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佳句赏析
10月25日上午,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说:“我们不需要更多的溢美之词,我们一贯欢迎客观的介绍和有益的建议,正所谓‘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这句诗引自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王冕的《墨梅》诗,又名《墨梅图题诗》。全诗为“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家庭贫穷,借佛像烛光读书
汉朝匡衡凿壁偷光、晋代车胤囊萤映雪的故事世人耳熟能详,但是王冕借佛光读书的故事却鲜为人知。王冕,字元章,浙江诸暨枫桥人,他虽不为官,但是《明史》有其传记,《历代笔记小说选》有其介绍,著名小说《儒林外史》开篇就描写王冕放牛的故事。
王冕是家庭贫寒,自幼好学。据《王冕传》记载,他在七八岁时,父亲让他放牛,他就把牛放在田埂上,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在心里。傍晚回家时,竟把放牧的牛忘在了田野里。父亲大怒,痛打王冕。过后,他仍然我行我素。善良的母亲说:“孩子痴迷读书,何不由着他呢?”王冕却因贫穷读不起书,就寄居在寺庙里。每到夜里,他就偷偷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大腿上,借着佛像前长明灯的光诵读,书声琅琅,通宵达旦。佛像都是泥塑的,个个面目狰狞恐怖,但是王冕却不害怕,神情坦然,视而不见。安阳的韩性听说后,感觉他与众不同,是可造之材,于是收他为学生。王冕刻苦勤学,成了远近闻名的博学之士。
屡试不第,视功名为粪土
王冕一开始时追求功名,但是屡试不第,他满怀愤郁,一怒之下,将参加科举考试的文章付之一炬。愤而出走,游历天下,尽览祖国大好河山。
王冕在游历北方时,看到元朝统治者耀武扬威,残暴百姓,心中怒不可遏,赋诗道:“唤鹰羌郎声似雷,骑马小儿眼如电。总是无知痴呆相,也逞虚威拈弓箭。老儒有识何以为?空指云山论文献。君不闻,一从赵高作丞相,吾道凋零如袜线。”这次游历,使他看清了元朝各级官吏的颐指气使,贪婪腐败,看破了人情势利。他发誓不再追求功名,永世不入仕为官。
元代文学家李孝光曾任秘书监著作郎,他看王冕才华横溢,想推荐他到府衙做一小吏,可是王冕却不领情,说道:“我有田可以耕,有书可以读,难道还愿意整天抱着文卷站在官府里,让人奴役吗?”元末明初历史学家、文学家、翰林学士危素曾任参知政事,住在钟楼街。有一天,他骑马经过王冕的住处,王冕不认识他,行了一个礼请他坐下,也没有询问其姓名,忽然问他:“住在钟楼街的是你吗?”危素说:“正是。”王冕听了后就再也不与他搭话了。危素走了以后,有人问他此人是谁,他笑着说:“此人必是危太仆,我曾读过他的文章,看去有奸滑之气,现在看他举止,果然如此!”
王冕的老师、同乡王艮,很欣赏他的才学和品行,曾亲自登门拜访过他的母亲,后来王艮做了江浙检校。王冕曾经身穿褴褛衣服,脚踏破鞋,去拜望王艮,王艮见他这副样子,马上替他洗尘,赠他鞋子,并劝他做官,王冕笑而不答,放下鞋子扬长而去。
朱元璋平定婺州,即将攻取越州,屯兵九里山,久闻王冕大名,爱其才能,找到他之后,请他为幕僚,授其谘议参军,可是王冕死活不就。元惠宗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派兵强请王冕,授予官职。王冕以出家白云寺为名,拒绝出仕为官。
躬耕深山,吟诗作画陶冶情操
看破红尘的王冕,带着妻子子女隐居于诸暨枫桥镇北九里山的水南村,过着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的宋濂在《王冕传》中记载:“种豆三亩,粟倍之。树梅花千,桃杏居其半。芋一区,薤、韭各百本。引水为池,种鱼千余头。结茅庐三间。自题为梅花屋。”
九里山山明水秀,房前一条溪水潺潺流过,屋后山峰耸立俊秀,茂林修竹,葱葱郁郁,水光山色,环境清幽。王冕在诗中形容说:“青山隐隐带江流,江上轩窗面面幽。”在如此景色如画的环境中,王冕白天在田里劳作,种植稻谷和蔬菜,晚上吟诗作画。他在一首诗里写道:“去城悬九里,夹地出双溪。长年无客到,终日有猿啼。乌鸢虽见忌,麋鹿自相亲。”
王冕隐居深山之后,尽管终日生活在诗情画意之中,但是家庭生活却日益窘迫,乡里人看不起他,特别是父母跟他吃苦受累,让他心情十分难过。他在《自感》一诗中写道:“世俗鄙我微,故旧嗤我愚。赖有父母慈,倚门复倚闾。我心苦凄戚,我情痛郁纡。山林竞蛇虺,道路喧豺貙。荒林落日阴,羞见反哺乌。乌鸦有如此,吾生当何如?”为改变生活窘况,他以卖画填补生计。他一生爱好梅花,种梅、咏梅,画梅。他的梅花以胭脂作梅花骨体,花密枝繁,别具风格。还善画竹石,兼能刻印。他的书画很受时人喜爱,求字索画者络绎不绝,接踵而至,也为他的生活增加了不少收入。
王冕的画作《墨梅》,简约洒脱,一梅横出,枝干挺秀,淡淡的梅花傲然独放,似有阵阵幽香飘来。整体构图清新悦目,用墨浓淡相宜,淡墨点染花瓣,浓墨勾点萼蕊,笔力挺劲,花朵疏朗。虽不着艳色,却墨色清润,梅花含笑盈枝,寄寓了王冕高洁孤傲的品格。特别是题在画上的那首脍炙人口的七言律诗,咏物言志,高雅情操溢于笔端,诗情画意,相得益彰。
作者:郑学富 编辑:丁富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