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佳句赏析
【本文由蜀山笔侠独家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对于“王安石变法”(又称熙宁变法),历朝历代都褒贬不一,同一个朝代,不同的阶层,看法也都不一样,那么,怎样才能看清楚王安石变法的实质,怎样评价它才算最准确呢?
这是一个很深层的问题,如果你看懂了,你也算是个明白人了。
笔侠不是自夸,我只是把我的一点儿想法发表出来,让那些还不知道的人多理解一点儿,同时希望那些比我理解得更多的人不吝赐教。我觉得知识就应该拿来分享,不然人类怎样在摸索中砥砺前行呢?
对于王安石变法,很多人喜欢攻击它的内容,行,我们就先说它的内容(说几个重点)。
1、均输法
我尽量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表述。均输法是一种征税方式,朝廷向各地征收各种物资,物价高的地区老百姓就吃亏,物价低的地区朝廷就吃亏,为了平衡,大家干脆就按统一标准交钱,然后由朝廷拿钱到物价低的地区(就近原则)去采购,这样,除了物价低的地区老百姓吃点儿亏(但物价有变动,总体来说扯平),其它都获利,特别是朝廷。
谁受害呢?当然是那些囤货居奇的商人,以及部分搞漕运的人,因为他们的货受冲击了,而漕运也大大向物价低和离开封近的地区倾斜。但,哪个改革不触动一些人的利益?主要看利和弊到底谁大。
2、市易法
市易法和均输法都是经济方面的,就是朝廷宏观调控物价,避免商人垄断市场,牟取暴利。当然,它伤害的还是商人的利益。
3、免役法
免役法就是拿钱买(免)劳役,是对社会资源的一种优化,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不耽误大家做自己最擅长的事。
只不过,它动了以前不用服役的人的利益,比如官宦、僧侣等,也要交这个钱,虽然只交一半。
4、保甲法
保甲法就相当于我们前些年搞的联防队,主要是提高地方治安,为裁军做准备。
但它违背了大宋“右文抑武”的风气,以及一些军界大佬的利益。
5、青苗法
青苗法是变法之根本,它直接和粮食挂钩。青苗法说白了就是朝廷有息贷款给农民买麦苗、维持农业生产的一种方式。就像我们现在按揭买房,不这样就只有租房住,永远给别人交租了,封建社会的土地就是这样兼并的。
虽然有利息,但比起那些地主的高利贷,青苗法实实在在地解决了农民的问题。但,这伤害了地主的利益,于是就被地方官演变成了新的高利贷。
好了,内容就说这么多,这也不是我重点想说的,总的来说:从内容上看,王安石变法相对于之前的政策是先进的、合理的,只不过受到了既得利益者的搅和而变了味儿,最后惨淡收场,我把它归纳为受历史局限性的影响,没办法。
接下来说重点想说的,就是这场变法的社会性质。
宋朝为什么会“积贫积弱”?说白了,社会资源流落到少部分人手里去了。
你没看到宋朝大户人家的佣人都是几十个,而穷人还要给别人做苦力才能活命吗?
你没看到大户人家小妾都好几个,穷人却娶不起老婆吗?
你没看到宋朝理学抬头,等级观念越来越严重了吗?
这是阶层固化的结果,这是好现象吗?如果是好现象,为什么现在提倡人人平等?
大部分的社会资源被一部分人牢牢占据,老百姓是榨不出什么来了,所以,王安石变法就是要从这部分人手中夺取资源。
但这部分人又把压力转嫁到老百姓头上,所以变法才会变了味儿。当宋神宗一再坚持变法,并重申变法是为了老百姓好的时候,他的臣子们一句话就把他给噎住了:维护皇权的到底是士子们?还是老百姓?
是啊,如果士子们都没好日子过了,你皇帝还有什么好日子过呢?
其实这就是一句混账话,你没发现它带有浓浓的阶级色彩么?
民才是国家的根本和终端,没有民,皇帝养你们这些士子做什么?现在士子上面出了问题,难道不应该从士子上面找原因么?难怪有些人一生下来就让他接受贵族文化,害怕被平民文化带偏,殊不知,他不接触平民文化,他能接地气么?他不怕坐在空中楼阁里面么?最终,只有跌得更惨。
只能说,宋神宗和王安石的步子走得早了一点,他们在还没有完全摆脱封建束缚的情况下,发动了这样一场变法,其动机是让人敬佩的,但结局却是悲惨的,宋朝因此而发生了阶级动荡,为后来的靖康之耻埋下了伏笔。
但,谁说这不是社会的一种进步呢?难道就因为一个王朝的灭亡而让中华民族永远停止前进的步伐吗?殊不知,你在关门造车的同时,世界已然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唯有变,才能与世争辉!
明天继续……
本文作者《蜀山笔侠》,一个文章会“说话”的历史作者,专注于不同角度看历史,探索不一样的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