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佳句赏析
生活中有些孩子不爱学习,痴迷游戏,因此常常被父母打骂。然而在古代,有个孩子因为太执着于学习被父母打骂,最后小孩自学成才,成为非常杰出的画家。
这个小孩,就是我们课文《王冕学画》的主人公王冕。王冕是我国元朝末年杰出的诗人和画家。清朝吴敬梓曾以他为原型,塑造了一个勤奋刻苦、品性刚正的人物,从此他的名字为人熟知。今天,老鸭来说一说王冕。
自学成才的诗人、画家
王冕,字元境,地道农民出身。他家世代以农为生,祖辈从来与诗文无缘。他出生于元朝,元朝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将人分成四等,一等蒙古人,二等色目人,三等汉人,四等南人。王冕是第四等南人,读书对一个地位最末且出身贫寒的家庭而言,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活着、能吃饱饭,才是大多数人的想法。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王冕从懂事开始,就帮着家里做事了,为减轻父母的负担,王冕每天去放牛。咱们看诗文里说,“牧童遥指杏花村”、“倒骑水牛横吹笛”,可真正的牧童哪有这样的体会。牛儿吃饱了就能下地多干活,庄稼才有好收成,他们才有饭吃。因此,他每次放牛都去寻找草木茂盛的地方。
他每次牵牛外出,要经过村里的学堂,时间久了,王冕对朗朗读书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把牛牵到有草的地方,自己偷偷躲在墙角偷听,把老师讲的默记于心。他像我们现在的孩童迷恋手机一样,每日里要消耗几个时辰跟着先生学习。他背过了很多文章,认识了很多字。他不能去听课时,就折个树枝,在地上写写画画。偶尔得来一本旧书,他当做宝贝一样,放在牛角上,自己趴在牛背上诵读。
由于学习太认真,他的牛常常溜到别人的庄稼地里,别人喊他,他才匆忙去把牛牵回来。有时牛跑远了,他急的四处找寻。为此,他的父亲打了他无数次,并明令不准读书。可王冕像着魔一样,有空就去偷听先生讲课,对学习极其执着。老父亲感慨儿子求学精神,砸锅卖铁也供着他去读书。可惜好景不长,三年后,王冕的父亲病死了,他只有靠自己的悟性和恒心学习。
十七八岁时,王冕投师韩性门下,他的才华和人品被推崇,成为一个非常有名的学者。他擅长绘画,尤其是荷花和梅花,逼真形象。在他的一生中,大部分是靠卖画为生。
不为五斗米折腰
王冕的才华不仅于此,其中多人请他出山,他都一一谢绝。王冕参加一次科考失败后,恍然大悟,认为科举考试如同剃光了投往刺里钻一般。他决心断了踏入仕途的念头。
然而他的名声很高,他的朋友王艮是中书省的官员,他见王冕衣衫褴褛,出于好意,给王冕拿来新衣新鞋。劝王冕,“先生这么好的学问,为什么不出来做官?”随后劝谏王冕,王冕认为此人志不同道不合,转身离去。
王冕生活非常清苦,以卖画、教书为生。秘书丞李孝光先前如王冕一样,不愿入世,却受不了生活的艰辛。如今见王冕如此清苦,劝王冕出山,王冕敬重李孝光学问,“我有田可耕,有饭可吃,有书可读,去做什么官呢……”婉言拒绝了。
王冕在元大都时,蒙古人泰不华参与编撰宋、辽、金史。他久闻王冕大名,愿为王冕谋个轻松的官位,让他过安逸的生活,也被王冕所拒绝。
由于被逼着当官,他屡次拒绝且出言不逊,一再得罪元朝官员,引起元朝官员的报复。“冰花个个圆如意,羌笛吹它不下来”,有人说他这是做造反诗,王冕得知后,离开元大都,开始隐居生活。
王冕非常孝敬母亲,常常拉着母亲到处游历。母亲故去后,他携妻带子隐居荒山,开辟荒田,种桔栽竹,安贫乐道。也有人不辞艰辛,来荒山求画,他也乐得卖画补贴家用。相传,朱元璋也曾慕名请他出山,可他已经仙逝了。
中国有无数隐士,却没有一个像王冕一样的真隐士。哪怕汉代梁鸿也曾想着出山为官,而王冕安贫乐道,执着于自己的追求,在古代史上也十分罕见。老鸭更敬佩他刻苦读书的精神,欣赏他执着的人生追求,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随心所欲的去生活,而王冕却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