生疑问:
疑问1:图片中是否为万安桥,标题地名标注tong kio音为棠口,而非长桥镇,为何?
同时查看图片中桥梁细节,
除廊屋结构及五墩六孔相似外,
桥梁结构差别较大,
小编将图放大,这样的区别显而易见:
翻阅廊桥相关文章,结合上图示例,
1890年照片为平梁木廊桥,
但现在万安桥是我国现存最长的木拱廊桥,
疑问2来了!
疑问2:万安桥为木拱廊桥,照片中为平梁式构造,确定是万安桥?
此外,小编将今昔两张万安桥作比对,
如下图所示:
上图1890年所摄图片为长桥溪下游朝上游所拍
下图为上游往下游所拍摄
若假设河道中心岛树木不变,
问题又来了。
疑问3:万安桥在修复前后,是否重新选址?
你是否也同样抱着这些疑问?
小编翻阅屏南县治,通过网络搜索,
作出如下猜想。
疑问1猜想:
1890年图片拍摄者行走路径为福州至古田,
最后抵达屏南棠口。
图片信息所示地理位置不详,
是否可以理解为他将目的地作为图片的标题发表?
Covered bridge in Tong Kio Ping Nang, Fuhkien
因而只出现 Tong Kio (棠口)
而未标示长桥镇。
疑问2猜想:
疑问2,通过翻阅屏南县治及其他相关文字记载的万安桥修建历史或许可以找到答案。万安桥修建历史归整如下:
万安桥始建干北宋元祐五年(1090),正中桥墩上有一嵌入的石碑可为历史的见证,碑文云:“弟子江稹舍钱一十三贯又谷三十四石,结石墩一造,为考妣二亲承此良因,又为合家男女及自身各乞保平安,元祐五年庚午九月谨题。”
至明末因“戊子盗毁,仅存一板”,清乾隆七年(1742)重建,乾隆三十三年(1768)又遭盗焚,架木代渡。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复建为34开间136柱桥屋,民国初烧毁。
1931年再度重建,桥身向西北岸延伸为38开间156柱,桥西北端建有重檐桥亭。传说在这次重建中有一个工匠从拱架上跌落河中而安然无恙,故更名为万安桥。
1952年桥西北端被大水冲毁两个拱架12开间,1954年县人民政府出资重建。建桥木匠“主绳”为长桥村黄生富、黄象颜,石匠为屏南县曲尺尾村邱允请、前溪村林庆祥。现桥长98 2米,宽4.7米,桥面至水面高度8 5米,五墩六孔,船形墩,不等跨,最大跨度为15.3米,桥墩均用块石砲筑,桥屋建37开间!52柱,四柱九檩穿斗式构架,上覆双坡顶,桥面以杉木板铺设。
通过这几段修建,修复,重建的历史中不难看出,民国初年万安桥烧毁,我们可以肯定现在所看到的万安桥为1931年重建之后的桥梁。
是否在万安桥烧毁的十几年后,按照新的结构,也就是木拱结构重新建造?
疑问3猜想:
可能性1:1890年图片右侧,我们不难看出也存在重檐桥亭,但史料记载1931年也修建桥亭,如果确定河道中心树不变的前提,那是可以推断1931年或1952年重修万安桥时,桥的位置已不在1890年时的地方,桥梁向下游推移几十米的距离。
上图红圈所示河道中心岛较小,不存在大树栽种的可能。
可能性2:当年河道中心岛所生长的大树与现在的大树不相同。岁月变迁,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在民国初年的大火,或者1952年的大水中,1890年图中的树木已不复存在,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是之后重新栽种。
你是否同意小编的猜想呢?
如果你有更确切的解答?
在评论中将您的看法发送给我们!
同时,我们也将继续探访屏南当地专家学者,
探究万安桥的更多背后的故事!
文/安生&步步高
本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屏南微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