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佳句赏析
说到诗歌是很多女性朋友的最爱,同样这也是中国的瑰宝。一直以来很多歌手和作曲家都会将诗歌融入到歌词,不仅朗朗上口,同样也是韵味十足。中国从古至今也涌现出了非常多的诗人,就比如王昌龄的诗读起来也是很有启示,这些人在中国的文学发展史上也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那么我们就来聊一聊王昌龄的诗还有关于王昌龄简介,相信他的诗句大家都非常熟悉,但是他留给后人什么样的启发呢?这些您都有所了解吗?
王昌龄
一、王昌龄的诗
1、王昌龄与他的诗
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一则“旗亭画壁”的故事,芬芳千古。这一故事的主人公,是盛唐时代三位重量级的大诗人王昌龄、高适和王之涣。据《集异集》记载,一日,天寒微雪,三人相约至旗亭(酒肆)小饮。时一群梨园伶官登楼宴会,且击节而唱得正是当时的名篇。三位诗人于是就“画壁”为记,赌谁的作品被演唱得最多。结果,赢得胜券的就是以绝句名扬天下,被誉为“诗家天子王江宁”的王昌龄。
王昌龄的遭遇是不幸的,但他的诗,尤其是他的绝句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诗酒风流的文坛佳话,其真实性虽有人质疑,但“绝句圣手”“诗家天子”,这些无论当时还是后世对王昌龄的褒扬却是实至名归。王昌龄是边塞诗派的主将,年轻时曾出入西北边塞,这一经历,使他写出了不少意境开阔、气势雄浑、格调昂扬的边塞诗。如他的《从军行七首》之一:“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再如他的《出塞二首》之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后一首还被前人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王昌龄还是写宫怨诗的高手。他的《春宫曲》《西宫春怨》等,都具有卓越的艺术表现,成为同类作品的翘楚。如《长信秋词》之三:“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王昌龄的送别诗也异常精彩。最著名的是那首《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他的《送魏二》也写得意深情长:“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船凉。忆君遥在潇湘上,愁听清猿梦里长。”此外,《送柴侍御》《别皇甫五》《卢溪别人》等篇也具有非常高的艺术特色。
王昌龄被公认为盛唐的绝句大师,但从《河岳英灵集》所选他的十六首只有三首是绝句看,他的声誉并不完全依靠这一诗体。事实上,王昌龄其他体裁的诗,如五古、五律和七律等,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使王昌龄这个名字光耀百代的则的确是他流传至今的绝句。上述所引用的都是他绝句的代表之作。
王昌龄的诗往往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寥寥数笔勾勒出一个人物形象,或描绘出一种开阔的境界,并使这一人物形象或境界充满了强烈的感染力。这一点在他边塞诗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如《从军行七首》之三:“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再如《出塞二首》之二:“白花垣上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尽时。穷秋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
他善于用视觉片段描绘出诗的背景,并与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联系起来,形成情调一致的艺术境界。这一虚实结合、含蓄委婉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他的宫怨诗里。在上述《长信秋词》之三中,他把“寒鸦”从“昭阳宫”飞来这一视觉片段或者说间接迹象,与“长信宫女”的失宠联系起来了。
再如《长信秋词》之一:“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在这首诗中,“熏笼”与“玉枕”都是帝王宠爱的象征,而“无颜色”与后句的“卧听宫漏”则表明了女主人公已经失宠的事实和她寂寞难耐的心情。总之,王昌龄和他的诗在盛唐的诗坛上以及中国的诗歌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像巨星一样闪耀着光芒。
2、王昌龄送别诗特色分析
王昌龄是唐朝著名的诗人,他的送别诗在唐代诗歌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审美情趣还是表达艺术,王昌龄的送别诗都独具特色,引来了后世的争相效仿。本文主要针对王昌龄送别诗的特色进行分析。
(1)超然高绝的审美情趣与意识
审美情趣指的是诗人对于审美的判断和选择,其具体表现在诗人的创作过程之中对意向、题材和情感表达的选择上。王昌龄送别诗在当代具有着十分独特的个性。
(2)别出心裁的意象表达
首先,王昌龄的送别诗继承了传统的意象。在古代,诗人一般都会用杨柳和风月等意象来表达送别之情。而在王昌龄的诗中也会选择用明月的意象来表达分手和离别之苦。如《送郭司仓》中的“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作者通过描写明月的皎洁来反衬自己的悲伤,通过写淮水的绿来表达自己的深深留客之情。此诗中就是通过明月和春潮等意象来表达离别之愁。
其次,王昌龄的送别诗并不局限于传统诗歌中的意象,有自己特有的表达感情的意象。在王昌龄的送别诗中,江被描写为寒江、夜被称为寒夜、松为幽松、蝉为寒蝉等等。在其诗作中,每种物像都不再仅仅是物像那么简单,而是被赋予了浓厚的感情色彩。作者也正是通过这些再为平常不过的物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使诗歌更佳通俗易懂而又不缺乏感情。
(3)自然深厚的情感抒发
真挚的情感是很纯粹的,从古到今,朋友之间的友情一直被世人所歌颂和赞美。在送别朋友的时候,诗人往往都会用最简单地语言来表达自己的不舍。这些语言没有任何华丽的辞藻来修饰,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但字里行間都融入这丰厚的情感。王昌龄的送别诗便如此,抒情真挚朴实,也不矫揉造作。
其诗作都是有感而发,并且写的情真意切,感人肺腑。此外,其送别诗不仅仅表达不舍,还借送别来明志。如《芙蓉楼送辛渐》中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通过描写景色的凄凉和开阔来渲染离别的气息和自己的豁达。“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则是抒情言志,“冰心玉壶”既写进了友谊的深挚又完整地表达了自己做人光明磊落的人格操守。
(4)艺术表现手法因情而变
首先,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王昌龄的送别诗大多都属于直抒胸臆,如《送胡大》中的“荆门不堪别”、《送狄宗享》中的“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等。另外,借景抒情也是王昌龄送别诗中一种很常见的表现手法。如上文提到的《送郭司仓》中,作者就借明月和春潮等景物来表达不舍。
其次,王昌龄还善于运用不同的艺术构思来表达自己最真挚而深厚的感情。再有,其创作常常打破常规的限制,不是着重渲染离别时的情感,而是着意写离别之后的情景,这样的诗作有很多,如《送魏二》等。最后,王昌龄送别诗表达手法的另一个特别之处就是不注重离别的悲伤,而是注重离别的互相安慰,如《送吴十九往沅陵》等。
(5)整体风格慷慨旷达,气格高尚
王昌龄的送别诗采用的是其一贯的边塞风格,虽有着离别的伤感,但还透露着豪迈、大气和慷慨。虽有离别,但无泪水,虽被贬,但不会失去志向,从其诗中感受不到丝毫的哀伤和呜咽。首先,其诗作的格调高昂爽朗,并且大气,不会使读者感到哀伤。其次,形象的体现了唐代的繁荣的气象。不仅不因为分别而哀伤,反而借分别来言志。王昌龄的送别诗中毫无凄切的词语,也没有缠绵与悱恻,即使分手,也要慷慨激昂。
这表现的是王昌龄作为一个边塞诗人所具有的硬气,因此其诗歌也是明快的。一个字关联了整句话,一首诗也形象体现了一个诗人的人物特征。王昌龄的送别诗充分表现了边塞风格,饱含着忧国忧民的情感,更是体现着作者本人气度的慷慨。正是这种慷慨形成了王昌龄送别诗特有的诗风和其特有的创作风格,将王昌龄的人物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
从古到今,中国人不管走到哪里都会怀着满满的故国乡土之思。骨肉的分离与朋友的离别更是牵动着所有人的心弦。因此,离别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古代诗歌中歌咏的重要内容之一。特别是唐代,因为社会的波澜起伏,诗人的人生际遇也就变得起伏不定,对离别的歌咏更是淋漓尽致。王昌龄作为唐代著名诗人,其送别诗的独特性把唐代的送别诗更是提高了一定的高度。
3、王昌龄边塞诗艺术特色
早在王昌龄同时代,人们对王昌龄的边塞诗就十分称赞。他的边塞诗不仅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历史价值,而且在艺术手法方面独具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动作描写与心理描写相结合
王昌龄的边塞诗中大多充满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气势宏阔,境界浑融,慷慨豪迈,清刚劲健。为了表现盛唐时代蓬勃向上之气象,更好地突出英雄形象,王昌龄自觉地采用了动作描写与心理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最早在边塞诗中将动作描写与心理描写相结合的是曹植,他在《白马篇》中就运用这两种手法生动地塑造了一个忠诚而勇敢的勇士形象。而这一方法在王昌龄手中运用的更为浑融,更为成熟,不仅使用频率高,而且还能结合自己“绪密思清”的特点加以阐发,大大提高了边塞诗表情达意的功能。例如《少年行二首》中刻画了一个勇武矫健的少年英雄的形象。诗的前四句写了少年骑乘白马,英姿飒爽、威风凛凛;后四句写少年面对“单于寇井陉”,他“气高轻赴难”,前去抵御入寇,这正是对少年的心理描写。因此,全诗把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塑造了一个血肉丰满的保家卫国的少年英雄形象,同时也生动地表现了少年慷慨赴难,视死如归的精神风貌。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王昌龄在艺术手法上虽然有对曹植的继承,但又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在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的结合上更为圆融,主人公往往是在动作中体现心态,又在心态的指导下在进行动作,立体多维地表现情感。
(2)选取典型意象塑造自然之美
王昌龄不单单是著名诗人,而且还是重要的文学理论家。他对齐梁以来奢靡繁缛的风格表示反对,注重诗歌的自然之美。他善于运用最朴素的语言提炼最典型的意象;运用最简单的技巧去构筑诗歌的意境,塑造诗歌自然之美。
作为边塞歌者,王昌龄所选取的意象大多具有浓厚的边疆地方色彩和军事色彩。既有其感物而发的自然意象,如“百尺楼”、“玉门关”、“羌笛”等,也有其自创自新的意象如“关山月”、“龙城飞将”等。他极其善于选取典型意象,将其放置在独特的边塞环境中,塑造带有浓烈边塞风情的自然之美。他也常常将各种意象交错叠加起来,利用选取的典型意象将心中之气自然地外化为真切的艺术形象,将边塞风物的壮阔、将士们作战的勇敢展现出来。同时传递出或怀友思乡、或渴望胜利、或对将士们深切同情的情感。这种情感其实也是作者心中之气的外化,包含着诗人对历史的咏叹和对统治者的批评。
(3)历史与现实的充分结合
王昌龄认为,诗人在创作时,要以一种澄清明净的胸怀,对情感体验进行审美再创造,精练意魄,做到将历史与现实巧妙地结合,然后化之为巧词妙句,
在王昌龄的边塞诗中,历史与现实结合得最紧密的,当属《出塞二首》其一。李攀龙盛赞这首诗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诗人从千年以前,万里之外运笔,在自然平常的叙述中就形成了浑厚苍劲的意境。在平静质朴的叙述中,在语言的自然之美里,于波澜不惊处见充沛的情感,这也正是诗人在艺术造诣方面的过人之处。诗人巧妙地将“秦月”、“汉关”与当前“万里长征人未还”的不同时空进行交错重叠。这样一来,“万里长征人未还”,就不只是汉代人民的悲剧,同时也是自秦至唐以来所有普通人民的共同悲剧;希望边关有“龙城飞将”也不只是汉代的人民的愿望,同时也是自秦至唐以来所有普通人民的共同愿望。诗人表面上是写文治武功、抵御外侮,但透过纸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诗人对于社会和平安定和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憧憬。
(4)侧面烘托,虚实结合
王昌龄善于运用侧面烘托,虚实结合的手法,从虚处着笔,从侧面传神,通过对特定风物的描写,从侧面表达诗歌的涵义。王昌龄的一些边塞诗表达的是凄凉寂寞的情感,用侧面烘托的写法就更能感人,更能强化这种凄婉的氛围,而且同时也能避免给人造成一种突兀感。
例如他的《从军行七首》其二:该诗描写的是边关军旅生活的一个小插曲,诗人并没有直接正面书写征人的离情别绪,而是通过写军乐中凄凉的琵琶声来进行侧面烘托。由“新声”联想起“旧别情”,不需赘言,不需排铺,各种哀伤凄凉的感情便一起涌上读者心头。
王诗中的虚实相生,使其诗更具有历史的广度与深度。如前所述的《出塞二首》其一,其实际的景象不过诗人是眼前的普通的照耀边疆的一轮明月而已,但作者却由此思接千载,联想到秦汉帝国、将军李广,这就由眼前的实景一变而成为涵盖了深厚历史价值的虚景,大大强化了诗歌的历史性和内涵性。
4、王昌龄诗学问题的探讨
不可否认王昌龄《诗格》中有后人添加的内容,但所添加的内容都是充分依照实际情况,并非是随意捏造,在《文镜秘府论》中表现尤为明显。根据这些内容我们不难判定,王昌龄不仅有着丰厚学识,而且在诗学方面颇有成就,王昌龄诗学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分南北宗问题
从其思想根源为切入点,其是受禅宗影响。因为自禅宗以后,就将分为神秀、慧能分为了南北二宗,而这也是后来文学上南北分宗立派的原因之一,从深层意义上来说,导致南北分宗的最主要原因是南北文风存在差距,早在隋唐之前就已经存在“南北辞宗”的说法,在查阅相关资料后获悉,这是最早的文分南北之说。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发展,就将文风不同上升到南北文学风气不同,那么本文所要探索的王昌龄与上述所述的南北分宗又有何关系。
王昌龄曾直接否定贾谊和,他认为贾谊“失于本宗”而肯定司马迁的未失“本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表明了王昌龄对南北分宗的态度和立场,换一种方式来说在文学创造上王昌龄否定南宗,肯定北宗。但是王昌龄又高度肯定曹植和刘祯,对整体南宗文风依然持否定态度,有人说这两者之间是否自相矛盾。为何肯定北宗文风又单纯肯定南宗文风,是否可以认为王昌龄所叙述的北宗文风是实际上是指处于北方的汉魏文风,他所叙说的南宗文风特指南宗呢,我们无从得知。
如果这个联想成立,那么王昌龄将贾谊是为南朝文风的开山鼻祖,并非是以诗赋为中心,而是综合考虑了其它条件。将司马迁是为北方文学的始祖,也不是因为司马迁在散文方面有惊人成就,南北宗之分,只是简单的南北宗文风之分,并非是司马迁的散文与贾谊的诗赋之分。通过上述分析不难发现两者南北分宗立派的原因,但是一个新的问题又产生了,为何要将贾谊视为南宗始祖,为何不是北宗始祖呢,难道仅仅因为贾谊是南方人,加上文风创作较为哀怨,与《风》《雅》宗旨相差甚远么。
而司马迁被称为北宗始祖是不是因为其与为魏作家曹植具有同样的风骨等一系列问题引人深思。另外在实际中不难发现,王昌龄比较欣赏或者说比较推崇司马迁发愤著书的思想,并没有被当时社会环境所击败,王昌龄说过很多勉励自己的话,例如:是故诗者,书身心之行李,序当时之愤气。”
仔细观察后不难发现,这一发愤之说与司马迁发愤著书有很多相同点,本文研究对象是王昌龄的诗学问题,为何将贾谊、司马迁两人与之比较主要是因为其是南北宗代表,并没有其它人比这两个人更为合适,加上贾谊与司马迁出现的时间相对较早,以其进行对比更具权威性和代表性。王昌龄实际所指的就是汉魏六朝时期的两种文明,甚至于王昌龄曾经透露出要在这个基础之上追溯更早文风,进而证明这两者文风与自身息息相关。
换一种方式来说王昌龄不仅继承了魏征等南北文风的说法,同样也承载着初唐时期对这两种文风的批评。若如说不同点在于,魏征在《文学传序》中明确提出南北文学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如若强行将其对比,必须要确定一个参考因素,但是王昌龄并没有立足整体,只片面看到汉魏的气骨天纵,并没有看到其存在的不足。从另一方面来说,王昌龄对南朝文学发展也持肯定态度,表现在多个方面。
例如:肯定对偶和声律。但是在理论上其片面否定南朝文学,王昌龄之所以持此种态度,笔者认为与王昌龄本身思想有密切联系,具体来说你与王昌龄所提出的“意”“格”“调”等有直接关系。在一般情况下民众并不太喜欢将南北宗文学思想联系起来,认定他们不存在联系。事实却与之相反,南北宗文学有着密切联系。因为仔细阅读王昌龄《诗格》后会发现其很多观点存在片面性,但是从他片面性观点就可以看出南北文宗两者间存在的联系,只是有点牵强而已,提出文分南北宗,或许与格调说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
(2)王昌龄提出意高则格高的问题
王昌龄说:“凡作诗之体,意是格,声是律,意高则格高,声辨则律清,格律全,然后始有调。”其中格特指体格、风格等,格高之说也因此而来。当然上述中所说的格有特殊含义,王昌龄说意高则格高也是从前者基础上发展而来,并且是从价值论高度来看待意。
所谓意也同格一样,具有特殊含义,并不是从表面上所理解的主旨内容、构思等,而是囊括多方面内容,例如:深远意蕴、崇高思想境界等,当然最重要的一点便是能够彰显诗作思想境界。换一种方式来说作品主旨思想境界高,也就意味着作品格调高,相反主旨思想低,作品格调也就相对较低。所以王昌龄经常提及到:“用意于古人之上,则天地之境,洞焉可观。意思是说思想境界非常高,几乎接近天地之境了。
前面也提及到王昌龄诗学问题表现在多个方面,本文只是简单从文分南北宗以及意高则格高的问题进行研究。文分南北宗的历史传统,盛唐时代的诗歌风尚,与此同时加上王昌龄本身生活经历与创作经验,格调这个新概念才得以产生,形成新的理论范畴,才给后世留下佳作,影响深远。
二、王昌龄简介
1、王昌龄介绍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
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有文集六卷,今编诗四卷。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
2、争议
但王昌龄的籍贯,有太原、京兆两说。《旧唐书》本传云王昌龄为京兆(即唐西京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大概是因为他在《别李浦之京》诗中说:“故园今在霸陵西”,又有《霸上闲居》之作。而《新唐书文苑传》称其为江宁人,或为误会。殷璠《河岳英灵集》又称“太原王昌龄“。
唐代许多山西诗人因为洛阳、长安为当时文化中心,多游洛阳、长安,有的甚至多年住于京城,不能因为居住在京城便说他们为京城人。《河岳英灵集》为唐人殷璠所编著的唐人诗集,载王昌龄为太原人,《唐才子传》也认为王昌龄为太原人。
三、王昌龄的成就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所作之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尤其是将七绝推向高峰,故人称“七绝圣手”。其诗歌体裁很大一部分是易于入乐的七言绝句。内容基本上选用乐府旧题来抒写战士爱国立功和思念家乡的心情。他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有着高度的概括和丰富的想象力。
其诗歌语言圆润蕴藉,音调婉转和谐,意境深远,耐人寻味。他的许多描写边塞生活的七绝被推为边塞名作,《出塞》一诗被推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由于王昌龄的诗歌最专于七绝,并且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后人称其为“七绝圣手”。清沈德潜说:“五言绝右丞(王维)、供奉(李白);七言绝龙标(王昌龄)、供奉。妙绝古今,别有天地。”
王昌龄存诗181首,体裁以五古、七绝为主,题材则主要为离别、边塞、宫怨。就数量之多,体制之备,题材之广说,王昌龄的诗实不如李白、杜甫和高适、岑参,但他的诗质量很高。边塞诗可并高适、岑参而三,四杰以后,诗坛几乎没有边塞诗作。
唐玄宗改府兵制为募兵制后,文人掀起了从军热以求边功。开元十三年,王昌龄漫游西北边地,有了较深的边塞生活体验,创作了大量的边塞诗,此时岑参11岁,高适还没有开始边塞生活,后人依次考证称王昌龄为边塞诗的创始和先驱。
王昌龄的边塞诗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有着高度的概括和丰富的表现力。既反映了盛唐时代的主旋律,又对边塞风光及边关战场场景进行细致描写,同时能够捕捉到将士细腻的内心世界。其诗歌意境开阔,语言圆润蕴藉,音调婉转和谐,耐人寻味,在发情、造景、写意等方面均有很高造诣。
而王昌龄的宫怨诗可与李白争胜,且其诗用意之深、写景之妙、比兴之切、造语之奇,都有独道之处。王昌龄闺怨诗以悲天悯人的精神书写那些久闭深宫的妃殡宫人的悲情哀怨,以细腻的笔触多方面地展现她们的生活和感情世界,揭示她们在残酷的宫殡制度下所遭遇的悲惨命运,客观上批判了封建社会摧残妇女的罪恶。
这种思想倾向奠定了其作品的健康基调,洗尽六朝宫廷诗浮艳色情之污秽,有力地扭转了齐梁歌咏的不良文风另一方面,就艺术表现而言,王昌龄又发扬了六朝华美艳丽、精雕细琢的表现手法,继承了其形式美。因此王昌龄被誉为是成功地用七言绝句写宫词的第一人。
四、王昌龄的生平
1、嵩山学道
唐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年),王昌龄出生在山西太原。
唐玄宗开元八年庚申(720年),二十三岁,是年前后,曾居嵩山学道。
开元十一年癸亥(723年),二十六岁,约在是年前后,客河东并州、潞州。
2、边塞留名
开元十二年甲子(724年),二十七岁约在是年前后,赴河陇,出玉门。其著名之边塞诗,大约作于此时。
开元十四年丙寅(726年),二十九岁。隐居于京兆府蓝田县石门谷。是年有《同从弟销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之作。“山阴崔少府”即崔国辅。
3、进士及弟
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官汜水尉校书郎),后
贬龙标尉,世称“王龙标”。
开元十九年辛末(731年),三十四岁。在长安,以博学宏词登科,再迁河南汜水县尉。
开元二十一年癸酉(733年),三十六岁,当年四月,在长安参加宴会,有《夏月花萼楼酺宴应制》诗。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王昌龄选博学宏词科,超绝群伦,于是改任汜水县尉,再迁为江宁丞。
4、左迁交友
开元二十六年戊寅(738年),四十一岁,因事获罪,谪赴岭南。
开元二十七年己卯(739年),四十二岁,遇赦北还。秋,在巴陵(今湖南岳阳)遇李白,有《巴陵送李十二》诗。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王昌龄北归,游襄阳,访著名诗人孟浩然。孟浩然患疽病,快痊愈了,两人见面后非常高兴,孟浩然由于吃了些许海鲜而痈疽复发,竟因此而死,在这时期,王昌龄又结识了大诗人李白,有《巴陵送李十二》诗,还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冬,王昌龄离京赴江宁丞任,此时已与名诗人岑参相识,岑参有《送王大昌龄赴江宁》诗,王昌龄也有诗留别。途经洛阳时,又与綦毋潜、李颀等诗人郊游,也都有留诗。
天宝三载甲申(744年),四十七岁,在江宁丞任。四月曾因事暂至长安,与辛渐、李白、王维过从。
天宝七载戊子(748年),五十一岁,至此年,官江宁丞前后共八载。此年昌龄乃自江宁丞贬为龙标尉。昌龄自金陵首途赴龙标,基本上是溯江前往,曾顺道游南陵,有《至南陵答皇甫岳》。
5、妒才被杀
天宝十五载、唐肃宗至德元载(七月,肃宗即位灵武,改元至德)丙申(756年),五十九岁。约在此年离开龙标,还乡。其去龙标,过辰溪,经武陵,扁舟沿江东去,约在今年七、八月后,有《留别司马太守》《留别武陵袁丞》等诗为证。
唐肃宗至德二载丁酉(757年),六十岁。756年冬到757年年十月之间,王昌龄路经亳州,为亳州刺史闾丘晓所杀害,后张镐杖杀晓。
五、王昌龄对后世影响后世影响
1、中唐
王昌龄的诗风和诗境最先影响的是中唐的皎然,他在王昌龄之后,又把意境的研究推进了一步,他关于意境方面的论述是多方面的,研究也相当的深入,他继承了王昌龄以“境”论诗的方式,提出了诸如“缘境不尽曰情”、“文外之旨”、“取境”等重要命题。
2、晚唐
其次便是晚唐时期的司空图,他在王昌龄提出的意境概念的启发下对意境作出了全面总结,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等观点。
3、宋代
宋代意境理论中最有成就的是南宋的严羽,他针对一部分宋诗以理胜而不讲求意境的倾向,在缅怀盛唐诗歌并在王昌龄及唐代所有对诗歌意境的审美经验的启发下,提出“兴趣”说。此说见诸于其论著《沧浪诗话》。
回望唐朝,那是一个让诗人无限向往的年代。诗在那个时代成为获得尊重、获得友情甚至是获得官场位子的绝对技艺。盛唐文学界的圈子里,是最讲团结的,名家很多,但相互之间尽管有许多性情上的差异,却引为知己,一见如故,互相推崇,很少有关于纠纷的记载。
4、清代
清末的王国维是意境范畴发展史的最后一位总结者,亦是其终结者,集大成者。其著作《人间词话》在探求历代词人创作得失的基础上,借鉴王昌龄等历代文人对“意境”范畴的探讨并结合作者自己艺术鉴赏和艺术创作的切身经验,提出了“境界”说,为王国维艺术论的中心与精髓。
六、王昌龄的死因
这个被称为“七绝圣手”的王昌龄的朋友圈子――王之涣,高适,岑参,张九龄,王维,孟浩然,李白,崔颢……这么多的朋友高士,想想就叫人羡慕。王昌龄是一个喜欢交友的人,和孟浩然“数年同笔砚”,交情不可谓不深,而且有一则传说显示,孟浩然的死亡就因为王昌龄的到访而开荤所致。
孟浩然在长安求官期间,也与王昌龄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诗人李白听说他被贬龙标,在路上又未能遇到,专门写了一篇寄他的赠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很难说李白就此看出了什么不祥之兆,但诗中表达的却可谓子规啼血,明月愁心。
王昌龄的送别诗也尤为出色。据统计,在他所留下的182首诗里,有32首是以“送”字打头,占到了他诗的总数的1/6。足见王昌龄友人之多,声名之盛。中国文化史上的送客,确是一门学问,送客之间,十里长亭,灞桥折柳,饮酒长歌,越是怕别离,越是伤别离,越是情不能禁。别离里的悲欢情愁,得失自明,冷暖自知。那是一个多么温暖的时代。
然而,王昌龄竟然冤死在那个温暖的时代。或者说,王昌龄的死,终结了那个时代。王昌龄作为一代诗杰,流传下来的资料却很少。他于公元727年进士及第后,任校书郎(整理图书典籍的官)7年,此后又任河南汜水县县尉。公元739年被贬谪岒南(今广东),公元740年还京后,又赴江宁(今南京)任江宁丞。
王昌龄诗名显著,官运却是不济,新旧唐书中以“位不显”来形容。张九龄被罢相,他也随之遭到排挤,而且是两次被贬,到蛮荒之野,做一个清闲的小官(《唐才子传》说他“晚途不谨小节,谤议沸腾,两窜遐荒”;《河岳英灵集》说他“再历遐荒”;《旧唐书》本传也说他“不护细行,屡见贬斥。”)。
在芙蓉楼送别好朋友辛渐时,王昌龄照例要作叙别心声,他远望苍山,感慨不已,下笔时却是风清云淡,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只两行字,隐藏着丰富的潜台词,却顶得上千言万语。因为王昌龄的两次被贬,加之“不护细行”,已经开始有很多不利的话语散布出来,弄得“谤议腾沸”。
但王昌龄的声音很清楚,不管世间如何变迁,不管别人对我怎么看,我还是我,我的心中依然如冰似玉,光明磊落,表里澄澈。公元747年再度被贬官龙标(今湖南黔阳)任县尉。故后世其为“王龙标”。更为可悲可叹的是,后来连龙标尉这样一个小小的职务也没能保住,离任而去,迂回至亳州,竟为刺史闾丘晓所杀。王昌龄的被杀,引起了舆论的关注,《唐才子传》里这样记载:“(昌龄)以刀火之际,归乡里,为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
七、王昌龄的声誉
王昌龄的诗歌天赋不在李白之下。明代胡应麟《诗薮》:说“七言绝,太白(李白)、江宁(王昌龄)为最。”王昌龄尤擅七绝,其中名作《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被推为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因为他精通韵律,故而其诗作精品叠出,每每被谱成乐曲,流传于民间。
据《集异记》载,开元年间,王昌龄和当时齐名的高适和王之涣到旗亭饮酒,正巧有梨园乐伶演唱当时的名曲。他们三人便私下打赌,看唱谁的诗多,即按此论实力排名前后。结果,有趣的是,乐伶们连唱了王昌龄的两首。可以想见王昌龄在当时的诗界乐坛,享有多高的声誉。
结语:诗人王昌龄一直都受到中外学者的广泛研究,但是回望诗人一生,无论是不得志,还是广交天下友人。他所赋予的诗中豪迈的情感却始终存在,而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在那个文化鼎盛诗歌正源人才辈出的大唐社会里,好诗实在是太多猛人也实在是太多了。在那个远去的盛唐历史上,诗歌的较量,也就犹如武侠小说中的较量一样,论高低、分成败。但是无论如何选择和评定,那些时光都已经成为了过去,留下的仅供后人瞻仰、诵读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