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佳句赏析
徐善循向旅法同行介绍自己的代表性作品。(图片来源:本文图片由欧洲时报记者黄冠杰 摄)
张晓贝总裁在开幕式上致辞。
【欧洲时报记者黄冠杰巴黎报道】由北京墨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的“万物一体——徐善循人体绘画展”6月16日下午在巴黎欧洲时报文化中心开幕。展览共展出徐善循近30幅作品,比较全面地展示了其关于人体绘画的创作,引领观众感知生命的运化,受到法国艺术家和观众的追捧。
出席开幕式的欧洲时报文化传媒集团总裁、欧洲时报社社长张晓贝表示,作为独树一帜的学者型艺术家,徐善循老师可谓是一位大隐隐于市的“当代隐士”。栖居于灯红酒绿的大上海,生活多彩多姿,但他却一直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世界。他的作品画面构图质软松动,画中人物与背景融为一体,颇有天人合一的境界。尤其注重将书法的核心价值最大化地融汇在绘画之中,对于中国画的绘画性以及线条的研究已经达到近似炉火纯青的程度。
张晓贝表示,“民之魂,文以化之;国之魂,文以铸之。”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和生生不息的动力,没有文化的国家必定缺少厚重感。我们欣赏和欢迎越来越多像徐善循老师一样的艺术家走出国门,来到艺术之都巴黎办展,大家一起助力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和交流。
徐善循介绍自己的创作理念。
徐善循出席了画展开幕式并与喜爱作品的观众进行热烈地交流,徐善循认为,人体并非仅仅是人体而已,而是“万物一体”的世界感,是画家以线体的笔法,以附体的灵魂感知,以一体化的宇宙感知,所建构起来的艺术观与想象力。因此他的绘画肯定人性的生命力,把生命的本源向着自然性还原。他指出,绘画在这个技术图像复制的时代,乃是生命出生的召唤,是生命感知的运化,是有着色晕与孕化的运作,这是万物一体的生命感受。
出席画展的嘉宾合影。
徐善循的绘画在中国传统绘画的基础上,运用了西方的绘画技巧,在纸质上同时运用水墨和丙烯与土色混合的颜料。因此,这些墨色线条与泥色交织的人体,是中国绘画最为彻底深入到形态的孕育与色彩的原生质的努力,是线条与色彩的当代感知的转化,看似抽象,实际上又有着形态的暗示,就生成出一种具有余意与余韵的形象,那并非仅仅是某一个形体,而是所有生命体孕育的初始时刻,是生命不止息的出生。这是靠近大地的色彩,让形态淹没在线条与色彩的交织之中,一片朦胧的交织,在可见与不可见之间游戏,编织出“世界的肉”,如同梅洛-庞蒂所言,这是一种身体与世界感知的编织,一种还在孕育的整体感。
徐善循,1960年生于吉林农安,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毕业,现任上海理工大学(原沪江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沪江美术馆馆长。这是画家首次在法举办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