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佳句赏析
《十七帖》是书圣王羲之的草书代表作,因卷首有“十七”字而得名。
唐宋以来,《十七帖》一直作为学习草书的无上范本,被书家奉为“书中龙象”,它在草书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因此成为了学草书者必临的神贴。我们称之为“草书圣经”。
点画的起讫
▼
观察字帖中点画的起讫变化就好像是一个侦探,在努力发现“字帖”中破绽的同时,尽可能地找到自己可以切入的角度和方位。
对于《十七帖》中点画的起讫问题,由于刻帖一刻再刻,笔画显得相当混淆,有些动作如果按照刻本来做就会显得犹豫不决,不知如何为好,一旦笔画形成,虽外形很像,但一无神采。
而我们来临习其他王羲之的摹本时就不会出现这样的弊病,尽管很难临像摹本,特别在结构上存在一定问题(这是光注意字帖点画的缘故),但每一个笔画却有几分神似。
为此,我们可以通过该帖中的《远宦帖》来分析,以此类推。因为《远宦帖》有唐摹本,尽管不是墨迹,但是与真迹已无二致,这对点画的理解和临习来讲可有一定的帮助。
王羲之《远宦帖》唐摹本
从《远宦帖》中的点画来看,几乎看不见相同的起笔和收笔,各有异趣,妙不可言,仅有第二行的“足下”(如下图)二字的第一个点的起笔有相似之处。
为此,我们在读帖时应全面观察所临字帖的每一个字,它们的起讫是如何变化的,收笔是“引”还是“连”,即便是“引”,其角度也各有姿态。我们这样分析就可以防范在临习时点画的起与收产生雷同的结果。
再进一步看。每一点画的起笔处,一般有两种情形。
其一,“入笔”时大都没有明显的顿挫,毛笔在纸面上的跳跃性都不是很大,往往表现为一入纸就进入平铺状态,以较为微妙的提按来过渡到圆转或其他笔法的运用中去。这种用笔是王羲之书法受隶书影响的缘故,虽说是新体,但去古未远,依然有着隶意,这种用笔习惯到了唐代就彻底了。
孙过庭《书谱》局部
我们可以从《书谱》来作比较(如上图),《书谱》中的笔画跳跃性明显增多,虽是二王的结字,但过度的跳跃弱化了魏晋气韵,也影响了草字的格局,气度不大。这种笔法的转变,到了米芾手里就变本加厉了。
由于《十七帖》中运用平铺手法,尽管草书字形千变万化,但不激越,还是较为“平缓”,王书的“中庸”之意也从此体现出来。这种情形主要集中在上下不连或每一行的开笔处。
其二,“入笔”处由“引”、“带”转而为顿挫,这里的顿挫主要是为了调锋,随后,迅即转为平铺,这主要表现在文章中间的汉字上。
我们理解了《远宦帖》,再来分析其他的帖就有了一定的经验。要熟练掌握其间每一个字的不同起笔、收笔方法,区分它们间的异同。如此,临习的点画就趣味盎然。
隶意密布的圆转点画
▼
这里所讲的圆、转主要指在点画的中间环节上,或连或接,或引(篆引)。
《十七帖》中的圆、转呈现出一定的趋向性。这种趋向性主要表现在点画的就势相连中,其完成的动作或方法呈现出一定的态势。由于《十七帖》中的字形偏“扁”,所以圆转笔画也在这样的势态下表现出一定的趋向性。
主要是受“隶书”影响而趋“横势”。如中“计”、“别”、“时”、 “书”、“增”、“叹”、“雪”、“所”、“无”、“如” 等等,一些收笔的笔意及圆转的笔画在这些带有隶意的结构中呈明显的“横势”,尤其是“横”向中圆转笔画,向右或右下角“拉”或“甩”,用腕、肘的动作较多。
圆中带折,折中兼转。折笔中少跌宕之气,大都呈平和之意。这种平和之气也与横向拉转的意识有关,与隶书的横势相关。
但是,总体上似乎是折多,圆少。折处似乎有“楷法”,有顿挫之感,但这又不是由顿挫来完成的。
不少作者在临习《十七帖》时为了在形态上与原帖一致,不惜牺牲草书用笔,加入“楷书”中的顿挫用笔,这是不对的,尽管形态上很像,但失去了草书的笔意、神采。
这种在圆中带折的“楷法”之感,是由微妙的使转来完成的,是由手指和手腕的巧妙配合中灵性地完成的,甚至还用上了肘,是指、腕、肘三个关键部位作用于毛笔的结果。这种书写习惯和笔意在唐以前的行书中也可以看出。
我们现在的书家在书写行草书时,用笔常常受到楷书用笔的制约,所以,古意不足,“楷前行书”和“楷后行书”的书写方法是不同的。
也由于用腕、肘行笔,所以,较为厚实而笔画呈空灵之感。而《书谱》中,孙过庭在书写时的“用指”动作较多,上下的振动感明显。
这种圆转也不同于《寒切帖》。《寒切帖》也是纯草书,但没有被收入《十七帖》。我们从《远宦帖》、《寒切帖》的比较中就能发现它们的异同。
而且,《十七帖》中的其他帖也与《寒切帖》不同,而与《远宦帖》相一致,这是否会是《十七帖》组合者的用意呢?
圆转处锋势平缓,没有锐气(保持隶意的结果),所以,这种用笔隐含着中和之意。
这种“用腕”圆转、甚至“用臂”圆转的笔法与当时人们的坐姿也有着一定的关系。晋唐时期文人书写与唐以后文人的书写习惯是不同的,由于坐姿的差别,导致了用笔的不同。
今天我们的书写姿势很容易导致在执笔上出问题,加上“用指(捻管)”较多,引起笔尖上下震动。这种动作对点画及短笔画的书写有一定的好处,但对使转等动作的完成就极为不利,易产生“偏锋”,尤其是在完成长线条的过程中极易造成扁形的线条,从而失去线条的弹性。
古人是悬肘悬腕,席地而坐,所以,在书写圆转点画时,与其说是使转,还不如说是“引笔”也即篆书中的“篆引”。所以,《十七帖》中的圆转笔画力度大,有厚实感,不飘滑。
可以说,篆隶用笔在该帖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这一点在临习中应加以重视。
- end -
————中国书法网微信公众平台————
关注热点,传播最及时的书画资讯;
坚守传统,打造专业书画权威平台。
投稿及广告推广合作请联系:
邮箱:cmlwf@126.com