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佳句赏析
说起中国的哲学发展史,就不得不提到一位古代先贤,他就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文学家——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529年),出生于明宪宗成化年间,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因此后人称他为阳明先生或王阳明。
王守仁是陆王心学的集大成者,精通儒道佛三家经典,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他与孔子、孟子、朱熹被后世学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今天功德君要为大家讲的是,王守仁留下的作品中,并不太引人瞩目但蕴藏了为人处世的大智慧的《王阳明家训》,又称《示宪儿》三字诗。
全文虽然只有96字,却无处不散发着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思想的光辉。
“幼儿曹,听教诲:勤读书,要孝悌;学谦恭,循礼仪;节饮食,戒游戏;毋说谎,毋贪利;毋任情,毋斗气;毋责人,但自治。
能下人,是有志; 能容人,是大器。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
譬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坠。吾教汝,全在是。汝谛听,勿轻弃。”
勤读书,要孝悌
王守仁在私塾读书的时候,曾对自己的老师说:
“我以为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在王守仁看来,我们心中有良知,良知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所以读书不是为了获取知识,只是验证、呼唤我们良知所已有的知识。
有人曾问王守仁:“读书却记不住,如何是好?”
他的回答是:“只要理解了就行,为什么非要记住?其实,理解已是次要的了,重要的是使自己的心的本体光明。如果只是求记住,就不能理解;如果只是求理解,就不能使自心的本体光明了。”
而孝悌,《论语》中称“其为人之本与。”王守仁在家训中一开始就提到了人生的两件大事,孝悌和读书。
孝悌是人之根本,而读书则是发明本心,修身而成为圣贤的途径。
学谦恭,循礼仪
谦恭不是一种姿态,而是一个人内在品德和修养的高度表现。它不因学问博雅而骄傲自大,也不因地位显赫而处优独尊,相反,谦恭者学问愈深愈能虚心谨慎,地位愈高愈能以礼待人。
谦恭和礼仪,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内在的谦恭,化作外在的礼仪。假如只有外在的谦恭而没有内在的谦恭,这就是虚伪。
做人不但容貌举止要表现出谦虚恭谨,内心也必须保持恭敬、节制、礼让,要常常看到自己的不对,真正能够虚心接受他人意见。
节饮食,戒游戏
《论语》中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黄帝内经》上也说“饮食有节”,这是古人对于饮食的态度。
至于戒游戏,则主要是立志。游戏一类令人玩物丧志。王守仁曾说,“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如果一个人沉迷于游戏嘻乐,日子长了,志气都消磨尽了,最终也难成事业。
毋说谎,毋贪利
说谎则不诚实,就是自欺欺人。《大学》中说,“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一个自欺欺人的人是无法真正做到慎独、无法正心诚意修身的。
而贪图小利,则容易昏了头脑,被人利用。崇祯十四年,王守仁六世孙王贻杰入朝为官,后统管江西都指挥使司,去世后,大家发现其竟然家无余财,最后靠官场挚友的资助才得以归乡安葬。一个朝廷的二品大员,清廉至此,着实让人肃然起敬。
毋任情,毋斗气
任情说的就是任情恣性,放任自己的性情,不受任何拘束。《增广贤文》中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追。这正是告诉我们,任情恣性的危害。
斗气,意气用事,赌气。只要赌起气来,人类常会慢慢脱离“理性”的范围,做出一些损人不利己的事情。人在气头上,什么不理性的事都做得出来。赌气,可能只是因为小小的事情,却因为一时气不过,做出你死我活的决定。
毋责人,但自治
古人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说的就是遇到事不要责备他人,要从自身寻找问题,如果我们的自律能达到自治境界,还会担心自己德行有亏吗?
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器
那些盛气凌人,看不起别人的人,都是没有修养的目光短浅者。一个有修养的君子,不会因为别人的地位低,或没有才干而看不起别人。
而那些看不起别人的人,他们看不起别人,无非是因为别人现在不如他,但是未必别人以后也不如他,所以说,这是目光短浅。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个有志向的君子,他知道自己的志向在高处、远处,即便处在比别人优胜的环境中,也会谦卑自牧,清静自守,绝不会盛气凌人。
关注微信公众号:全球功德网
微信文章推送
《“江南第一家”九百年兴盛不衰的秘诀》
◆无论贫富、贵贱,为人民、为国家◆
◆克己修行、建功立业均是功德◆
◆如果您也有故事,请留言讲给功德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