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佳句赏析
梅兰芳先生在五十余年的艺术生涯中,对自己的饮食起居要求非常严格,紧紧围绕着“艺术”进行。《梅府的家宴》一书昨天在上海首发,从文化和艺术的视角,讲述了“梅府家宴”的渊源;以梅府的家宴中八个具有代表性的菜品——“花生米牛肉汤”、“煮干丝”、“龙须鳜鱼”、“鸳鸯鸡粥”、“芫荽炒软兜”、“干煎明虾”、“狮子头”、“核桃酪”为线索,讲述了梅府家宴背后的人与故事。梅葆玖的发小、中国梅兰芳文化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吴迎告诉记者:“在这里,看到平凡中的不平凡。”
图说:《梅府的家宴》 官方图
新厨师的讲究
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在梅氏故居“缀玉轩”这一当年北京很有名的“艺术沙龙”,梅兰芳大师招待外国元首,总统夫人及艺术界名流的家庭酒宴及茶会,近六千余人。抗战胜利前后1931年至1956年,梅兰芳定居上海思南路87号,家厨王寿山原为银行家冯耿光服务。冯耿光与梅兰芳交好数十余载,又深知梅兰芳为了保护嗓子、身段和扮相,在饮食方面非常讲究,“不吃辣的,不吃任何刺激性的东西,也不吃油腻”。每每冯家家宴,王寿山的淮扬菜手艺总是令梅兰芳十分满意。于是,王寿山便被冯耿光“让”给了梅兰芳。
1943年中秋节,由郑午昌、梅兰芳、周信芳(麒麟童)、吴湖帆、出版家秦清曾,以及工商界人士李祖夔等二十人组成的“千龄会”使上海徐家汇的榕园热闹空前,这也是梅兰芳带着王寿山的第一次出场亮相。事出有因,1943年农历正月初十,画家郑午昌在家庆祝五十寿诞。梅兰芳从香港返回上海,与吴湖帆相约前去祝寿。谈及国难当头、生灵涂炭,无不慷慨激愤。他们三人均生于甲午年(1894),为激励抗敌斗志,决定发起倡议,组织民间爱国社团。依照中国传统纪年,甲午年生人在这年应是50岁,与会的二十人年龄相加恰是一千岁,“甲午千龄会”这一社名便由此而来。以后每每“千龄会”的活动,梅兰芳总是带着王寿山。
图说:梅府家宴旧照 资料图
晚餐里的秘密
“饱吹饿唱”,梅兰芳深谙此中深意,演出前绝不能饱食,否则的话唱起来中气不足,动作乏力,严重的还要引发胃炎。因此,晚上这一顿饭既要保证营养,又要满足梅先生对于清淡饮食的需要,王寿山结合以淮杨菜为主的南方菜系和三十年代徐兰沅大师在梅府创意的极具梅氏饮食风格的北方菜系,在全面汲取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并形成了具有鲜明梅氏家庭文化特色的“梅府家宴”。其中一道不用一粒米,耗费20多个小时制作的“鸳鸯鸡粥”被反复提及,甚至,在电影《梅兰芳》中出现了四次喝粥的场景。
1945年,抗战胜利,10月,梅兰芳在美琪大戏院重新登台,每日演出结束梅兰芳都要在思南路87号的家中开三桌席面,一桌家人,一桌朋友,一桌乐师徒弟。一般六菜一汤,外加两道点心和两碟酱菜。每天的饭桌上,这些文化人把自己的学养、智慧和京剧独到的认识都传送给了梅兰芳。在年逾八旬的吴迎记忆中,若晚上没演出,梅兰芳先生家的晚餐一般安排在午夜12点,若有演出,晚餐则是凌晨3点开始。“等吃完,天都亮了。”因此梅先生的身边人,统统习惯了“夜生活”,至子夜时分精神尤佳。
梅葆玖曾经回忆:“我们在思南路87号居住的年代是父亲一生中最精彩最有意义的时期,它是我们的精神财富。”据悉,梅府家宴,已经又从北京回到了上海,两地梅府,相映成辉。(新民晚报记者 徐翌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