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句网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成语词句网 > 佳句赏析 > 文史宴:后蜀军队真的“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吗?

文史宴:后蜀军队真的“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吗?

作者:成语词句网日期:

返回目录:佳句赏析

六十六天平蜀

宋发动灭蜀之战后,救援剑阁的倒霉孩子孟玄喆是个书法家,对美有着执着的偏爱。俗话说:临阵磨枪,不快也光。但生在安逸中、长在富贵里的孟玄喆对磨枪毫无兴趣,他把精力全投入到对美的追求上。孟玄喆下令,所有旗帜都要用锦缎绣成,连旗杆都要用锦缎包好。

锦旗大军出锦城,锦绣太子要出征。孟玄喆正洋洋得意,却被突如其来的大雨扫了兴。他怕旗子被浇湿,急忙命人把旗子全摘下来;等大雨停止,再把锦旗挂上去。结果忙中生错,锦旗全挂倒了。围观的人暗自发笑,孟玄喆却浑然不知,因为他正忙着挑选姬妾和戏子,跟随自己北上剑门。

成都下了一场锦绣雨,开封却下了一夜鹅毛雪。赵匡胤身披紫貂裘,头戴紫貂帽,坐在讲武殿,正阅读前方战报。读到王昭远与孟玄喆这一对儿活宝时,他再也憋不住,哈哈笑起来:“孟昶连个股肱之臣都没有,其亡不晩矣。”

与孟昶不同,赵匡胤志在得蜀,在遥远的东京,祭起五柄宝剑,直插成都。

文史宴:后蜀军队真的“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吗?

赵匡胤非孟昶可比

这第一柄宝剑名曰“诛心剑”,就是征蜀大将王全斌。王全斌是太原人,十二岁时,唐庄宗怀疑其父想造反,下诏召见。王父大惧,不敢前往。王全斌说,您把我当人质送给主上,主上必然对您释怀。王父听从了儿子的计谋,王家上下数口才得以存活下来。

后来李嗣源发动兵变,洛阳城乱作一团。当时庄宗身边的人几乎跑光了,只有王全斌和符彦卿等十几个人还在护主力战。王全斌把重伤的庄宗扶到绛霄殿,直到庄宗咽气,才大哭而去。此后,王全斌效力于禁军,作战勇猛。在大宋与北汉的边境上屡立战功。

如此有智谋、有节操、有胆略的将军,正是赵匡胤培养第二代军事统帅的不二人选。加之他曾参加过收复秦凤四州的战役,经过一番思量,赵匡胤将西蜀这块硬骨头交给了他。果然,诛心剑一出,蜀军被杀得人仰马翻,屁滚尿流。

第二柄宝剑名曰“乱心剑”。鉴于蜀军将校有很多北方人,赵匡胤下诏,有愿意给宋军当向导的,供给军粮;率众而归、举城而降的,给予厚赏。蜀军的兄弟,咱们都是自己人,自己人不杀自己人,快回家吧。于是蜀军军心大乱。

第三柄宝剑名曰“安心剑”,要求前军严肃军纪,禁止烧杀掠夺,违令者斩。这是赵匡胤一向的主张,此事关系到拿下蜀国后,能不能统治蜀地。得民心者得天下,与孟昶争夺民心,赵匡胤备感压力。

这第四柄宝剑名曰“激心剑”。临出征时,赵匡胤对王全斌说:“凡是攻克的城寨,只把兵甲、粮草登录在案,钱帛一律赏给将士。朕要的,只有土地耳。”蜀地艰险,如果遇到强硬对手,大宋六万将士很可能有去无回。这种玩儿命的活儿,没有重赏,哪来勇夫?何况要保证军队不剽掠屠城,总要给将士们些好处。

当然,这话看似慷慨,但本意并非真的让将士把府库分光。大宋缺钱,灭蜀首先是为了取财。其实,如何赏赐士兵,早在陈桥兵变中已有范例可循。不过这次不是自己坐镇,李处耘又被雪藏在淄州,赵匡胤心里总不踏实。他暗中跟沈义伦打了招呼:“平蜀以后,府库的钥匙你可要握紧。赏赐将士以外,诸将再来求取,一律不给。”他相信,当年窦仪能阻止自己,沈义伦也必然能阻止伐蜀诸将。

这最后一柄宝剑曰“宁心剑”,是专门用来安抚孟昶的。赵匡胤命八作司在右掖门外南临汴水的黄金地段,为孟昶盖了五百余间大房子,家居供应一应俱全。用他的话说:“我听说孟昶家族人多,房子多盖点,别让他们不够住。”

赵匡胤向孟昶抛出了橄榄枝:喂——孟老哥——您别怕,打不动就别打了,房子我都给您备好了,全国最佳水榭豪宅,帝王般的享受。从此你我就是邻居,别再犹豫,马上入住吧!

孟昶用王昭远和孟玄喆这两个绣花枕头,来扛赵匡胤的五柄宝剑,难怪枕头被刺成烂布头,鹅毛破枕而出,喷飞满天,下成了大雪。

赵匡胤来到殿门前,掀起毡帷,殿外狂风怒吼,大片大片的雪花凝冻成粒,时而飞打在脸上,好像冥冥中抛来的一把粗沙,皮肤如扎裂般疼痛。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一日不平蜀,一日不得安。

剑门关外,王全斌收到了一件礼物——紫貂裘帽。前来送礼的中黄门(低级宦官)告诉他,主上说,自己穿着这么厚的衣服,尚且觉得冷,想想你们这些西征的将士,冒严寒披霜雪,怎么受得了呢?于是,主上脱下紫貂裘帽,让我给您送来了。主上还说了,不能每个人都照顾到,心中惭愧……

陛下!王全斌感动得热泪盈眶,捧起貂裘,朝着东京的方向拜了三拜。三军将士热血沸腾,随着王全斌跪倒,朝着东北方拜去,宋军士气空前高涨。

王全斌开始商议进讨剑门,他对诸将说:“剑门天险,古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当’,各位有什么良策?”侍卫军头向韬道:“听俘虏说,东南的山里有条小路,名叫来苏,直通剑门南二十里的青疆店。若大军行此,则剑门之险不足为恃。”

身披紫貂的王全斌气血上涌,准备率军东去来苏,却被马军都监康延泽拦下:“蜀人数战数败,胆气已夺,可急攻而下。来苏路险,主帅不宜自行,派个偏将去即可。”当年邓艾豁出性命偷袭阴平,那是因为姜维堵在剑门;现在守剑门的是草包王昭远,主帅何必冒险?

脑袋发热的王全斌冷静下来,命史延德分兵从来苏绕到剑门后方,自己则率军猛攻剑门。

望着关前前仆后继的宋军,王昭远终于松了一口气,这些宋军真是自寻死路,《兵法》云:“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敌……”报!宋军从青疆店杀来了!啊?你们应该在关下强攻啊!怎么跑到剑门后边来了!兵书都是骗人的!

是兵书骗人,还是王昭远学艺不精,暂且不论;但王昭远肯定没有学好当代史。十年前,赵匡胤以同样的手段袭取清流关,那可是现成的军事教材。

慌得找不着北的王昭远,留下偏将守剑门,自己率主力退往汉源坡。没想到剑门瞬间被攻克,王全斌的宋军如溃堤而出的怒潮,向汉源汹涌而来。蜀将赵崇韬连忙布阵,率领将士杀入敌阵。

关键时刻,王昭远却临危不惧,手执如意,安坐帅椅。这份气定神闲,颇有传说中诸葛武侯退司马宣王的遗风。

王昭远哭了。我这哪是安居退全斌,我是俩腿哆嗦站不起来。

赵崇韬虽然打仗不行,但生性勇猛,眼看败局已定,犹自斩敌数人,算得上一条好汉。王昭远就没这份霸气了,他勉强收拾好双腿,丢盔弃甲,连滚带爬跑到东川的民舍里躲避。他双眼哭得像俩核桃,仍死死抱着铁如意,哆哆嗦嗦地说着:“运去英雄不自由……”然后,就被宋军逮个正着,彻底失去了自由。

那位锦绣太子孟玄喆一路上嘻嘻哈哈,游览名山大川,大发感慨。半路听说剑门已失,扔下彩旗撒丫子就跑。一路跑,还不忘一路放火烧房。

坚壁清野,在垂死挣扎之际也不失为良策。老将石奉就持此看法,他劝孟昶说:“东兵远来,势不能久,请聚兵坚守,把宋军拖垮!”

可惜,大蜀皇帝已垮。王昭远没做成诸葛亮,孟昶却马上要做蜀后主了。

倘若孟昶生长在中原,即便做不了拨乱反正的赵匡胤,也有机会成为文治天下的赵光义。可惜他长在蜀地,注定只能做蜀后主。

孟昶长叹息道:“我父子以丰衣美食养士四十年,一旦遇敌,不能为我东向放一箭,我就算想坚壁清野,谁肯为我而死!”孟昶不是无兵抵抗,而是不知道用谁抵抗。除了王昭远、孟玄喆这有数几个人,他不相信任何人。

称孤道寡,到头来成了孤家寡人。

后宫的李太后长叹一声:若用我言,安会溃败如此……

更无一个是男儿?

孟昶并非无人可用。在大蜀东部,有一座重镇,锁住水路咽喉,这座重镇名叫夔州;那里有一位名将,名叫高彦俦。

刘光义所率的东路宋军,乘着战舰,逆袭三峡,一路顺风逆水,杀到夔州附近。刘光义春风得意,忽得前方探马回报,那景象令他瞠目结舌。

狭窄的江面上,搭满浮桥。浮桥之上加盖三重栅栏,俨然一座江上浮城。最绝的是,沿江两岸,石炮高架。任你铜头铁臂,也穿不过炮垒防线。

文史宴:后蜀军队真的“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吗?

夔门天险

缺乏指挥经验的刘光义傻了,他忙打开赵匡胤所给的地图,原来如此这般……

于是刘光义下令,宋军在锁江处三十里外停船靠岸,步骑一冲而上,轻易拿下炮垒。然后重新上船,夹江石炮全成了哑巴,一声不响,目送宋军进讨夔州。

自古以来,统帅在外征战,坐镇京师的皇帝只会给予战略指导,不会干涉战术运用。但偶尔遇到难啃的骨头,也不免指指点点,遥控前线。就算是吴汉、张辽这样的名将,讨西蜀、守江淮之际,刘秀、曹操也要在雒阳、许都运筹帷幄,才能决胜千里。何况是对于刘光义这种经验严重不足的将领?

而且,整个伐蜀战役,赵匡胤指挥前线,仅此一次,那是因为形势险峻,非授锦囊不可。至于后来,宋朝皇帝把这种灵活多变的战术指导,变成了“将从中御”的死板制度,就不是赵匡胤的初衷了。

宋军兵临夔州,守将宁江军节度使高彦俦一脸冷色,对身边人说:“北军涉险远来,利在速战,应当坚守城池,以逸待劳。”

三峡险窄,粮运不便,何况大宋新建,打持久战,他们吃不消。一旦宋军撤退,借着水势,蜀军即可轻松破敌。

监军武守谦却不服:“敌人都到我们城下了,还等个屁!”于是他率千人出战,在猪头铺被打得大败,充分证明了自己的想法有多猪头。

宋军乘机攻入夔州,高彦俦力战不胜,身被十余创伤,蜀军大散。大势已去,高彦俦悲伤地欲殉国。

判官罗济劝高彦俦单骑归蜀,他却说:“我当年已失秦川,现在又不能守住夔州,就算主上不杀我,我又有何面目去见蜀人?”罗济又劝他归降,高彦俦摇摇头道:“家中老幼百口,都在成都。我为了自己偷生,难道要负了整个家族吗?今日只有一死。”言罢,将符印解下,交给罗济,嘱咐道,“君自为计。”

高彦俦独自一人,将屋门反锁,整理好身上那沾满鲜血的铠甲,正了正头鍪,朝着西北成都的方向,拜了三拜。

眼泪像喷涌的山泉,划过罗济的面颊。可惜,泪水无法浇灭节度使府那熊熊燃烧的烈火。

梦中的赵匡胤被红光晃醒,仿佛遥见夔州的火光冲天。蜀中义士,何其壮哉!惜其不为孟昶所用,否则我大军若入蜀道,诚比登天还难!

数日后,刘光义等人在灰烬中搜集到高彦俦的骨灰,以礼安葬。大蜀境内,最后一颗耀眼的孤星,陨落了。孟昶的花蕊夫人有诗谈及蜀亡,说“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对高彦俦是不公平的。

文史宴:后蜀军队真的“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吗?

妇人坐宫中,安得便诬一国之士

孟昶只好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投降。投降的主意是宰相李昊出的,写降表的“重任”当然也落在他的肩上。对他而言,这不过是重操旧业,四十年前前蜀灭亡时,李昊就亲手写了降表。李昊出马,降表一挥而就。次日,当他走出家门时,却见门上被人写上了六个大字:“世修降表李家”。

欢迎关注文史宴

专业之中最通俗,通俗之中最专业

熟悉历史陌生化,陌生历史普及化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诗词赏析_佳句赏析_文章阅读_美文欣赏_成语词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